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 当越剧遇上南大学子
时间:2023-12-25 14:54:26 阅读: 次 作者:南京大学新生学院
越剧、笑脸、掌声、欢呼声……舞台上,戏韵飞扬,舞台下,气氛热烈。12月14日,南京市越剧团越剧经典名段折子戏专场走进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为南大学子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演出。作为2023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的其中一场,这场演出为越剧与年轻学子搭建起了一座桥梁,让年轻人与传统戏曲进行了一次近距离“对话”。
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戏曲?12月14日下午,一堂高质量的戏曲体验课率先在南大亮相。著名昆曲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迟凌云为青年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讲座,他将昆曲词曲吟唱与字音四声阴阳的关系娓娓道来。“昆曲的音乐和其他音乐有很大不同,这和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我国的诗词都能吟唱,到了‘曲’,演唱就更加丰富,形成曲牌体。昆曲是曲牌体,昆曲的‘依字行腔’,承袭于汉文化的‘以文化乐’,里面有很多规则。”迟凌云从昆曲的源头讲起,表明昆曲与诗词的深厚渊源与紧密联系。
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戏曲?12月14日下午,一堂高质量的戏曲体验课率先在南大亮相。著名昆曲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迟凌云为青年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讲座,他将昆曲词曲吟唱与字音四声阴阳的关系娓娓道来。“昆曲的音乐和其他音乐有很大不同,这和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我国的诗词都能吟唱,到了‘曲’,演唱就更加丰富,形成曲牌体。昆曲是曲牌体,昆曲的‘依字行腔’,承袭于汉文化的‘以文化乐’,里面有很多规则。”迟凌云从昆曲的源头讲起,表明昆曲与诗词的深厚渊源与紧密联系。

学唱昆曲,先要学会念,而熟练掌握阴阳四声是其中的关键。迟凌云老师现场教学,“上声高念,去声低念,平声入声,斟其高低。”他以小令《天净沙·秋思》为例,从字到词,再连贯成句。台下的同学一边理解,一边模仿着老师的念法,吟念的韵味汇聚而出。
学会正确吟念之后,加上感情能够锦上添花。“根据其诗意、词意、曲意,同情感融合起来。比如在表达悲伤时,就可以读得慢一点。”迟凌云说:“在词曲的吟诵中,我们能寻找根,寻找到大道。昆曲中的韵念保留着中国的根,遵循着法则,更是文脉的延续。”他也呼吁大家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昆曲文化研究中去,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下去。
学会正确吟念之后,加上感情能够锦上添花。“根据其诗意、词意、曲意,同情感融合起来。比如在表达悲伤时,就可以读得慢一点。”迟凌云说:“在词曲的吟诵中,我们能寻找根,寻找到大道。昆曲中的韵念保留着中国的根,遵循着法则,更是文脉的延续。”他也呼吁大家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昆曲文化研究中去,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下去。

晚上七点,演出在鼓楼校区大礼堂正式开始。演出正式开始前,新华日报主持人彭建青为现场观众带来戏曲导赏,并邀请大学生与南京市越剧团的优秀青年演员互动,年轻学子登台学习了越剧表演中经典的手势、步法和身段,通过动作的模仿感受着传统戏曲的魅力。

折子戏,是本戏里的一折,或是一出,是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塑造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示相对完整的故事,在结构安排上,往往别出心裁,不落俗套。本次越剧经典名段折子戏专场,南京市越剧团带来了优秀剧目《莫愁女·游湖》《梁祝·楼台会》《红楼梦·焚稿》《柳毅传书·湖滨惜别》和《凤凰台·歌月》。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让现场观众沉浸在剧情中,时而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担忧,时而为他们的离合悲欢而感动。

戏曲离我们有多远?不同时代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对于当下很多年轻人,特别是Z世代而言,越剧更趋近于一个文化符号,而这次演出,为年轻学子们开启了一扇了解和热爱传统戏曲的窗口——
看完这场演出,南大健雄书院陈文萱的身心深受震撼,“要吃戏这口饭,一颗汗珠落地摔八瓣。”她感慨一场演出成功的背后,蕴含着演员对戏曲的热爱,以及辛勤的付出,也让更多年轻人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力量,“咿咿呀呀声中,唱出世俗生活;一挥一捏之间,包含万千情感。我们看戏,也是在品味人生种种,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尽在戏中。”
看完这场演出,南大健雄书院陈文萱的身心深受震撼,“要吃戏这口饭,一颗汗珠落地摔八瓣。”她感慨一场演出成功的背后,蕴含着演员对戏曲的热爱,以及辛勤的付出,也让更多年轻人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力量,“咿咿呀呀声中,唱出世俗生活;一挥一捏之间,包含万千情感。我们看戏,也是在品味人生种种,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尽在戏中。”

