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众长的越剧张云霞流派,对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
时间:2022-12-04 13:01:06 阅读: 次 作者:东方笑
杭州电视台知名主持阿旺,她曾是黄龙越剧团的王派花旦演员,也是王文娟老师的弟子。每周二、六,《阿旺说越剧》都会和越剧之家的戏迷朋友们见面!为方便北方戏迷,将提供文字解说版。
今天阿旺给大家说说张云霞老师的一些小故事,张云霞老师很小就喜欢文艺,但她的妈妈是不赞成让她做演员的,所以希望她好好读书,将来做医生。张云霞有个姐姐,姐姐对妹妹很好,很帮着妹妹。每天张云霞读书去了,等到放学的时候,姐姐主动要求去接妹妹放学,姐姐不马上接回来的,而是接到京剧老师的家里去了,去学会儿京剧,然后再回来。这件事情只有张云霞和姐姐知道,是瞒着妈妈的。这样一段时间之后,张云霞很聪明,居然也学会了好几个戏。
有一天张云霞的师父要演出了,刚好,师父嗓子哑了,这怎么办。于是师父就和张云霞商量,说 接下来两天,张云霞帮师父去演好不好。张云霞很意外,因为她只会唱,不会演的,师父说不要紧,我临时教你。白天就这样教了她一个戏,叫《乌篷记》,为什么教这个戏呢,因为这个戏主要是唱,动作很少的。你知道张云霞这时候几岁?她才十岁,就这样一天居然学下来了。她小时候也不知道什么叫紧张,反正晚上就去演出了。大家都认为她肯定从头到尾演不下来的,没想到她就这样唱下来了,演完之后台下轰动了。但问题是第二天还要演一个,这怎么办,第二天师父又是白天教她,晚上让她去演,她唱是会唱的,就是演得不太行。第二天学了个《捉放曹》,白天学完,晚上去演,旁边配戏的角色是曹操,演曹操的是个大块头,但张云霞只有十岁,演到一半有张云霞这个角色坐在凳子上的动作,台上的凳子是大人坐的,张云霞坐不上去,于是里面走出来一个人把张云霞抱上去,台下笑成一片,说这么小一个人,曹操这么大一个,坐不上去还要人把张云霞抱上去。这样三天演下来,张云霞出名了,因为张云霞十岁,所以大家都叫她“十龄童”,师父一看这孩子有出息,所以师父主动找上门来,说让她正式拜自己为师。本来这件事情妈妈是不知道的,这样一来公开化了。妈妈知道后不同意,于是只好作罢。
过了两年,张云霞的妈妈去世了,张云霞的生活来源没有了,那这时候不是想不想学戏的问题,是务必要去找碗饭吃了。按道理,张云霞最好是到京剧团,因为她之前学的是京戏,但一下子没有这个门路,张云霞妈妈是嵊县人,而嵊县是没有京剧团的,只有越剧班子,只好进了越剧团。用张云霞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她莫名其妙零基础进了越剧界。
进是进去了,但这时候要说她对越剧有多少爱,那还没有。一直到看到了袁雪芬的戏之后,张云霞说,她才正式爱上了越剧。这时候张云霞已经在越剧班子里学了一段时间了。不管怎么说张云霞以前也算是有点学戏的底子的,再说了她聪明学得快,所以一段时间以后,已经有戏班子的老板来请她了。但是她宁愿放弃了一个老板给她比较多的包银(包银就是当时戏班子里对工资的叫法),她不去,心甘情愿进了雪声剧团,也就是袁雪芬的剧团,做了一个小花旦。从那时候开始她就一直跟在袁雪芬后面学,但她的学和别人不一样,别人只是学袁雪芬的唱腔、表演,张云霞老师学袁雪芬除了学戏之外,还学她蓄长发、梳辫子,袁雪芬穿什么,张云霞也穿什么,反正学她的一举一动,用现在的话说起来,就是张云霞是袁雪芬的铁杆粉丝。
过了一些年,张云霞老师自己也做团长了,少壮越剧团的团长。那时候的剧团团长一般都是这个剧团里的头牌角色,如果演戏一般演的是最主要的角色,所以说演出的任务是很重的,但张云霞老师对自己的要求是很高的,她总觉得自己不对,总觉得台上演出来技术还不够,因为她不属于科班出身。虽然说很小的时候曾经学过一段时间的京剧,但是学京剧的时候她学的是老生,现在演的是花旦,所以她对自己的技术是不太满意的。所以她居然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她重新学起,告别舞台一年多,在家里拜了一个昆曲老师,方传云,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然后一对一地请方老师教了她三支昆剧,一支是《扈家庄》,一支是《游园惊梦》,还有一个是《贩马记》,全部都是旦角戏,关键是这三个戏的旦角有刀马旦,有闺门旦,有小花旦,有青衣,可以说把旦角一网打尽,每一个旦角都系统地学一遍。