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越剧遇上平调,记 “倚楼观戏”吕娅娜平·越艺术专场

时间:2024-07-11 13:53:42 阅读:
近日,由中共宁海县委宣传部、宁海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宁海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宁海县平调艺术传承中心承办的“倚楼观戏”吕娅娜平·越艺术专场在得力大剧场隆重上演,国家二级演员、宁海县平调艺术传承中心主任、花旦演员吕娅娜携平调、越剧经典剧目登场。

这是吕娅娜从艺二十多年来第一个艺术专场,她也成为宁海平调剧种第一个举办个人艺术专场的演员。

【台前·一旦千面】

“倚楼观戏”是这次艺术专场的主题。作为平调与越剧两大国家级非遗艺术传承人,吕娅娜选择宁海县平调艺术传统剧目《擂鼓战金山》《挑水》,及越剧吕派名剧《九斤姑娘》《花中君子·骂堂》四折极具代表性的经典折子戏,使“文武兼备的梁红玉、俏皮伶俐的小九斤、正气凛然的陈三两、缠绵悱恻的李翠莲”四种不同气质的旦角形象,在专场演出中一并呈现,唱念做打样样齐,各具看点,可谓是用心亦倾情。
宁海平调《擂鼓战金山》移植于京剧《战金山》。讲南宋时,金兵南侵,梁红玉阵前擂鼓,以振三军。要想更好地塑造巾帼女杰梁红玉这个人物,武功是必不可少的——稳如泰山的圆场、灵活机敏的大靠走边、气吞山河的擂鼓、干净利落的马鞭,缺一不可。为此,吕娅娜曾三度入京学习,得中国戏曲学院王晓燕教授教学指点,学成归来,再取平调传统曲牌重新进行谱曲,终成当晚演出的重头戏。

“阿格呤啊呤呤哦~伊啦嘿” 当传唱了经年的越剧腔调响起,家喻户晓的越剧吕派经典剧目《九斤姑娘》登场了,伶牙俐齿的九斤姑娘以才智斗败刁钻的三叔婆,巧妙化解困境,当晚,吕娅娜将这个俏皮的角色鲜活地呈现在艺术舞台。

“见凤鸣,气得我五内俱焚。”唱段起,曲调随之激昂,红氍毹上,传奇的民间故事徐徐展开。传承版越剧《花中君子·骂堂》是吕娅娜的拿手好戏,此次专场演出有“前辈陈三两”黄依群老师指导加持,这个唱段不仅展示了吕娅娜深厚的表演功底,也通过其动人的旋律和情感丰富的演绎,引领观众深入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宁海平调《挑水》又名《阴阳河》,根据戏曲传统剧目改编而成。该折唱、念、做、舞并重,内含高能技巧动作——“三寸金莲·踩跷功”“水袖功”“担子功”杂糅运用。随着故事的推进,舞台上的情感张力逐渐累积,大篇幅的技巧动作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既视觉又情感上的双重享受。整个表演不仅是对宁海地区文化的一种展示,也是对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一次珍贵传承。
本次专场以“倚楼观戏”为名,用全新的体验看经典重回舞台,演出形式与传统文化的“新与旧”融合得恰到好处,别出心裁的舞美设计,别开生面的串场设计,内部预演时,就已收获了一大票好评。

平调、越剧表演的幕间,融入了情景式观演环节——吉祥物“龙的九子螭吻”与“龙的五子狻猊”化为人形来做串场引领,展现宁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特色文化,用元宵灯会舞狮、端午裹棕插艾叶、重阳舞傩驱邪、冬至耍牙赶鬼,四个传统节气仪式贯穿;剧情的尾声,还出现了宁海独有的嫁娶新娘时的“十里红妆”,使宁海深厚的民间风俗文化得到充分展示。

两条龙现场“耍牙”

在演出形式上,一改传统的主持串场方式,两条小龙屡屡走下舞台与观众互动,打破“第四堵墙”,在观众席完成了部分表演,用年轻人喜欢的“沉浸式看戏”欣赏平调和越剧、感受传统节气中的仪式、走近宁海县民间风俗文化,多重元素汇集成一台“非遗”大戏。
现场观众热评——

吕娅娜,好功夫!挑水真厉害!

第一次看这种舞台形式有点新鲜,不仅年长的宁海人看得过瘾,年轻人也看得津津有味。

听到台词里有“赛割”“啊呐”倍感亲切!

