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破茧”能“化蝶”

时间:2024-02-02 14:23:20 阅读:
前不久,有一个玉面小生揽过红妆娇俏女郎转圈圈的视频,相信在不少人的手机上都“转”了一遍。

这部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打造的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甚广,“出圈”速度令人惊叹。

其中,越剧演员陈丽君饰演的“玉面修罗”贾廷与李云霄饰演的“大漠玫瑰”金镶玉,被赞扮相演技双双“吊打”内娱流量演员。

特别是凭借着“邪魅又傲娇”的挑眉一笑,陈丽君屡屡霸屏热搜。截至2023年12月底,相关视频播放量已破10亿,12月场次的门票在某些二手平台从399元炒到4999元,可谓“一票难求”。

有人说,这一次,年轻人的东方审美血脉真的觉醒了。热烈红火的现象彻底刷新了人们对于越剧“寡淡传统”的印象。

传统戏剧“翻红”的背后,不禁让我们思考,在沉寂多年后,越剧如何以新的姿态重现大众视野?它经历过怎样的蜕变,成为深受当代年轻人喜爱的“新国风”?
新国风环境式<a href=http://www.xiaopiaoyou.com/yuejudefayuand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越剧</a>《新龙门客栈》海报
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海报 图源:豆瓣

1、从戏台到舞台 

1992年8月,徐克监制的武侠电影《新龙门客栈》上映,林青霞回眸一笑的身影成为70后、80后心目中的经典。2023年8月,越剧《新龙门客栈》在短视频平台刷屏。

陈丽君的邪魅一笑,让不少网友感叹“老公不是一种性别,而是一种感觉”。《新龙门客栈》破圈之前,谁能想到有一天网友们会拿“八倍镜”看越剧,不漏下一处小细节。

越剧《新龙门客栈》为何大火?

“沉浸式”越剧吸粉无数。近年来,“沉浸式”等演出形式兴起,线下线上都流传甚广。创新,便是小百花成立之初就根植在血脉里的基因。

而此番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沉浸式”舞台的缔造就是小百花第N+1次创新实验,探索的正是今天的戏剧样式、今天的表达方式。借助和舞台剧的结合,为观众带来非同一般的观赏感,不仅能够吸引大量老戏迷,也会吸引更多年轻人。

这部剧改编自徐克同名电影,故事发生在龙门客栈里,那里隐藏着江湖争斗的刀光剑影,武侠元素的融入,让越剧舞台增色不少。

创新的呈现方式,让观众仿若置身于危机四伏的客栈。剑客、权臣等角色在身旁嬉笑怒骂、恣意变化。每一位观赏者都能够看到演员最细微的表情,欣赏到灵动的表演,近距离观察演员的表情神态,而且还会邀请观众入戏,沉浸体验,让“戏外人”变“戏中人”。

“国风美学”激发审美共鸣。细细回看,《新龙门客栈》中美学因子无处不在。在舞美设计上,大漠孤烟的江湖既视感由纱幕带来。朦胧之中,人影绰绰,兼容神秘色彩和异域风情。

不仅如此,“在线”的舞台审美还体现在人物妆造上。

为了打破传统戏曲的窠臼,主创从妆容到服饰也都融入新意,有别于传统戏服的一袭水袖飘飘,《新龙门客栈》的服饰吸收了武侠和电影元素,在古风与时尚中找到平衡点,兼具华美与简洁,青衣俊朗、红衣明艳。

这也正如《新龙门客栈》出品人、艺术总监——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所说“越剧要在新时代传承下去,就要移步换形,要旧中创新、新中有根。”

此外,二人虽均为女生,但一刚一柔、一苏一媚,灵动的演技不仅在充满张力的角色互动之中展现了勾人而不油腻的情感拉扯,尤其是即兴表演的那段转圈直接成就了短视频中的唯美片段,更被网友称其为“将内娱古偶剧碾压”的存在。

“碎片化”视频融入加持。从电影到越剧,走向衰落的传统戏曲再度翻红。同一个故事,跨越的不只是时光交错的30多年。

短视频时代的开启,独创了“流量经济”,也将戏曲舞台拓展开来。而《新龙门客栈》正好击中当下观众文化娱乐消费的需求点、兴奋点和切入点。渠道是网络短视频,爆红点是颜值,然后搭配魔性古风BGM《卜卦》的转圈圈,这三个点构成了陈丽君和李云霄的“网红外壳”,让许多年轻人自发成为这个剧目的“自来水”,驻扎在小红书、抖音、微博、哔哩哔哩等平台“为爱发电”卖力宣传。

《新龙门客栈》借助短视频平台的力量,用一种与当代年轻人心灵相通的方式,打破传统舞台的限制,无门槛地提供线上观赏片段,将《新龙门客栈》热度瞬间点燃,一跃成为流量“爆款”。

2、新与旧 

再度回看这部全女班底越剧,引发全网关注的《新龙门客栈》是怎么来的?

