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原西安市越剧团副团长许瑞春老师逝世,享年101岁

时间:2022-09-13 13:25:37 阅读: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原西安市越剧团副团长许瑞春老师于2022年9月10日19点30分在西安逝世,享年101岁。

许瑞春,浙江嵊州人,1922年1月出生。1933年入嵊县黄泽文明舞台科班学戏,工老生。1937年5月,随竺素娥、孙妙凤为首的素凤舞台演出于上海老闸大戏院。1946年初在上海自组瑞春越剧团,与金雅楼(小生)、李慧琴(花旦)等合作演出于金门戏院。1947年3月起,在少卿剧团与筱少卿、魏凤娟等合作演出于虹口戏院。1948年5月起,先后与尹树春、张茵和邢月芳、王素琴合作演出于同孚戏院。1949年7月参加上海市军管会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9月,加入陆锦花领衔的少壮越剧团任头肩老生,演出于国泰戏院。1950年6月,在文宣越剧团与李艳芳、余彩琴等合作演出于丽都花园。10月,在文化越剧团,与李艳芳、薛莺、陈佩君等合作演出于宁波戏院。1951年参加新新越剧团为头肩老生,兼任副团长。

1956年1月随团支援到西安市,为西安市越剧团副团长。她最著名的拿手戏为《秦香莲》,前饰王延龄,后扮包公。该剧在上海永安等剧场连续演出一年半,场场满座,其纯熟老到的表演被观众美称为“活包公”。她参加主演的古装戏《万花楼》和现代戏《家》均被观众看好,演出满座三个月以上。1954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饰演《屈原》一剧中的靳尚大夫获表演三等奖。在西安市越剧团时期,她扮演的《红梅记》中的贾似道、《状元打更》中的王丞相演技成熟,受到越剧界的好评。1956年在陕西省参加西北五省戏曲会演,扮演《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剧的祝公远获表演一等奖。1964年在西安市现代戏汇演中,她主演《杨立贝》获演出一等奖。
寻访许瑞春老师

2017年10月,越剧史学家、国家一级导演钟冶平前往西安特地拜访许瑞春老师,并做了口述采访,留下了珍贵的视频、图文资料。谨以此篇采访后记,深切缅怀许瑞春老师。

见到许瑞春老师,喜出望外

2017年10月初,在决定去陕北梁家河的那个瞬间,我脑子里突然跳出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安越剧团,虽然早就知道这个剧团已经不存在了,但我非常想了解一些老艺术家的情况。于是我打通了在西安陕西省航空局工作的表弟五子的电话,托他打听主要演员高剑琳和许瑞春两位老师的信息。五子是个很会办事的人,很快就给了我情况反馈,高剑琳老师已经去世,许瑞春老师健在。听到这个消息,即为高剑琳老师悲哀,也为许瑞春老师高兴。1982年西安越剧团回越剧故乡时,在杭州胜利剧院演出《状元打更》,我去联系舞台录像事宜,接待我的就是高剑琳老师。高老师是杭州人,与我交谈时说的杭州话在我听来,和我们说的有些不一样,发音感觉蛮老派的。1952年高剑琳老师加入新新越剧团,担纲头牌主演兼任团长。在上海永安剧场主演了《秦香莲》《万花楼》《家》等剧目,名噪一时。1956年1月,和许瑞春老师率团支援西安,任西安越剧团团长,主演《红梅记》《状元打更》《琼宫恋》《唐太宗》《阿培仲麻侣》等一大批剧目。那一天,许瑞春老师去杭州市文化局办事,遗憾没有见到。晚上,她们的演出观众反应强烈,我感到这个团的演员非常给力,一副向越剧故乡人民好好汇报的架势。在后台化妆间里,我看到了正在卸妆的许老师,大家互相致意。一晃35年过去了,我多么希望再见一见这些越剧界的老前辈啊。越接近西安古城,这种心情越是迫切。

抵达西安的第二天上午,我就迫不及待请五子带我立即去拜访许瑞春老师。五子事先和许老师取得了联系,熟门熟路地找到了陕西省体育局宿舍。许老师在这个大院知名度很高,保安听说我们从浙江到西安看望许老师,破例让我们汽车停在院子里。这是一幢高层建筑,许老师的家在29层。五子找到许老师家,一位阿姨出来开门。许老师正卧床休息,听说家乡有人来,她一骨碌地爬了起来,一口的嵊县土话令我感到非常亲切。见到许老师,我和五子都感到十分惊讶。她身穿一件红色毛线衣,耳不聋、眼不花,根本看不出今年已经95岁了。因为我马上要到延安去,于是与许老师约定,从陕北回来即来家采访,许老师满口答应了。
结束了在延安的活动,我在第一时间回到了西安。和许老师面对面地坐着,听着她的娓娓道来过去的往事。许瑞春老师1922年1月出生在浙江嵊县,家在黄泽后枣园。父亲在村里地主家当长工,母亲在路边摆一个茶水摊,父亲经常去喝水,就这样与母亲认识了。因为家里穷,1933年才11岁的许老师入黄泽“文明舞台”科班学戏,工老生。开始科班的师父看她穿得邋里邋遢的,不肯要这个艺徒,后来许老师的舅舅托了关系才进了科班。教戏师父是魏学全,艺徒有许瑞春、任伯棠,章丹桂,任鸿飞等,一共20多个农村女孩子。 每天早晨5点就起来练习拿大顶,头朝下,脚朝上,以一枝香计时,面孔都涨得发紫了。武戏师父杨宗保对她的训练非常严格。许老师自己也很刻苦,师父喜欢教她。许老师的武功基础打得扎实,能够从两张桌子加一把椅子的高度上翻下来。

