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酒馆里的越剧实验

时间:2025-02-23 20:58:15 阅读:
到今天我还不知道那两个意大利娘们在唱些什么……我想她们该是在唱一些非常美妙动人的故事,美妙得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美妙的让你心痛。告诉你吧,这些声音直插云霄,飞得比任何一个人敢想的梦还要遥远。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2022年 7月,我们大连青年越剧社开始在一家主打“绍兴黄酒”的酒馆驻演,每周一次,每次演两段折子戏。其实演出费并不多,都不够我们置办行头的,但我们还是决定去演,而且每次都用心排练、坚持彩唱,尽所能将越剧传播给东北的观众。
大连青年<a href=http://www.xiaopiaoyou.com/yuejudefayuand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越剧</a>社
台下的东北“大哥”们推杯交盏,台上的我们唱着江南越韵。这场面貌似很违和,但当“大哥”鼓掌叫好、还给“哥们儿”解释剧情时,我发现,天南地北,即使方言不通,但发生在人们生活中故事是相通的。

以往,我们通常在晚会中演出,受“晚会风”的限制,我们只能演短的、欢快的、为人熟知的折子戏,比如“掉妹妹”、“十八相送”。来酒馆演出后,我们首先突破的就是时长。

试问哪个票友不想演剧情、演人物、演情感?哪个票友甘心把戏曲演成“歌舞”?但我们也担心,对于东北观众来说,太长的戏他们能否看得下去?

我们最初演15分钟的《打金枝·闯宫》时,都想着是否要删减(最终没有删,观众竟然很喜欢看)。后来我们“得寸进尺”,演了25分钟的《情探·活捉》,观众反响也很不错。

我们还想突破的是题材。“才子佳人”是越剧的重要题材,但我们知道,越剧不只有“才子佳人”,我们也不想把人们对越剧的印象局限在“才子佳人”上。我们在决定演《祥林嫂·洞房》时,担心过这样乡土的、“不漂亮”的戏,观众能否喜欢?后来发现,观众看祥林嫂比同一天演的《家·梅林定情》认真多了。

即便是演“才子佳人”,我们也想,能否突破“甜腻腻”的恋爱戏呢?我们想起以前排过的《盘妻索妻·荷亭》,由于这段戏太“温”、没有“炸”点,加上东北人听不懂越剧咬字,一直被认为不适合演。那天,我们先后演了《十一郎·洞房》和“荷亭”,没想到“有趣”的“洞房”竟然没有“慢吞吞”的“荷亭”反响好。

其实,在酒馆这样的演出环境中,“非戏迷”观众的喜好是不好判定的,我们无法比较他们更喜欢哪种题材,因为不可控因素太多。但我们起码了解到,观众的喜好并不局限于某种题材,我们不能先入为主地把观众“束缚”住。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迎合观众的需求,要适当地“引领”观众。

我们在酒馆演出,还遇到过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有时我们换装时间有点长,本来吃饱了的观众为了看下一段戏又加了两个菜;有时给观众做剧情简介时,观众会跟我们互动交流,像是有个“大哥”说王魁是小白脸;有次演出结束,有观众问“还演吗”,我说“等下周吧”,他遗憾说“啊呀,要等下周啊”;还有个“大哥”说,“越剧我知道,很有文化的”;还有,我的搭档,一位男小生,已经有粉丝了,他没来演出的时候,观众会问“那个男生咋没来”……

酒馆里,舞台很小,小到王魁的剑会戳到LED上;观众很近,近到君蕊公主的小表情“一览无遗”。但也正是这样的“小剧场”,这样与观众的近距离互动,让东北观众体验到越剧并非那么遥远、那么“高不可攀”。作为一门“高雅艺术”,越剧讲述的也无非就是人性、真情、生活。

前些日子,酒馆老板娘希望我们每周加演一次,说顾客很喜欢听越剧。但由于我们都有本职工作,时间实在协调不开,只能作罢。我悄悄想,让顾客想念一下也好吧!

(本文核心内容曾于2022年“的笃越剧”平台分享,本次发布经原作者谭小熙同意,经礼响补充修订。)

后续

两年过去,小熙和姜广先后南下,姜广临行前把他的盔头,服装和道具(《打金枝》花架)交给了礼响社长,希望社团小生薪火相传,他还说有一天发达了要赞助越剧社,期盼早日发达啊!

礼响社长和小云在坚持每周演出,《十八相送》《打金枝》逗得席中东北大姐们哄堂大笑,后来小云也追着越剧梦想飞向台州,留下社长一人支撑这个舞台,康乐,闫华,舒心,陶姐陆续接棒,在不足十方小舞台流下汗水。直到2024年雪落滨城时,社长也累倒了,累计貂裘换酒舞台演出 106周,这106场越剧演出,像散落关东大地的越剧火种。有人去上海,有人去深圳,他们成了我们的候鸟社员,爱越的心始终在一起,我们相约每年返乡汇报演出。

而今重读《肖申克的救赎》,忽然懂了安迪为何执着于播放《费加罗的婚礼》。我们这座“越剧冷宫”里,有人暂时假释,有人轮值看守,但那些穿透云霄的唱腔,终将指引离散的候鸟归巢……

毕竟有些东西,风雪埋不掉。只要有人在唱,越剧的翅膀就永远向着光。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