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让晋剧文化带着传统样貌融入现代生活

时间:2024-02-20 15:09:44 阅读:
大年初七晚七点,学习时报记者来到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城镇公园戏台的后台,沁源县晋剧团的演员们正在为晚上的迎春戏曲展演进行最后准备,勾画眉眼、佩戴头面、整理戏服……在略有紧张的氛围中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沁源县晋剧团的戏曲展演是沁源县每年庆新春的固定节目,今年从正月初七至正月十一共演出9场,《花打朝》《龙头拐》《清风亭》等传统剧目轮番上演,为观众呈现精彩的戏曲盛宴。

全凭老干为扶持

晋剧作为山西省的代表剧种,由明代蒲州梆子发展至今,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声腔独特,表演风格多样,传统剧目丰富,包括《打金枝》《渭水河》《临潼山》等,形成了兼具豪迈激昂和婉转圆润的艺术风格。
沁源县晋剧秧歌剧团
沁源县文旅局局长秦李璐告诉记者,晋剧展演已成为沁源县庆祝春节的标志性符号,表演的剧目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有着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可以向更多人展示晋剧的魅力和特色,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春戏曲展演是送戏下乡惠民工程的一部分”,据沁源县晋剧团团长郭云丽介绍,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每年剧团要承担200余场送戏下乡演出任务,让更多精品晋剧走向老百姓,这个与共和国同龄的晋剧团也在一次次演出中不断发展壮大。

剧团青年演员李卫仙是展演第一场《花打朝》的主演,她来到剧团已有20年的时间,她说这些年剧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有了更好的排练场地,有了新创的剧目,有了更高的收入,有了更多交流学习机会,她也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演员逐渐成长为剧团的中坚力量。

县委县政府十分支持剧团不断夯实晋剧薪火相传的群众根基,剧团也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作为剧团的负责人,团长郭云丽承担着传承晋剧技艺、培养后继人才的重任,她不仅聘请省里老师到剧团执教,还手把手带新人,虽然剧团年轻演员不多,但已在多个剧目中饰演主角,这与前辈们亲身传道授业解惑分不开。
沁源县晋剧秧歌剧团
剧团青年演员高变峰对记者讲了剧团前辈关心指导年轻演员的故事,“每次新学了一个剧目上台表演的时候,老师们都会在侧幕看着我们演出,演完后会告诉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种来自身侧的注视也成了高变峰的习惯,现在面对其他新人演员,她也会站在侧幕,“新人演员看到我们站在旁边,心里首先就有底了”。

守正创新者进

“小郎门外一声请,后堂里来了我王氏诰命”,晚上七点半,伴随着一声铿锵有力的唱腔,迎春戏曲展演第一场《花打朝》正式开演。大年初七的夜晚只有零度气温,但挡不住观众们的热情,小朋友们站在人群最前排,一些老人家自带椅子来看戏,戏曲声声不断,鼓掌叫好声不停。

这次展演的剧目均是晋剧传统剧目,在团长郭云丽看来,传统精品剧目已由很多代演员演绎,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保留传统样貌,原汁原味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这才是对晋剧文化最大的尊重”。
沁源县晋剧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离不开守正创新。团长郭云丽告诉记者,推动晋剧传承需要守正创新,要在尊重传统戏剧精髓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实践,注入现代艺术表达方式,以更好体现时代精神。虽然做原创剧耗费时间和心力,这些年剧团也倾尽全力做了一些尝试,结合沁源县乡村振兴实践创作的《滴翠岭》,就展现了沁源县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演出反馈很好。

 如何在守正前提下做到创新,演员高变峰认为要用心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创新就无处不在,“每次演出环境不同,观众的反馈不同,演出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平时生活学习中积累的经验灵光乍现,这些新感觉运用到角色演绎中就是一次创新”。

“我感觉自己作为青年演员,要做到创新还要勇于走出去,积极面对年轻人,努力带动年轻观众。”在剧团的支持下,以高变峰为代表的青年演员关注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重视运用新的传播方式,与年轻人同频共振。她告诉记者,近期已开设了短视频账号,发出了一些演出后台的化妆视频和演出花絮,已有年轻网友留言催她更新,这为晋剧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飞入寻常百姓家

