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院庆·浙百团40周年系列演出香港站拉开序幕,原生代《陆游与唐琬》亮相
时间:2025-04-29 13:02:33 阅读: 次 作者:浙江小百花越剧院
春日的香江,风暖花香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院庆浙百团40周年系列演出·香港站拉开序幕亮相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时隔四十余载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带着经典之作《陆游与唐琬》《五女拜寿》与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中国香港再次与您重逢重新回到这片与我们血脉相连的福地。
4月25日晚18:30,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香港会场演出开幕仪式在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大剧院隆重启幕。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唐英年主席致欢迎词,中国戏剧家协会傅亦轩秘书长致词,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聪,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蔡浙飞等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仪式,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唐英年主席为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颁发西九戏曲中心纪念碟,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聪代表领取。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聪(一排右一)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蔡浙飞(二排右一)与出席开幕仪式的领导嘉宾合影留念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唐英年主席(右一)与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聪(左一)合影留念

深夜十点的戏曲中心大厅依旧暖意涌动,原生代艺术家们的签名桌前,一条等待签名的长队在中庭蜿蜒,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赶来的观众们聚集于此。
原生代老师们为戏迷朋友们签名时,一位白发阿婆颤声对茅威涛老师说:“1983年您给我签过《五女拜寿》节目单,今天带着孙女再来,那年的旧票根我还夹在诗集里。”四十年光影流转,那些曾在磁带里听过千万遍的唱腔,终化作眼前真实的拥抱与泪光。
一对来自浙江嵊州、目前在香港工作的年轻夫妻说:“我们是特意赶来看小百花原生代老师们的,这份乡音、这段动情的故事、这些艺术家们对于艺术的纯粹与执着深深打动着我们。”
一位从广州带着女儿前来观看演出的太太说:“我今年73岁了,腿不好,我拄着拐杖也要过来的!希望小百花多多安排演出,我想多多看到茅茅和大家!”她拄着拐杖动情地说着,十分激动。
当最后一位观众捧着签名海报恋恋不舍地离去时,香港的月光正温柔地铺满维港——这夜,戏里戏外的深情,都找到了归处。
致敬艺术 回望时光
香港,是我们的“福地”与“故人”。我们始终记得,1983年香港新光戏院的门庭若市,那些掌声与泪水交织的夜晚是魂牵梦绕的记忆。香港,是“小百花”走向世界的起点,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文化故里”。
1983年11月,我们初访香港,一群平均年龄不足18岁的越剧新秀携新编大戏《五女拜寿》《汉宫怨》等剧目亮相香港新光戏院,14天15场演出正式叩开了两地文化交融的大门,而这15场让无数香港观众为之倾倒、轰动香江的演出则成为浙江越剧史上的新起点,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原生代演员们迅速崛起,“小百花现象”声名远播,响彻中国、享誉世界。1984年5月21日,正式组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此次赴港演出,是对艺术的致敬,更是对时光的深情回望。
4月25日晚18:30,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香港会场演出开幕仪式在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大剧院隆重启幕。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唐英年主席致欢迎词,中国戏剧家协会傅亦轩秘书长致词,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聪,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蔡浙飞等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仪式,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唐英年主席为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颁发西九戏曲中心纪念碟,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聪代表领取。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聪(一排右一)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蔡浙飞(二排右一)与出席开幕仪式的领导嘉宾合影留念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唐英年主席(右一)与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聪(左一)合影留念
