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桂飘香 婺声悠扬 我市两名婺剧演员斩获浙江省戏剧奖最高荣誉

时间:2022-10-13 11:07:01 阅读:
10月9日,第六届浙江戏剧奖·金桂表演奖评选结果公示结束,6名演员获评金桂奖。其中,来自我市义乌婺剧保护传承中心的汤义波和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的陈丽俐入选。

浙江戏剧奖·金桂表演奖是我省戏剧表演最高奖,是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为表彰和鼓励在表演艺术上取得突出成就、作出较大贡献的中青年戏剧演员而设立的全省性戏剧表演艺术常设奖项。

该奖项每两年一评,与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紧密接轨(浙江参评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演员必须是金桂奖得主),是对浙江省内优秀青年演员表演艺术的最高褒奖。本次获奖的6位演员涵盖越剧、婺剧、昆曲、绍剧等多个剧种,反映了我省戏剧的良好生态和繁荣发展的态势。

汤义波:获奖是新起点
  
容貌清秀、举止儒雅、乐观爽朗,这是汤义波给人的第一印象。2000年,从学校毕业进入义乌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至今,他演绎过40多个角色,受到领导、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在剧团里崭露头角,是名副其实的“老戏骨”。

汤义波是国家一级演员,工文武老生,表演刚劲洒脱、性格鲜明。他常年坚持在农村第一线参加演出,与其他演职员一样每天带妆长达10小时,平均每年演出200多场,“不管主角、配角,老百姓需要什么,就演什么”。

  因为他虚心好学、勤奋刻苦,剧团领导很愿意把一些重要角色的饰演机会给他这样的年轻人。入团20多年,他出演过不少婺剧经典剧目,此前,凭借《铁血国殇》一剧中蔡卓一角的出色表现,他在浙江省第二届婺剧节新剧目大赛中获得了演员表演金奖。
汤义波在《徐策跑城》饰演徐策 

他还先后主演了《徐策跑城》《打金砖》《相国志》《寇准背靴》《鸡毛飞上天》《程婴救孤》《一代河神》《义乌高华》等多个剧目,成功塑造了众多形象丰满的角色,算得上是一位戏路宽阔的演员。

“从学戏以来,可能是身上表现的特质让老师觉得我可以担任老生的角色,就开始主攻老生,恰好这也是我喜欢的方向。”汤义波笑着说,每次挂上髯口,就充满自信。而一个演员要被人记住,必须要有自己的代表性剧目。“我觉得,这次决赛选用的《打金砖》可以算得上是我的拿手好戏。”《打金砖》这出戏是根据历史人物故事艺术创作而来的,情节虽然有点荒诞,但生动有趣,他饰演的刘秀一角在剧中由正面人物骤变成反面人物更属奇想之笔。

故事讲述了东汉刘秀时期,姚期因子姚刚打死太师郭荣,遂绑子上殿请罪。刘秀念姚家父子保社稷有功,赦免姚刚死罪,将他发配。郭妃使计灌醉刘秀,假传圣旨将姚期斩首。丞相邓禹三道本章保奏姚期,俱被郭妃压下。马武直闯后宫,逼刘秀赦免姚期,可惜来迟一步。见姚期首级,刘秀大恸,怨恨老臣不来保奏,趁酒醉,下令将几个老臣斩杀了。马武大闹宫廷,刘秀闭宫不出,气愤之下,马武用金砖击头而亡。刘秀悔恨下斩杀郭妃,往太庙祭奠忠魂……

  “这出戏原是京剧剧目,是我2006年移植过来的。”汤义波说,那一年,他意外从电视中一场京剧大赛上看到了这个剧,马上就入迷了,想要学着剧中的身段演绎。可他在义乌跑了个遍都没有找到这个剧的光碟,后来才在杭州的一家书店找到。

  他根据录像把唱词一一抄录下来,还跟着录像练习一个个动作。“我觉得这个剧结合婺剧唱腔和表演风格肯定能出好戏,就邀请武义的胡奇之老师编曲,并第一次尝试了自编自导。”4个多月后,婺剧《打金砖》出炉,成为保留剧目。

  在分析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气质后,汤义波在剧中所饰演的刘秀人物形象丰满,恰到好处地展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喜怒哀乐,并将唱、念、做、打、翻、摔等融于一身,发挥出作为婺剧演员独特的戏曲唱、武功力,收获一众好评。他凭借该剧取得2012“新松计划”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一等奖。“可以说,我艺术道路上的很多大事都跟这部剧有关。”

不过,此次是他时隔10多年再次以《打金砖》参赛。为了更好地呈现,他花了半年多时间对剧目进行精编、打磨。“拿到榜首,真是很大的惊喜,也是一种很大的鼓舞。”

“能把一个人物演活了,是作为一个演员的目标,很高兴大家认可我的演绎。”对于未来,汤义波说,要把这次获奖当作婺剧生涯的一个新起点,努力创作出更多的婺剧作品献给大家。

陈丽俐:创新的机会都愿尝试

陈丽俐,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师承著名表演艺术家陈美兰。出身于艺术世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舅舅小姨等都是婺剧演员,打娘胎里就被婺剧熏陶的她,12岁进入武义县第二职校戏曲班学习婺剧。

她嗓音明亮,扮相俊美,唱腔委婉动听,善于刻画人物,深得同行、专家的赞赏和广大戏曲爱好者的好评。




陈丽俐在《白兔记》中饰演李三娘
2008年金华“婺星争辉”婺剧青年演员挑战赛总决赛上,代表义乌婺剧团的陈丽俐和代表浙江婺剧团的楼胜、杨霞云在12位总决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婺剧之星”称号。