结束了在延安的活动,我在第一时间回到了西安。和许老师面对面地坐着,听着她的娓娓道来过去的往事。许瑞春老师1922年1月出生在浙江嵊县,家在黄泽后枣园。父亲在村里地主家当长工,母亲在路边摆一个茶水摊,父亲经常去喝水,就这样与母亲认识了。因为家里穷,1933年才11岁的许老师入黄泽“文明舞台”科班学戏,工老生。开始科班的师父看她穿得邋里邋遢的,不肯要这个艺徒,后来许老师的舅舅托了关系才进了科班。教戏师父是魏学全,艺徒有许瑞春、任伯棠,章丹桂,任鸿飞等,一共20多个农村女孩子。 每天早晨5点就起来练习拿大顶,头朝下,脚朝上,以一枝香计时,面孔都涨得发紫了。武戏师父杨宗保对她的训练非常严格。许老师自己也很刻苦,师父喜欢教她。许老师的武功基础打得扎实,能够从两张桌子加一把椅子的高度上翻下来。

由于年轻时身体的底子打得好,所以这也许就是许老师长寿的秘诀吧。科班启蒙戏是《四香缘》,武戏是《铁公鸡》,出科后帮助师父白干三年。1937年5月,随竺素娥、孙妙凤为首的素凤舞台,演出于上海老闸大戏院。竺素娥是黄泽后山村人,越剧名伶。1932年底,竺素娥与出科越新舞台的花旦孙妙凤合作,组班为素凤舞台。她们废弃了老板制,采用与前台老板合股拆账的经营方式,在界内有一些名气。许老师加盟素凤舞台后,每个月薪水20块大洋。在上海演出时,父亲曾经来看望过。“八一三”战事爆发,戏班子经宁波返回嵊县避乱,许老师也回到了家乡,后来到沈家门一带演出。1946年初,许老师在上海自组成立瑞春剧团,与小生金雅楼、花旦李慧琴等人,合作演出于金门戏院。1947年3月,在少卿剧团与筱少卿、魏凤娟等合作演出于虹口戏院。1948年5月起,许老师先后与尹树春、张茵和邢月芳、王素琴合作演出于同孚戏院。1949年7月,许老师和许多越剧名伶一起,参加了上海市军管会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的学习。9月,许老师加入陆锦花领衔的少壮越剧团任头肩老生,演出于国泰戏院。1950年6月,许老师在文宣越剧团与李艳芳、余彩琴等合作演出于丽都花园。10月,许老师在文化越剧团与李艳芳、薛莺、陈佩君等合作演出于宁波戏院。1951年,许老师参加新新越剧团为头肩老生,兼任副团长。1954年,许老师参加了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尹桂芳老师主演的《屈原》中扮演靳尚大夫,荣获表演三等奖。1955年,许老师任上海市黄浦区政协委员。

1956年1月,为了支援内地社会主义建设,也为了分流上海过多的剧团,上海新新越剧团响应党的号召赴陕西,成为西安市越剧团,演职人员一共有80多人,许老师任西安越剧团副团长。当时离开上海时,大家都怀有一种光荣感,一种自豪感,我们去艰苦的地方支援内地建设。火车在路上走了两天两夜,为了节约团里开支,有的同志就睡在火车车厢的地板上。到了西安后没有大米饭吃了,大家对吃面食感到有些不习惯,个别人开始有些后悔了,说不该把户口迁到西安来。剧团在西安第一次演出时,许老师望了一下观众席,只坐着6个观众,大家的心一下子都凉了。许老师说,我们一直做安抚工作,使大家的情绪渐渐平静了下来。现在六十年过去了,大家爱上了这里,已经变成西安人了。