夜晚十时许,第一场春节戏曲展演告一段落,虽然气温越来越低,观众们还没有散去,谢幕时对演员们精湛的演出报以热烈的掌声。

沁源有“中国曲艺之乡”之称,自古就有“沁地君子咏歌风雅”的描述,以晋剧为代表的曲艺文化与民众长期形成的生活习俗、审美意趣息息相关,是深入到沁源人骨髓和血脉中的印记,这也为晋剧的传承弘扬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以人民为中心,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是晋剧传承发展的重要遵循。

“晋剧朴实通俗,传达的道理贴近生活,反映了每个人的真情实感,这是我认为晋剧特别有魅力的地方。”49岁的梁永强看完演出后告诉记者,希望有更多人们喜闻乐见的精彩演出以不断培养观众对晋剧的喜爱。
沁源县晋剧团
晋剧演员们深深认识到人民是晋剧繁荣发展的力量来源,扎根人民,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智慧是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方法。据团长郭云丽介绍,在每年送戏下乡的过程中,演员们都会与村民同吃同住,这让大家有机会真正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所需,将基层生活经验转化为演绎创作的新动力。

在演出现场,记者碰到一名叫闫连成的返乡大学生。他告诉记者,自己对晋剧十分感兴趣。他认为晋剧对年轻人是有吸引力的,只要结合不同人群的喜好,去挖掘它对现代文化的价值,就能让更多人喜欢。

“我们去每一个地方演出的时候,都会给观众发一个满意度调查表,看一看观众喜欢什么戏、对我们的演出满不满意”,演员高变峰所说也告诉我们是否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人民群众才是最终的评判者和鉴赏者。

 在采访接近尾声时,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一名12岁的小朋友跟着妈妈在看戏,她叫岳俞秀。她告诉记者,自己的妈妈曾是晋剧团的演员,她从小在剧团长大,喜欢听晋剧,在今年元旦晚会上还为同学们演唱了一段,“班里其他同学不会唱,我就想唱给他们听”。

在龙年新春的这场戏曲展演还在继续,这是晋剧演员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勤学苦练的呈现,为新一年晋剧团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晋剧的传承关键在人,正是有一批批演员们朝朝暮暮的学习和表演,正是有一辈辈观众长长久久的支持和热爱,才有了这岁岁年年的春节之约。

猜你喜欢

此次送戏下乡活动为期5天,精选了《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众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派出10余名优秀演职人员,把精彩的剧目送到群众家门口。...
绍兴市越剧团青年演员继续深入各个乡村,身着精致的戏服,用婉转灵动的唱腔,细腻传神的动作,让广大村民享受到了一顿丰富的越剧大餐。...
天津评剧院三团的演员们身着精致的戏服,用深厚的演唱功底、字正腔圆的唱腔、明白如诉的唱词为村民们唱响传统经典剧目,讲述喜闻乐见故事,剧目以紧张跌宕的情节。...
为期四天的黄梅戏送戏下乡活动在孔垄镇洪铺村文化广场举行,八场传统大戏精彩上演。这让往日里平静的村子热闹了起来,十里八乡的数万群众都赶来一睹县剧院的风采。...

黄梅戏火爆乡村大舞台

湖北省黄梅戏剧院轮番上演了《女驸马》、《哑女告状》、《春江月》、《慈母泪》、《秦香莲》、《天仙配》、《梁祝》、《双下山》、《状元与乞丐》等黄梅戏经典剧目,及黄梅戏经典折子戏、经典唱段文艺汇演。...
西安市豫剧团送戏下乡的《姊妹易嫁》《三哭殿》是经典传统豫剧,一台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宫廷戏,一台是家长里短的家庭戏,剧情内容引人入胜,演员扮相精巧华美,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绍兴市越剧团每一场演出都是人头攒动、掌声阵阵,悠扬的音乐声中更是带着欢声笑语,丰富精彩的演出,现场一片如春暖意、喜气洋洋,观众的热情彻底驱散了这个冬日的寒冷。...
江西省京剧团党支部组织送戏下乡演出队伍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弋阳县葛溪乡看望慰问敬老院里的老人家。此次志愿者活动安排在演职员们送戏下乡难得的休息时间,同志们听闻活动安排纷纷报名。...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