一场演出,触及了安邦书院王晓蓉童年的观戏记忆,她曾听过《说唱脸谱》《秦淮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等曲目,但当时并不太能欣赏和理解其中的韵味。随着年龄的增长,京剧的唱腔,昆曲的身段,越剧的深情,愈发使她入迷,“在此之前,我都是通过屏幕去了解或者观赏戏剧,但从未这么近距离地亲身感受,这次有机会现场欣赏越剧,感受到了极大的喜悦和震撼。”
“戏曲进校园,正在打破年轻人对戏曲可能存在的一些偏见。”在秉文书院王悦的印象里,戏曲似乎是爷爷奶奶辈联系在一起,但这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读。“艺术熏陶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戏曲进校园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美育工程,让年轻人真真切切地感悟戏曲之美,重新认识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戏曲进校园,正在打破年轻人对戏曲可能存在的一些偏见。”在秉文书院王悦的印象里,戏曲似乎是爷爷奶奶辈联系在一起,但这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读。“艺术熏陶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戏曲进校园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美育工程,让年轻人真真切切地感悟戏曲之美,重新认识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2025年2月22日、23日杭州越剧院携手一众名家联袂演绎《鹿鼎记》《盘夫索夫》现场乐队鼓乐铿锵邀您赏沁润心灵的越剧盛宴。...
本次演出演员阵容涵盖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由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名誉院长、艺术总监,三度梅花奖获得者茅威涛,和国家一级演员魏春芳、李霄雯,优秀青年演员陈丽君、张亚洲轮流饰演梁山伯;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章益清,国家一级演员徐叶娜,优秀青年演员李云霄、何青青轮流饰演祝英台;由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董柯娣,优秀青年演员金佳妮轮流饰演祝员外;国家一级演员洪瑛饰演师母,名家荟萃,轮番登场。...
虹金村的临时戏台前人声鼎沸,大家都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好戏开场。率先登场的《盘夫》,演员们一亮相,那精美的扮相就吸引了众人目光。通过演员们丝丝入扣的表演,一句句经典唱词,在空气中回荡,台下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那段曲折的故事之中,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或揪心,或欣喜。紧接着的《闯宫》《寄闺》《书房会》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细腻的情感交流,让观众沉浸在越剧独特的抒情氛围里。...
2025年1月1日晚,福建芳华越剧院开展新年折子戏专场演出,特邀国家一级作曲、杭州越剧院创作室主任李燕华,国家一级舞台美术(灯光)设计师、福建省戏剧家协会舞台美术分会会长宋史强,国家一级导演、福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书记、省剧协副主席金爱珠,国家二级作曲、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音乐舞蹈创作研究室主任张建国,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福建艺术》编辑部主任黄文娟担任评委,考核我院演职员业务水平。...
《五女拜寿》是“小百花”绕不开的里程碑,更是“小百花”的立团之作。每一位入团的年轻演员都要从《五女拜寿》演起,一部经典之作得以代代流传。“19小百花班”也不例外,此次青春版《五女拜寿》的复排与演出,不仅是对经典的致敬,更是浙百团越剧传承与人才培养的一次生动实践。...
为发扬富阳越剧团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完善人才梯队建设,现场还举行了拜师收徒仪式。随后,《富春长歌》的故事就拉开了序幕。...
12月20日,由南京市越剧团带来的2024年度南京市文艺精品公益演出《越剧青年演员折子戏专场》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成功上演。
《莫愁女·游湖》
莫 愁 — 佘 颖...
《莫愁女·游湖》
莫 愁 — 佘 颖...
陈辉玲,国家一级演员,宗"吕(瑞英)派"旦角。原创代表剧目包括《陆游与唐琬》(饰唐琬)、《西厢记》(饰红娘)、《藏书之家》(饰花如笺)、《春花暮成雪》(饰媳妇)等。曾两度荣膺文华表演奖(1994、2004年),1999年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