爱情传奇 诉尽深情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一首脍炙人口的《钗头凤》记载了一段生离死别、千古流传的爱情传奇。越剧《陆游与唐琬》是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百团)的经典保留剧目,由著名戏剧家顾锡东编剧,著名导演杨小青执导。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一首脍炙人口的《钗头凤》记载了一段生离死别、千古流传的爱情传奇。越剧《陆游与唐琬》是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百团)的经典保留剧目,由著名戏剧家顾锡东编剧,著名导演杨小青执导。

作为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香港会场开幕大戏,4月25-26日晚,由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名誉院长、艺术总监、三度“梅花奖”获得者茅威涛,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陈辉玲、董柯娣携手一级演员洪瑛、邵雁、江瑶、吴春燕等为大家带来经典越剧《陆游与唐琬》,原生代老师们倾情演绎,穿越四十余载的星空将戏里戏外的深情铺满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的夜晚。


《陆游与唐琬》自1989年首演以来,历经多次打磨,89版在1993年荣获第三届“文华新剧目奖”;新版《陆游与唐琬》在2003年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02-2003年度)“十大精品剧目”。
剧中,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悲剧被置于南宋家国动荡的背景下,既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文人风骨,又有“春波桥上双照影”的缠绵悱恻。在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大剧院的舞台上,空灵婉约的舞台设计与木质棕椅浑然天成,两道月扇门延伸出无限意境,沈园的杨柳仿佛穿越千年光阴萦绕在面前。在这里,有陆游与唐琬的“执手相看泪眼”,有《钗头凤》的墨痕未干,更有越剧人对艺术的赤诚。我们特别选择这座“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殿堂,以世界级的灯光与音效,为所有为“小百花”而来的你呈现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剧中,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悲剧被置于南宋家国动荡的背景下,既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文人风骨,又有“春波桥上双照影”的缠绵悱恻。在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大剧院的舞台上,空灵婉约的舞台设计与木质棕椅浑然天成,两道月扇门延伸出无限意境,沈园的杨柳仿佛穿越千年光阴萦绕在面前。在这里,有陆游与唐琬的“执手相看泪眼”,有《钗头凤》的墨痕未干,更有越剧人对艺术的赤诚。我们特别选择这座“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殿堂,以世界级的灯光与音效,为所有为“小百花”而来的你呈现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动情聚首 温情定格
谢幕时分,原生代老师泪眼相盈,共话令人感动落泪的聚首。82岁高寿的杨小青导演亲临演出现场把关,演出结束后她忍着热泪深情感谢香港观众对浙百团的爱护和支持,祝愿小百花越来越红火,越来越绚丽!
原生代老师们几度哽咽,动情的话语让台下的观众湿了眼眶。她们说:“西湖美丽的春色与维多利亚港璀璨的灯火都敌不过香港观众与我们的心心相印。”“小百花和香港的福缘始终在,愿小百花的艺术传承与这份福气与缘分也在我们一代代的青年演员中传承!”“感谢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与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感谢为小百花而来的观众们,五代同堂的小百花将会在你们的喜爱下越走越好!”
大厅内,著名编剧何冀平与导演司徒慧焯携《苏东坡》主创团队、涛声依旧栏目组、茅威涛艺术欣赏协会等诸多香港和大陆的文化人士来到现场观演并为原生代艺术家们敬献祝福花篮。更令人动容的是,曾观看四十年前赴港演出的老观众们跨越时空再聚首,与新一代艺术爱好者共同见证了这场跨越时代的文化盛宴。
谢幕时分,原生代老师泪眼相盈,共话令人感动落泪的聚首。82岁高寿的杨小青导演亲临演出现场把关,演出结束后她忍着热泪深情感谢香港观众对浙百团的爱护和支持,祝愿小百花越来越红火,越来越绚丽!
原生代老师们几度哽咽,动情的话语让台下的观众湿了眼眶。她们说:“西湖美丽的春色与维多利亚港璀璨的灯火都敌不过香港观众与我们的心心相印。”“小百花和香港的福缘始终在,愿小百花的艺术传承与这份福气与缘分也在我们一代代的青年演员中传承!”“感谢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与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感谢为小百花而来的观众们,五代同堂的小百花将会在你们的喜爱下越走越好!”