许老师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她著名的拿手戏是《秦香莲》,先是扮演王延龄,后扮演包公,在圈内成为一绝。当年这个戏在上海永安等剧场连续演出一年半,场场满座,其纯熟老道的表演被观众称为“活包公”。她参加主演的古装戏《万花楼》和现代戏《家》,均被观众看好,演出满座三个月以上,巴金先生还亲自到剧院看戏,给予了热情鼓励。在西安市越剧团时期,她在《红梅记》中扮演贾似道,在《状元打更》中扮演王丞相,由于演技成熟,受到越剧界和广大观众的好评。1956年,许老师参加了西北五省戏曲会演。在《梁山伯与祝英台》扮演祝公远,荣获表演一等奖。许老师还带领剧团送戏到三线大企业,如庆安公司和西电公司,演员们化好妆后自己乘公共汽车去,乐队和舞美道具用三轮车运输。1964年在西安市现代戏汇演中,许老师主演的《杨立贝》荣获演出一等奖。1956年,许老师被评为陕西省及西安市先进工作者。1976年出席陕西省文化系统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1983年评为西安市三八红旗手。1957年至1966年任西安市二、三、四、五届政协委员。1978年至1987年任西安市六、七届政协常委。虽然年轻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但许老师一直坚持在舞台上演出,一直到退休。言谈之中,许老师感到无比遗憾的,就是剧团已经解散了,她也没有精力继续把越剧在西北进行到底了。

不知不觉和许老师交谈了一个上午。对于在十年动乱中的遭遇,许老师一笑了之后说,剧团在运动中解散了,她也被批斗戴过高帽。一个和她关系不错的乐队打鼓师傅,为了表示和她划清界限,大热天让她站在一把椅子上晒太阳,一种变相体罚。后来那个人非常内疚,现在也已经去世了。说到这里,许老师哈哈大笑起来。在采访结束时,许老师清唱了《秦香莲》中包公的唱段,依然还是中气十足。中午时分,许老师雇来的小艾阿姨居然不会烧饭,我表弟五子到街上买来羊肉夹馍和面条,我烧了一碗紫菜鸡蛋汤,和许老师共进午餐,许老师连口称赞“紫菜鸡蛋汤”好喝。退休后的许老师基本在家,有时隔壁邻居来家打麻将,倒也自由自在。她的爱人原来在陕西省航空学校工作,已经过世多年了。听照顾她的阿姨小艾说,叔叔原来是飞行员出身。许老师膝下没有子女,现在就是和小艾一起生活。许老师退休工资一个月6000元,付给阿姨每个月2800元,生活并不宽裕。许老师对物质追求看得十分淡泊,她认为健康是最重要的,另外的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在和许老师告别时,我祝愿她健康长寿,多多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好日子,以后有机会再去看望她,越剧是不应该忘记这些老一辈艺术家的。许老师要我带给家乡人民一句话:“嵊县的父老乡亲们,我想念你们,我很想念你们啊。”听到老人家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我紧紧地拥抱着许老师,久久都不愿放开。

猜你喜欢

越音艺术团在白云亭公益剧坊越剧专场首演成功

梁山伯和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在草桥相识结拜,同窗三年在杭城读书,情深意长。后来祝英台接到父亲家书不得不回去,这就有了梁山伯祝英台十八里相送的故事。活动中,主持人还提到了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为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加强西方对新中国的了解,组织放映了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让人们看到了新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新风貌。...

越剧演出到石竹园啦,一起来看演出吧!

《花为媒》剧情简介:张五可生就芙蓉面,樱桃口,貌美如仙、知书达理,然而托媒却遭到王家公子王俊卿拒绝和低毁,心中气愤非常。...

叹红楼,梦一场,越剧《红楼梦》看尽悲喜人生

方亚芬,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上海市领军人才、著名“袁(雪芬)派”花旦。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第十一届和第十二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委员,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去年,我院主动融入温州发展大局,以越剧现代戏《霞光》全国巡演的开展,充分发挥温州红色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红色基因传承,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精心描绘新时代新征程上温州文化发展的新画卷、进一步推动南戏文化创新转化与传承发展、擦亮温州“戏曲故里”的文化金名片贡献了一份特别的力量。...
4月1日至3日晚,由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江越剧团)倾情呈现的经典剧目《祥林嫂》《游子吟》《天道正义(秦香莲)》在杭州剧院隆重上演,为观众们带来三场视听盛宴,收获了热烈好评。青年演员们以饱满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倾情演绎经典故事,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呈现于舞台之上。戏曲的韵味与杭城的春意交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越剧《新狮吼记·跪池》眉山书生陈季常其妻悍妒,一日苏东坡邀陈季常同游花舟,柳氏派丫环水儿打探,果有歌妓琴操陪酒唱曲,陈季常回家被柳月红罚跪池边。...

荣华戏园周末越剧专场4月6日演出预告

清末至民国年间,荣华茶园与天仙茶园、阳春茶园并称为杭州三大茶园,周信芳、谭鑫培、盖叫天等京剧名伶曾在这一带献艺。这里成为戏迷爱好者的集聚地,有过杭州“小上海”之誉。同时,该戏园是越剧冲出绍兴嵊州,走向杭州的第一站;更是女子越剧“三花一娟”、筱丹桂等第一代名伶驻场剧场。...
纪念宗师百年,是总结,也是展望;重传承,亦重发展。此次纪念演出的大戏之一《青衫•红袍》便是这样一种体现。《青衫•红袍》是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范派嫡传弟子章瑞虹于2005年首演的章回越剧。...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