为什么要和昆曲老师学呢?是这样的,因为张云霞老师的唱腔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她有个得意门生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何赛飞老师,这种很嗲的唱腔就是张派。越剧的四门功课唱做念打,除了唱以外另外三门张老师就觉得还不够满意,而昆曲在中国那么多剧种里,昆曲的身段和表演的细腻方面是首屈一指的,比方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刚开始成立的时候邀请的身段老师是著名的昆曲名家汪世瑜老师,所以张云霞老师要用昆曲对自己进行强化训练。你说如果哪个人家的孩子由父母安排这么学是很正常的,但作为一个已经自成一派的艺术家,已经做了团长的老师,还敢这样重塑自己,那要对自己有多高的要求,一般人是不太做得到的。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就是因为有这种精神,张老师的艺术生命就像是凤凰涅槃,不但重生,而且更好。
再说,张老师作为一个团长对小演员和学员都是很关心的。比如说她们团里有个小故事,有一天她们在排一个戏,《游龙飞凤》,这个戏是张老师的拿手戏。排这个戏的时候有个小演员,比较嫩拙,其中有一个动作要有蹦蹦跳跳的感觉,小演员连着来了好几遍都找不到感觉,张老师做示范时却一不小心把脚崴了,当时就很痛,但是她坚持下来了。排好之后去医院看脚,脚看好回来还要演出,而且不休息,照样白天排练晚上演出,这样几天之后,脚肿得越来越厉害了,她还要和别人说不要声张,不要紧的,如果说出去的话,那个小朋友要有心理负担的。
这就是我们的张云霞老师。我们就用今天的这期节目祝愿张派艺术发扬光大。
今天阿旺给大家说说张云霞老师的一些小故事,张云霞老师很小就喜欢文艺,但她的妈妈是不赞成让她做演员的,所以希望她好好读书,将来做医生。张云霞有个姐姐,姐姐对妹妹很好,很帮着妹妹。每天张云霞读书去了,等到放学的时候,姐姐主动要求去接妹妹放学,姐姐不马上接回来的,而是接到京剧老师的家里去了,去学会儿京剧,然后再回来。这件事情只有张云霞和姐姐知道,是瞒着妈妈的。这样一段时间之后,张云霞很聪明,居然也学会了好几个戏。
有一天张云霞的师父要演出了,刚好,师父嗓子哑了,这怎么办。于是师父就和张云霞商量,说 接下来两天,张云霞帮师父去演好不好。张云霞很意外,因为她只会唱,不会演的,师父说不要紧,我临时教你。白天就这样教了她一个戏,叫《乌篷记》,为什么教这个戏呢,因为这个戏主要是唱,动作很少的。你知道张云霞这时候几岁?她才十岁,就这样一天居然学下来了。她小时候也不知道什么叫紧张,反正晚上就去演出了。大家都认为她肯定从头到尾演不下来的,没想到她就这样唱下来了,演完之后台下轰动了。但问题是第二天还要演一个,这怎么办,第二天师父又是白天教她,晚上让她去演,她唱是会唱的,就是演得不太行。第二天学了个《捉放曹》,白天学完,晚上去演,旁边配戏的角色是曹操,演曹操的是个大块头,但张云霞只有十岁,演到一半有张云霞这个角色坐在凳子上的动作,台上的凳子是大人坐的,张云霞坐不上去,于是里面走出来一个人把张云霞抱上去,台下笑成一片,说这么小一个人,曹操这么大一个,坐不上去还要人把张云霞抱上去。这样三天演下来,张云霞出名了,因为张云霞十岁,所以大家都叫她“十龄童”,师父一看这孩子有出息,所以师父主动找上门来,说让她正式拜自己为师。本来这件事情妈妈是不知道的,这样一来公开化了。妈妈知道后不同意,于是只好作罢。
过了两年,张云霞的妈妈去世了,张云霞的生活来源没有了,那这时候不是想不想学戏的问题,是务必要去找碗饭吃了。按道理,张云霞最好是到京剧团,因为她之前学的是京戏,但一下子没有这个门路,张云霞妈妈是嵊县人,而嵊县是没有京剧团的,只有越剧班子,只好进了越剧团。用张云霞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她莫名其妙零基础进了越剧界。
