福建芳华越剧院青年演员合演汇报剧目《五女拜寿》

时间:2022-04-20 14:55:30 阅读:
 19日,福建芳华越剧院“第七代”“第八代”青年演员合演汇报剧目《五女拜寿》排练专场在福建芳华越剧院尹语小剧场举行。

  当天,福建芳华越剧院在做好剧院排练场所、演员自身疫情防控前提下,组织由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尹派非遗传承人陈丽宇,一级演员、全国戏曲领军人才、张派非遗传承人、福建芳华越剧院院长郑全等剧院艺委会部分高级职称人员,现场对参加排练的年轻演员逐一进行针对性指导,以提升她们的表演水准。

  据悉,去年11月4日,“芳华”迎来了由福建芳华越剧院和嵊州越剧艺术学校联合培养的“第八代”、10位年轻的芳华人,她们在此开启新的艺术生活。随后,这批“第八代”演员开始为自己的毕业汇报演出《五女拜寿》等练唱练乐。

  自福建省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剧院一方面根据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部署要求,给演出活动按下了暂停键,“艺”起抗疫,推出“云赏芳华”系列线上展演,丰富疫情防控期间民众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全体演职员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停演不停练”,进行了紧张有序的传承教学。在院方的统筹规划下,围绕着第八代的毕业汇报剧目《五女拜寿》和参加央视《一鸣惊人》的节目《何文秀·桑园访妻》《惜别离》,以及尹派经典传承剧目《玉蜻蜓》等,由剧院艺委会成员进行“传帮带”教学指导工作,探索戏曲人才传承培养路径,进而提升年轻演员艺术水平。在传承技艺的同时,老师们还尤其注重“艺德”的传承,要求青年演员要有感恩之心,感恩党、感恩伟大的时代,努力接续传承“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的“芳华”院训和尹桂芳先生创造的尹派越剧艺术。

  排练间隙,郑全受访表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剧·尹派”和福建省“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的尹派越剧传承基地,福建芳华越剧院始终将人才视为传承发展的根本支撑,在人才培养上不遗余力。

  据介绍,今后,剧院还将围绕新编越剧《唐琬》、革命历史题材剧目《江姐》、尹派移植改编剧目《团圆之后》和尹派经典传承剧目《何文秀》等进行组织“传帮带”教学指导工作,力争形成常态化机制,为新时代传统戏曲艺术繁荣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福建芳华越剧院前身为福建省芳华越剧团,1946年由人民艺术家尹桂芳在上海创建。1959年,芳华越剧团从上海迁至福建,2019年10月更为现名。剧院先后排演过《沙漠王子》《盘妻索妻》《红楼梦》《何文秀》《玉蜻蜓》等数百个剧目。数十年来,“芳华”获得众多奖项。2008年“越剧(尹派)”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猜你喜欢

演员们以专业的艺术素养和饱含深情的演绎,为观众呈现了一出柔美雅致、空灵流动、低徊婉转的戏曲佳作。...
福建芳华越剧院于福州西湖公园晨曦广场水上舞台开展文化西湖福见好戏演出活动,正式开启该系列演出活动,与市民游客共庆元旦佳节。...
《五女拜寿》是“小百花”绕不开的里程碑,更是“小百花”的立团之作。每一位入团的年轻演员都要从《五女拜寿》演起,一部经典之作得以代代流传。“19小百花班”也不例外,此次青春版《五女拜寿》的复排与演出,不仅是对经典的致敬,更是浙百团越剧传承与人才培养的一次生动实践。...

芳华文艺志愿者开展文艺惠民演出活动

芳华文艺志愿者们走进福州烟台山景区,为来往市民游客带来了越剧经典剧目折子戏演出,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反响。...
为发扬富阳越剧团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完善人才梯队建设,现场还举行了拜师收徒仪式。随后,《富春长歌》的故事就拉开了序幕。...
越剧《龙港的春天》作为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江越剧团)省地合作的重头戏,以20世纪80年代为起点,跨越四十载春秋,细腻描绘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与命运沉浮。剧中,龙港渔民妇女陈小梅在丈夫远赴他乡务工后,不仅勇挑家庭重担,更借着户籍改革的契机,成功转型为城市居民,并创办了自己的企业。...

大型原创越剧史诗《胆剑千秋》启动全国巡演

作为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和柯桥区“央地合作”的重点项目和全新探索,该剧形成了以文旅部优秀专家朱海、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卢昂等为核心的主创团队,特别是绍兴小百花越剧团4位梅花奖演员吴凤花、陈飞、吴素英和张琳全员上阵,与9位国家一级演员、剧团六代演员同台演绎。...
演出以《打金枝》开场,《梁山伯与祝英台》《游湖》等经典曲目接连上演。舞台上,水袖翻飞、唱腔余韵绵长、服饰妆容精致,老演员凭精湛技艺展现美好时代,掌声欢呼声不断。...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