由85后导演、95后编剧、90后舞美设计,加上新生代演员,平均年龄为90后组成的主创团队,为“客栈”故事注入了青春气息和时尚表达。

梳理其翻红的脉络,守正创新,场景重构里继承与突破成为助推《新龙门客栈》爆火的“东风”。

题材创新,扣人心弦。江湖诡谲,大漠孤烟。不同于电影后期、剪辑的组织,越剧剧目在舞台上的表现是有限的。而主创团队则将这种有限发挥到了无限。沿袭电影中浓烈的侠义情怀、新奇的视觉体验、潇洒的舞蹈动作,传统越剧穿越到现代新江湖,塑造出一段有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的武侠传奇。

越剧《新龙门客栈》的编剧孙钰熙说,为了适应新舞台表演样式,主创们进行了影视化改造,更重视故事情节的编织、角色情绪的起伏,鼓励演员为自己的人物塑造人设,并一改传统舞台原本的叙事节奏,让剧情更加紧凑。

腔法守正,厚植传统。我国地方戏曲种类繁多,流传至今,传统戏曲面临着市场和受众急剧萎缩的困境。近些年,戏曲行业也在不断尝试探索,拍视频、搞直播,但是真正“出圈”的作品并不多。究其原因,或许是创新的步伐不够大、创新的根基不够稳。

而《新龙门客栈》很好地平衡了这一点,在延续了传统越剧唱腔唱念做打的精髓上,在演员形象、舞美效果、整体风格乃至营销方式上创新改变。

比如,陈丽君在保留尹派特有的唱腔基础上,对唱词节奏和人物造型做了更符合现代观众审美的调整和改编。这些尝试都诠释了守传统戏曲之正、创现代戏曲之心。

在艺术创新上,每一次实践与探索都会遇到难点,艺术创作必须想清楚再出发。当然,探索与尝试从来是为了开辟新的路径,而非否认老路。

3、激活生命力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网络视域下各种声音嘈杂交错,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冲击。如何在复杂多元的文化生态中获得一线生机,距离戏曲真正做大市场,还有很长的路。

破茧成蝶。创新的布景、唯美是舞台、艺术化的配色使得新国风·环境式越剧风格出众。对于“新”的诠释,更加契合互联网年轻受众的欣赏水平。

正是因为有着植根传统戏剧文化的改革创新,以及“君宵”这对天选弟子的演绎,传统戏曲因对时代语境的精准把握而焕发新生,才产生了现象级的传播效果。

破圈求变。客栈《新龙门客栈》的爆火,让其他剧目和场次也屡屡“光速”售罄。当“泼天的富贵”砸向传统越剧,人们很快发现,要传承、要求变,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一路走来,人们始终能够听到它各种“折腾”、主动“破圈”的声音。

比如,团里的《步步惊心》剧组在综艺《天天向上》中吸粉无数;《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更是越剧的一次“借船出海”……

从籍籍无名到人尽皆知,火爆出圈的背后是厚积薄发、满腔孤勇。以及小百花为推广越剧,在传统和现代中探寻支点、找到平衡的成功探索。

持而不辍。是金子总会发光。即便传统戏剧面临着一些困境,《新龙门客栈》主创团队的坚持和毅力,借势而发的胆识,让更多年轻人重新发现越剧的魅力。

在紧随新时代的艺术转变下,传统戏曲在当代年轻人之中,依然具有吸引力。也反映出越剧在创新和传承方面所呈现出来的魅力,激发了更多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取得了积极成果。

在未来,中国传统戏剧需要在创新与传承之间找到平衡,不断探索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表演形式和内容,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年轻观众群体,通过创新自媒体宣传营销策略,提高越剧在年轻受众中的知名度。

让古老的戏曲文化打破“小众化”“边缘化”的困境,助其成为顶流。

如此,传统戏曲的真正复兴才能“加速前进”。

猜你喜欢

打开天窗说亮话,今晚再话《大观园》

越剧新剧目创排,它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19小百花班成功献演青春版越剧《五女拜寿》,扑面而来的是小花们青春与活力的气息,不变的更是小百花致敬与传承的心意。...
陈丽君的表演超越了对角色的简单模仿,她深入挖掘并精准把握了角色的内心世界,以艺术的形式将其再现。...

当传统的越剧 站在时代的路口

2024年,越剧界迎来了两位艺术大家的百年诞辰,一位是范派创始人范瑞娟先生,一位是著名剧作家顾锡东先生。...

【一戏一人】越剧与陈丽君

从君君于2023年四季度的《新龙门客栈》出圈后,到2024年春节期间在各节目中的接连亮相,不由得再去看回《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

青年楷模——越剧之花,文化传承的守护者

陈丽君说,选择越剧,一是源于家乡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二是有伯乐老师的指导推荐,还有就是命运这只无形的手,冥冥之中就是要推着我走上这条路。...

在不同舞台上让越剧走向世界

去年陈丽君因《新龙门客栈》贾廷一角走红,今年她又在《乘风2024》节目中让越剧与流行音乐碰撞出更多更亮的火花。...

台州市民乐团越剧专场风雅今晚开演

一直以来,越剧在台州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台州市民乐团在深耕本土音乐的同时,也承担着对越剧的传承挖掘与创新的工作,与本地越剧名家定期联合开展越剧名家名段音乐会。...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