2013年,陈丽俐作为人才引进到浙婺,院里便为她量身定做了新戏《连环计》。“浙婺的老师都非常亲切。唱腔上,朱元昊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陈美兰老师像亲人一样,关心我的生活、学戏。郑兰香老师更是细致到每个转身、微笑都会耐心地给我指导。”

浙婺一直如此,总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谁适合就让谁上。剧团上下一心,践行着“一颗菜精神”,前辈演员愿意老带新,青年演员间也相互帮助、相互成就,氛围很融洽。最让她记忆深刻的就是,2016年,婺剧《姐妹易嫁》选段《树上喜鹊叫喳喳》登上央视猴年春晚,由朱元昊老师和她出演。“这个婺剧首登央视春晚的机会,原先是陈美兰老师的,但她却推荐了我,让我感动又敬佩。”

就这样,在剧团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众多前辈的指导下,陈丽俐渐入佳境,越演越好。

2016年浙江省戏剧节,陈丽俐的获得优秀表演奖。2017年“新松计划”大赛,陈丽俐获得金奖。同年,由她主演的新编婺剧《白兔记》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她还先后获评首批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金华市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荣获2019年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参演2019年中共中央团拜会、2019年央视元宵晚会等。

陈丽俐喜欢挑战,只要有创新的机会,她都愿意尝试。她的角色跨度很大,从14岁到60岁的角色都演过。“婺剧的武戏好看,樊梨花我能打,文戏需要酝酿情感,《红灯记》的铁梅我也能唱好。”而敢于挑战,除了自身功夫硬,更是因为有剧团全力支持给的底气。

“王晓平院长亲自帮我选了婺剧《红灯记》作为这次决赛的参赛剧目,又请了苗嫩、叶茗两位老师以及楼胜帮我加工提高。”

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剧目编排时间紧,只有5天。而在赛前一周的准备时间里,陈丽俐还忙着跟剧团到杭州、绍兴、新昌等地巡演。“这次参赛,我们尝试创新,根据人物特点,加入了串翻身、前翘等一系列技巧动作烘托剧情。”一边演出,一边排戏,高强度的训练让挑战更添难度。令人高兴的是,最终的改编成果得到了专家评委的认可。

“作为青年戏曲演员,我们要对艺术坚持精益求精,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陈丽俐说,她从前辈演员身上看到了对戏的匠心、对婺剧的无私奉献等很多可贵的品质,也将努力学习、传承下去。作为婺剧的传承人,她对婺剧的热爱是融进血液里的,无论多少年都不会变。

猜你喜欢

浙江婺剧马德里演出好评如潮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婺剧是浙江省第二大剧种,迄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在本次马德里的专场演出中,剧团为西班牙观众精心准备了一场中国戏曲艺术饕宴——《天女散花》《抬花轿》《三岔口》《吕布试马》《三打白骨精》等经典名段陆续登场,演员们以生动鲜活的表演、华丽明艳的扮相以及让人惊叹的武术和杂技,成功征服了全场观众,掌声和喝彩声如潮水般奔涌不断。...
浙江建德是中国最早发展“大棚草莓”种植的县市之一,被誉为“中国草莓之乡”。婺剧现代戏《草莓红了》正是以建德“40余年草莓追梦路上”的真实事迹为原型,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讲述一代草莓种植大户赵金福,为保障自家草莓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催促农科博士后女儿赵晴辞职回家,为自家开发草莓新品种。...

8月20-21日演出婺剧《李世民亲政》

婺剧《李世民亲政》虽然是历史老题材老故事,但作者穿越历史时空,用独特的视角,解读了李世民、魏征这对君臣“千古君臣梦”。因为李世民和魏征“同有一个强国梦,同为一份社稷情”。因而,他们的冲突必然是治国理念的大冲突,他们的对话也必然是智者的对话,这也是编剧不同于以往根据这一题材创作的文艺作品的独特之处。...
2021年5月楼胜以《临江会》《削发·水斗·断桥》《火烧子都》三折戏获得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又将婺剧抬升高潮。2021年10月18日浙婺在武汉参演“第十七届...
第十五届省戏剧节是我省近年来戏剧创作最新成果和艺术优秀人才的展示和检阅,经过初评,评选出30台优秀剧目参加戏剧节终评演出。《义乌高华》因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赞赏,最终不负众望,获得了本届戏剧节大奖。...

12月8日演出婺剧《踏摇记》

楼胜,国家二级演员,工文武生,曾荣获第 30 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第 24 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第五届巴黎中国地方戏曲节最佳男演员奖、2012“新松计划”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金奖、第二届“浙江戏剧奖•金桂表演奖”。代表剧目:青春版《穆桂英》、《白蛇传》《血路芳华》《忠烈千秋》《连环计》等。...

浙江中月婺剧团新编婺剧《胡公》首演在即

新编婺剧《胡公》系列之《盐榷风云》是浙江中月婺剧团历时两年利用多年经营、积累的编创与策划、表演与舞美等雄厚基础,邀请陶敬端、管晓亮编剧。...

婺剧《雕刻大爱》首次彩排圆满成功

为了弘扬婺剧艺术,传承木雕文化,推进新时代强市名城、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东阳市文广旅体局精心策划部署,由东阳市婺剧艺术传承中心创排了现实主义题材婺剧《雕刻大爱》。...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