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婉转细腻 柔美悠扬

时间:2023-11-22 16:59:49 阅读:
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外省称之为山西梆子,主要流布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

晋剧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柔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2006年,晋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晋剧剧照
清代初年,蒲州梆子流入晋中,与祁太秧歌、晋中民间曲调相结合,经晋商和当地文人的参与而形成晋剧。其后几经变化,在晋中、晋北以至内蒙古、河北、陕北的部分地区发展传播开来。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间是晋剧的发展时期,当时班社众多,人才辈出,尤其是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出现之后,晋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后来,晋剧出现了由男角主演逐步向女角转化的局面,各地掀起了一般专门培养女艺人的热潮。山西梆子由于演员"阴盛阳衰",所以使许多优秀的盔靠戏、硬功戏、武打戏以及花脸、丑角戏等,逐步停演或失传,也使这个北方剧种特有的激昂奔放的道白、唱腔,和起伏跌宕的表演程式,逐步被婉转悠扬的曲调和绵绵缠缠的作派所代替,从而失去其昔日的那种阳刚之气和铿锵特色。
晋剧剧照
近代以来,经抗日战争和文革,晋剧两度受到冲击。进入80年代,政府号召振兴晋剧,各级剧团相继调整了班子,充实了演员,添置了行头,整理了旧戏,赶排了新戏,有的还将晋剧表演与当前流行的轻音乐等文艺形式结合起来,增强了晋剧的演出效果。

晋剧传统剧目丰富,经常上演的有二百多出,包括《渭水河》、《打金枝》、《临潼山》、《乾坤带》、《沙陀国》、《战宛城》、《白水滩》、《金水桥》、《火焰驹》、《梵王宫》、《双锁山》等。在发展过程中,晋剧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同时形成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晋剧唱腔丰富,包括乱弹、腔儿、曲子几种,板式多变,表现力强,如乱弹板路就分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倒板、滚白7种。
晋剧剧照
晋剧传统乐队由9人组成,分文、武场两种,文场伴奏乐器为呼胡、二弦、三弦、四弦“四大件”,武场则采用鼓板、铙钹、小锣、马锣、梆子等乐器。晋剧角色行当主要有须生、正旦、大花脸“三大门”和小生、小旦、小花脸“三小门”,表演粗犷豪放,富于激情,不仅继承了梆子戏表演中的绝技,而且在翎子功、帽翅功等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作为山西省的代表性剧种,晋剧在山西地方戏剧、音乐、民俗、历史等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由于商品经济的影响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上演剧目迅速减少,城市观众大量流失,农村观众则以老年群体为主,晋剧的前途令人忧虑。

猜你喜欢

1月11日、12日的歌游内蒙古北疆华彩 群文盛宴月月邀您看大戏惠民演出晋剧专场欢迎广大市民及戏曲爱好者前来观看晋剧忠报国、晋剧算粮。...
新编晋剧王家大院取材于山西晋中市灵石县著名旅游景点王家大院厚重的文化遗存和灵石王家历经六个世纪、鼎盛四百余年的治家精华。...
《战地黄花》由姚金成编剧、贾宝宝执导、郑芳芳主演。作品围绕两个一百年目标,挖掘晋中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晋剧形式展现党员干部群众的初心使命,颂扬抗战时期新闻战士的牺牲精神。...

青春版晋剧《王家大院》复排进行中!

此次复排由刘丽玲老师担任导演,青春版晋剧王家大院在晋中市演艺有限公司排练厅进行了第一次联排。...
晋剧《魏碑往事》以晚年冯太后向其孙儿魏孝文帝讲述沧桑往事的方式,再现了北魏朝围绕汉制改革所发生的一场惊心动魄而又疑云重重的惨烈悲剧。...
晋剧望海楼台根据晋剧传统戏打神告庙进行改编。剧情结构利用了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古琴贯穿全剧。...
晋剧《眷恋的土地》剧中集体抡锄头、快递骑行等群体场景运用,整齐且富于动感,实现了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的有机交融。...
晋剧现代戏《大漠春归》移植版登上舞台,一场别开生面的戏曲盛宴不仅让广大群众重温老一辈治沙人将沙坝治理为绿洲的感人故事,更是和林格尔推进北疆文化品牌建设,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的生动实践。...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