大厅内,著名编剧何冀平与导演司徒慧焯携《苏东坡》主创团队、涛声依旧栏目组、茅威涛艺术欣赏协会等诸多香港和大陆的文化人士来到现场观演并为原生代艺术家们敬献祝福花篮。更令人动容的是,曾观看四十年前赴港演出的老观众们跨越时空再聚首,与新一代艺术爱好者共同见证了这场跨越时代的文化盛宴。

深夜十点的戏曲中心大厅依旧暖意涌动,原生代艺术家们的签名桌前,一条等待签名的长队在中庭蜿蜒,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赶来的观众们聚集于此。
原生代老师们为戏迷朋友们签名时,一位白发阿婆颤声对茅威涛老师说:“1983年您给我签过《五女拜寿》节目单,今天带着孙女再来,那年的旧票根我还夹在诗集里。”四十年光影流转,那些曾在磁带里听过千万遍的唱腔,终化作眼前真实的拥抱与泪光。
一对来自浙江嵊州、目前在香港工作的年轻夫妻说:“我们是特意赶来看小百花原生代老师们的,这份乡音、这段动情的故事、这些艺术家们对于艺术的纯粹与执着深深打动着我们。”
一位从广州带着女儿前来观看演出的太太说:“我今年73岁了,腿不好,我拄着拐杖也要过来的!希望小百花多多安排演出,我想多多看到茅茅和大家!”她拄着拐杖动情地说着,十分激动。
当最后一位观众捧着签名海报恋恋不舍地离去时,香港的月光正温柔地铺满维港——这夜,戏里戏外的深情,都找到了归处。
致敬艺术 回望时光
香港,是我们的“福地”与“故人”。我们始终记得,1983年香港新光戏院的门庭若市,那些掌声与泪水交织的夜晚是魂牵梦绕的记忆。香港,是“小百花”走向世界的起点,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文化故里”。
1983年11月,我们初访香港,一群平均年龄不足18岁的越剧新秀携新编大戏《五女拜寿》《汉宫怨》等剧目亮相香港新光戏院,14天15场演出正式叩开了两地文化交融的大门,而这15场让无数香港观众为之倾倒、轰动香江的演出则成为浙江越剧史上的新起点,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原生代演员们迅速崛起,“小百花现象”声名远播,响彻中国、享誉世界。1984年5月21日,正式组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此次赴港演出,是对艺术的致敬,更是对时光的深情回望。
来源|院宣传策划部
文字 排版 | 袁子琛
文字 排版 | 袁子琛
赴港演出,托举起了举世闻名的“小百花”金字招牌,浙百团铭记着、感恩着;如今,四十不惑的“小百花”,带着初心与沉淀,再次以最纯粹的诗意越剧,与您相约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
此次重回,不仅是对老戏迷的承诺,更希望以越剧为纽带,让年轻一代也感受到传统艺术的永恒魅力。众多曾经在新光戏院看戏的观众们前来,尤其是104岁高寿的邹先生也来到了现场,忆起往昔热泪盈眶,他动情地望着台上的她们,仿佛看到1983年的那群青春靓丽的女孩。更有无数年轻的面孔在前厅拍照留念,记录下这个难忘的戏曲之夜,让我们共同书写这份跨越代际的感动。
亲爱的朋友们2025年4月25-5月1日让我们以戏为媒以情为桥在香江之畔共续这段跨越四十年的越剧情缘
此次重回,不仅是对老戏迷的承诺,更希望以越剧为纽带,让年轻一代也感受到传统艺术的永恒魅力。众多曾经在新光戏院看戏的观众们前来,尤其是104岁高寿的邹先生也来到了现场,忆起往昔热泪盈眶,他动情地望着台上的她们,仿佛看到1983年的那群青春靓丽的女孩。更有无数年轻的面孔在前厅拍照留念,记录下这个难忘的戏曲之夜,让我们共同书写这份跨越代际的感动。
亲爱的朋友们2025年4月25-5月1日让我们以戏为媒以情为桥在香江之畔共续这段跨越四十年的越剧情缘
猜你喜欢
该故事最早见于失传的元明杂剧《沉香太子劈华山》《劈华山救母》;明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记载宋、元亦有南戏《刘锡沉香太子》;皮黄戏《宝莲灯》定形于小说《西游记》广为流传之后的清代。大团圆结局反映出大众的期盼。...
2000年,剧本经修改后由温州市越剧院在南戏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演出,受到了国内外戏剧专家一致好评。次年,该剧荣获温州市首届艺术节“优秀演出奖”等10余个奖项;在剧中饰演刘知远的我院一级演员郑曼莉凭借此剧荣获了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这也是温州戏曲史上的第一个“梅花奖”...
2025年4月17日,北京海文越剧团在丰台马家堡SPACE17剧场成功上演了经典范傅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主演宋春梅、樊林娜这对30年的舞台搭档再次携手,将这段千古绝唱的爱恋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们沉浸在这段凄美动人的爱情之中。...
宁波市鄞州越剧团为南京观众们倾情献上一出越剧戚毕派轻喜剧《王老虎抢亲》,由优秀青年演员励晓丽饰演周文宾,叶芝玲饰演王秀英,张妮饰演王天豹。...
此次演出的越剧五女拜寿是北京青年越剧团的第八部全本大戏。该剧行当齐全、流派纷呈,舞台形象青春靓丽,是当代越剧艺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越剧即将于4月15-16日拉开帷幕!本次演出由宁波市鄞州越剧团倾情献上越剧经典剧目《红楼梦》和《王老虎抢亲》。...
《织造府》由“曹禺戏剧文学奖”得主罗周编剧,著名京昆武生、“梅花奖”得主翁国生执导,“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领衔主演。...
近年来,小百花越剧艺术中心多名青年演员获全国、省、市大赛金、银奖,优秀表演奖等殊荣;先后演出《第一次亲密接触》《杨乃武》《洪昇》《陆羽问茶》《汉兴未央》《光明吟》《却金亭》《帘卷西风》《沙漠王子》等多部艺术中心创作的剧目,广受观众欢迎,引起戏剧界瞩目。...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