【幕后·千锤百炼】

从6月8正式落地排练,为了“吃”下四个折子戏,吕娅娜几乎住在排练厅里,日夜奋战。

宁海平调艺术传承中心的姚书记说,“娅娜这次要脱层皮。”

踩跷,所谓跷功,又名三寸金莲,是旦角演员在表演中模仿古代缠足女子走路姿态的戏曲特技。
为了演好《擂鼓战金山》中阵前击鼓的戏份,吕娅娜专门向鼓乐老师讨教,在擂鼓中融入了民打元素。由于民鼓对基本功的要求特别高,时间紧、任务重,没有基础的吕娅娜相信勤能补拙,连排练间隙也不放过,手里拿着鼓槌练手腕子,见缝插针地练功,手指被鼓槌磨出了水泡也一声不吭,她说,“为了表演效果,不管了,拼了!”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不料,开演前一周,由于过于投入,一个“下腰”转“卧鱼”的身段动作,导致吕娅娜的左脚脚踝韧带严重拉伤,当场疼得脸色发白。
如火如荼的排练日程不得不中止,脚踝的疼痛让吕娅娜使不上力,眼看着专场的首演日逐渐逼近,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和焦虑,这种情绪仿佛是一拳头打在软棉花上。自排练伊始,一直坚忍不拔、不怕苦不怕累的吕娅娜,第一次流下了眼泪。

在黄依群导演和王晓燕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吕娅娜迅速调整了心态。尽管受伤,她依然坚持参与排练,请同事帮忙把她背到排练场,坐在椅子上完成每日的联排,确保不耽误整体的排练进度。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一段令人动容的幕后故事,不仅展现了吕娅娜的专业素养,也体现了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观众的尊重。

6月27日首演当天,吕娅娜忍着脚伤的疼痛,奇迹般地完成了演出,获得了县领导、省专家及观众的一致赞扬与好评!多半观众在谢幕后迟迟不肯离场,向舞台上的演职人员致以敬意,挥手告别。吕娅娜在观众的欢呼声中返场谢幕,并与观众合影留念。

对吕娅娜来说,这台专场标志着她艺术生涯的一个新的开始,她蜕变得愈发成熟。通过这四个折子戏,她的多种优势得以充分呈现在观众面前,期待吕娅娜在艺术道路上能够走得更远,达到更高的成就。

《倚楼观戏》不仅仅是个人艺术专场,更是宁海传统文化宣扬地一个优秀作品,吕娅娜表示,希望《倚楼观戏》可以作为宁海的一张金名片去全国巡演,让更多的人了解宁海平调!

来源:浙江省戏剧家协会

猜你喜欢

2025年2月22日、23日杭州越剧院携手一众名家联袂演绎《鹿鼎记》《盘夫索夫》现场乐队鼓乐铿锵邀您赏沁润心灵的越剧盛宴。...
本次演出演员阵容涵盖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由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名誉院长、艺术总监,三度梅花奖获得者茅威涛,和国家一级演员魏春芳、李霄雯,优秀青年演员陈丽君、张亚洲轮流饰演梁山伯;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章益清,国家一级演员徐叶娜,优秀青年演员李云霄、何青青轮流饰演祝英台;由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董柯娣,优秀青年演员金佳妮轮流饰演祝员外;国家一级演员洪瑛饰演师母,名家荟萃,轮番登场。...
虹金村的临时戏台前人声鼎沸,大家都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好戏开场。率先登场的《盘夫》,演员们一亮相,那精美的扮相就吸引了众人目光。通过演员们丝丝入扣的表演,一句句经典唱词,在空气中回荡,台下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那段曲折的故事之中,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或揪心,或欣喜。紧接着的《闯宫》《寄闺》《书房会》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细腻的情感交流,让观众沉浸在越剧独特的抒情氛围里。...
2025年1月1日晚,福建芳华越剧院开展新年折子戏专场演出,特邀国家一级作曲、杭州越剧院创作室主任李燕华,国家一级舞台美术(灯光)设计师、福建省戏剧家协会舞台美术分会会长宋史强,国家一级导演、福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书记、省剧协副主席金爱珠,国家二级作曲、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音乐舞蹈创作研究室主任张建国,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福建艺术》编辑部主任黄文娟担任评委,考核我院演职员业务水平。...
《五女拜寿》是“小百花”绕不开的里程碑,更是“小百花”的立团之作。每一位入团的年轻演员都要从《五女拜寿》演起,一部经典之作得以代代流传。“19小百花班”也不例外,此次青春版《五女拜寿》的复排与演出,不仅是对经典的致敬,更是浙百团越剧传承与人才培养的一次生动实践。...
为发扬富阳越剧团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完善人才梯队建设,现场还举行了拜师收徒仪式。随后,《富春长歌》的故事就拉开了序幕。...
12月20日,由南京市越剧团带来的2024年度南京市文艺精品公益演出《越剧青年演员折子戏专场》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成功上演。
《莫愁女·游湖》
莫 愁 — 佘 颖...
陈辉玲,国家一级演员,宗"吕(瑞英)派"旦角。原创代表剧目包括《陆游与唐琬》(饰唐琬)、《西厢记》(饰红娘)、《藏书之家》(饰花如笺)、《春花暮成雪》(饰媳妇)等。曾两度荣膺文华表演奖(1994、2004年),1999年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