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花北移 功在千秋——送别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丁苗芬老师
时间:2022-08-24 12:41:24 阅读: 次 作者:王蔚丽
2022年8月21日上午10:00,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北京“南花北移"创始人丁苗芬老师的追悼会在北京昌平殡仪馆久安厅隆重举行。
丁苗芬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8月17日15时20分在北京朝阳医院与世长辞,享年90岁。
丁苗芬老师于1931年12月出生于浙江嵊县丁家村。1943年入嵊县丁家村科班学艺,工小丑,师从男班演员丁小芳。1946年学成出科。1953年到上海加入天明越剧团。1954年1月参加天鹅越剧团,任头肩小丑。1960年调到冶金部艺术剧院,后转为文化部直属红旗越剧团,任副团长。
丁苗芬老师的家属、冶金情报研究总所领导、原红旗越剧团的老师、丁苗芬老师的朋友、学生、北京越剧艺术研究会的理事、会员、北京各业余越剧团体的代表、原京越戏曲艺术学校的老学员等近60人参加了追悼会。
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上海电视台七彩戏剧频道《上海的声音》节目组、绍兴市越剧团、浙江小百花越剧院(以上专业越剧团体按名称首字拼音声母排序)以及越剧名家陈飞、陈钧、方亚芬、黄德君、李敏、舒锦霞、王君安、张伟忠(以上名家以姓氏首字母排序)为丁苗芬老师敬献了花篮。
冶金部研究总院、原北京红旗越剧团、天津市越剧之友联谊会、北京海文越剧团、北京青年越剧团、北京小百花越剧团、北京西城小百花越剧团、北京越剧艺术研究会(以上业余越剧团体按团体名称第三及第四字拼音声母排序)以及原京越戏曲艺术学校老学员、丁老师的朋友、学生等分别以团体或个人名义敬献了花篮和花圈。
北京越剧艺术研究会会长王蔚丽代表越研会致悼词,与到会人员一起,怀着沉痛的心情回顾了丁苗芬老师的“越剧人生”。
正如王蔚丽会长所说:“敬爱的丁老师,尽管您离开了我们,但您带领我们走过的追越历程却弥足珍贵,永远铭刻在每一个爱越人的心中!”......“丁苗芬老师的一生是为‘南花北移’矢志不渝、拼搏奋斗的一生,是为越剧事业兢兢业业、精诚奉献的一生,她进取的思想从不间歇,拼搏的步伐永无止境,她用毕生的经历和心血带领北京越剧人始终不渝地奋斗着,使‘南花北移'终成正果!正如丁老师在2015年媒体见面会上所说:我已经八十多岁了,可以说这八十年,绝大多数时间是与越剧一起呼吸、一起生活、一起成长,越剧是我童年的记忆,是我青春的乐章,更是一生的追求。”嵊州电视台曾为丁老师拍摄了专题电视片《南花北移丁苗芬》。
悼词的最后更是表达了全体越剧人的心声:“丁老师,您这一生为越剧太辛苦了!您安息吧!我们一定会牢记您的教诲,铭记您的嘱托,秉承您的宗旨,继续努力,不断进取,为越剧艺术的传承、弘扬和发展贡献力量!
南花北移功千秋,枝繁叶茂艺长存!敬爱的丁老师一路走好!”
丁苗芬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8月17日15时20分在北京朝阳医院与世长辞,享年90岁。
丁苗芬老师于1931年12月出生于浙江嵊县丁家村。1943年入嵊县丁家村科班学艺,工小丑,师从男班演员丁小芳。1946年学成出科。1953年到上海加入天明越剧团。1954年1月参加天鹅越剧团,任头肩小丑。1960年调到冶金部艺术剧院,后转为文化部直属红旗越剧团,任副团长。
丁苗芬老师的家属、冶金情报研究总所领导、原红旗越剧团的老师、丁苗芬老师的朋友、学生、北京越剧艺术研究会的理事、会员、北京各业余越剧团体的代表、原京越戏曲艺术学校的老学员等近60人参加了追悼会。