进是进去了,但这时候要说她对越剧有多少爱,那还没有。一直到看到了袁雪芬的戏之后,张云霞说,她才正式爱上了越剧。这时候张云霞已经在越剧班子里学了一段时间了。不管怎么说张云霞以前也算是有点学戏的底子的,再说了她聪明学得快,所以一段时间以后,已经有戏班子的老板来请她了。但是她宁愿放弃了一个老板给她比较多的包银(包银就是当时戏班子里对工资的叫法),她不去,心甘情愿进了雪声剧团,也就是袁雪芬的剧团,做了一个小花旦。从那时候开始她就一直跟在袁雪芬后面学,但她的学和别人不一样,别人只是学袁雪芬的唱腔、表演,张云霞老师学袁雪芬除了学戏之外,还学她蓄长发、梳辫子,袁雪芬穿什么,张云霞也穿什么,反正学她的一举一动,用现在的话说起来,就是张云霞是袁雪芬的铁杆粉丝。
过了一些年,张云霞老师自己也做团长了,少壮越剧团的团长。那时候的剧团团长一般都是这个剧团里的头牌角色,如果演戏一般演的是最主要的角色,所以说演出的任务是很重的,但张云霞老师对自己的要求是很高的,她总觉得自己不对,总觉得台上演出来技术还不够,因为她不属于科班出身。虽然说很小的时候曾经学过一段时间的京剧,但是学京剧的时候她学的是老生,现在演的是花旦,所以她对自己的技术是不太满意的。所以她居然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她重新学起,告别舞台一年多,在家里拜了一个昆曲老师,方传云,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然后一对一地请方老师教了她三支昆剧,一支是《扈家庄》,一支是《游园惊梦》,还有一个是《贩马记》,全部都是旦角戏,关键是这三个戏的旦角有刀马旦,有闺门旦,有小花旦,有青衣,可以说把旦角一网打尽,每一个旦角都系统地学一遍。为什么要和昆曲老师学呢?是这样的,因为张云霞老师的唱腔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她有个得意门生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何赛飞老师,这种很嗲的唱腔就是张派。越剧的四门功课唱做念打,除了唱以外另外三门张老师就觉得还不够满意,而昆曲在中国那么多剧种里,昆曲的身段和表演的细腻方面是首屈一指的,比方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刚开始成立的时候邀请的身段老师是著名的昆曲名家汪世瑜老师,所以张云霞老师要用昆曲对自己进行强化训练。你说如果哪个人家的孩子由父母安排这么学是很正常的,但作为一个已经自成一派的艺术家,已经做了团长的老师,还敢这样重塑自己,那要对自己有多高的要求,一般人是不太做得到的。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就是因为有这种精神,张老师的艺术生命就像是凤凰涅槃,不但重生,而且更好。
再说,张老师作为一个团长对小演员和学员都是很关心的。比如说她们团里有个小故事,有一天她们在排一个戏,《游龙飞凤》,这个戏是张老师的拿手戏。排这个戏的时候有个小演员,比较嫩拙,其中有一个动作要有蹦蹦跳跳的感觉,小演员连着来了好几遍都找不到感觉,张老师做示范时却一不小心把脚崴了,当时就很痛,但是她坚持下来了。排好之后去医院看脚,脚看好回来还要演出,而且不休息,照样白天排练晚上演出,这样几天之后,脚肿得越来越厉害了,她还要和别人说不要声张,不要紧的,如果说出去的话,那个小朋友要有心理负担的。
这就是我们的张云霞老师。我们就用今天的这期节目祝愿张派艺术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汇报结束后,首席艺术顾问汪世瑜对于本场演出赞许有加。副校长居桂男对传承班短时期内的进步表示肯定。...
方亚芬携上海越剧院三团青年演员带来了袁派经典琴心和越剧流派联唱,越剧联唱《流光溢彩》《何文秀桑园访妻》黄悦 (尹派)饰 何文秀《祥林嫂青青柳叶》赵心瑜 (袁派)饰 祥林嫂。...
2023年是女子越剧诞生100周年,北京青年越剧团将于今年陆续推出一系列越剧演出,来纪念女子越剧的百年历史。系列一:越剧流派演唱会,4月2日(星期日)下午2点演出于垡头地区文化中心黑钻剧场。...
1、剧情好看,浅显易懂.2、唱腔优美,流派纷呈。3、诗画舞台,视觉享受,越剧的场景是极为考究精致的,真实而细腻的布景会带领观众重返古典小说中那氤氲着诗意与情致的世界。...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