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上海电视台七彩戏剧频道《上海的声音》节目组、绍兴市越剧团、浙江小百花越剧院(以上专业越剧团体按名称首字拼音声母排序)以及越剧名家陈飞、陈钧、方亚芬、黄德君、李敏、舒锦霞、王君安、张伟忠(以上名家以姓氏首字母排序)为丁苗芬老师敬献了花篮。
冶金部研究总院、原北京红旗越剧团、天津市越剧之友联谊会、北京海文越剧团、北京青年越剧团、北京小百花越剧团、北京西城小百花越剧团、北京越剧艺术研究会(以上业余越剧团体按团体名称第三及第四字拼音声母排序)以及原京越戏曲艺术学校老学员、丁老师的朋友、学生等分别以团体或个人名义敬献了花篮和花圈。

正如王蔚丽会长所说:“敬爱的丁老师,尽管您离开了我们,但您带领我们走过的追越历程却弥足珍贵,永远铭刻在每一个爱越人的心中!”......“丁苗芬老师的一生是为‘南花北移’矢志不渝、拼搏奋斗的一生,是为越剧事业兢兢业业、精诚奉献的一生,她进取的思想从不间歇,拼搏的步伐永无止境,她用毕生的经历和心血带领北京越剧人始终不渝地奋斗着,使‘南花北移'终成正果!正如丁老师在2015年媒体见面会上所说:我已经八十多岁了,可以说这八十年,绝大多数时间是与越剧一起呼吸、一起生活、一起成长,越剧是我童年的记忆,是我青春的乐章,更是一生的追求。”嵊州电视台曾为丁老师拍摄了专题电视片《南花北移丁苗芬》。

悼词的最后更是表达了全体越剧人的心声:“丁老师,您这一生为越剧太辛苦了!您安息吧!我们一定会牢记您的教诲,铭记您的嘱托,秉承您的宗旨,继续努力,不断进取,为越剧艺术的传承、弘扬和发展贡献力量!
南花北移功千秋,枝繁叶茂艺长存!敬爱的丁老师一路走好!”

猜你喜欢
《五女拜寿》是“小百花”绕不开的里程碑,更是“小百花”的立团之作。每一位入团的年轻演员都要从《五女拜寿》演起,一部经典之作得以代代流传。“19小百花班”也不例外,此次青春版《五女拜寿》的复排与演出,不仅是对经典的致敬,更是浙百团越剧传承与人才培养的一次生动实践。...
为发扬富阳越剧团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完善人才梯队建设,现场还举行了拜师收徒仪式。随后,《富春长歌》的故事就拉开了序幕。...
越剧《封神》秉承守正创新的核心理念,将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高科技手段相结合,打造出一台全景驻场演出。这不仅是一场年轻化、时尚化、科技化和国际化的演出,更是将 “南戏故里”文化金名片转化为“游南戏故里、看温州好戏”的具体行动。...
越剧《龙港的春天》作为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江越剧团)省地合作的重头戏,以20世纪80年代为起点,跨越四十载春秋,细腻描绘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与命运沉浮。剧中,龙港渔民妇女陈小梅在丈夫远赴他乡务工后,不仅勇挑家庭重担,更借着户籍改革的契机,成功转型为城市居民,并创办了自己的企业。...
作为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和柯桥区“央地合作”的重点项目和全新探索,该剧形成了以文旅部优秀专家朱海、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卢昂等为核心的主创团队,特别是绍兴小百花越剧团4位梅花奖演员吴凤花、陈飞、吴素英和张琳全员上阵,与9位国家一级演员、剧团六代演员同台演绎。...
演出以《打金枝》开场,《梁山伯与祝英台》《游湖》等经典曲目接连上演。舞台上,水袖翻飞、唱腔余韵绵长、服饰妆容精致,老演员凭精湛技艺展现美好时代,掌声欢呼声不断。...
19小百花班成功献演青春版越剧《五女拜寿》,扑面而来的是小花们青春与活力的气息,不变的更是小百花致敬与传承的心意。...
该系列品牌演出将覆盖全年,由六位梅花奖获得者钱惠丽、单仰萍、章瑞虹、方亚芬、王志萍以及赵志刚(特邀)领衔,采取名家携学生联袂出演。...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