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青少年探秘申凤梅越调艺术馆,让非遗文化浸润童心

时间:2025-07-27 17:39:29 阅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广大青少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近距离感受地方戏曲非遗魅力,7月25日,由团市委主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申凤梅越调艺术馆承办的“童声吟越调,巧手承非遗——周口市青少年探秘申凤梅艺术馆”历史文化研学之旅顺利开展,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暑期公益托班学员及青年志愿者参加活动。
周口市青少年探秘申凤梅越调艺术馆
徒步丈量距离,满载期待出发

学员们列队从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出发,徒步前往申凤梅越调艺术馆。一路上,孩子们难掩期待,轻声讨论着“什么是越调啊,唱戏的嘛?”“你一会要画个什么样的脸谱呀?”徒步的过程拉近了孩子们与即将探秘的越调艺术世界的距离。

漫步艺术殿堂,解码越调基因
周口市青少年探秘申凤梅越调艺术馆
踏入馆内,陈列馆中丰富的纸质史料、珍贵的戏服道具与乐器展品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从申凤梅大师的艺术生平到越调剧种的发展历程,从经典剧目海报到舞台复原场景,孩子们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中,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越调艺术从民间小调走向大雅之堂的百年历程。孩子们感叹道“原来‘活诸葛’申凤梅奶奶演了一辈子戏,还做了那么多好事儿!”

初绘脸谱纹勾勒,画笔点睛趣盎然
周口市青少年探秘申凤梅越调艺术馆
在越调知识小课堂上,志愿者老师强调了颜色的象征意义:红色代表赤胆忠心(关羽)、黑色象征刚正不阿(包拯)等。 孩子们根据角色设定选择颜色,更有小朋友大胆混搭出粉白相间的脸谱代表天真的小角色,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你看我画的包青天,多正直!” 一个男孩拿起自己描绘的脸谱。 小朋友们互相炫耀自己的作品,满是叽叽喳喳的欢喜。

视听盛宴开演,感受舞台魅力
申凤梅越调艺术馆
画完脸谱之后,精彩的越调表演在艺术馆“诸葛剧场”拉开帷幕。 演员们身着戏服,以醇厚的唱腔、传神的身段演绎越调经典角色,文生、武生、花旦等角色扮演者纷纷上台,台下孩子们目不暇接,不时爆发阵阵掌声。 当越调经典唱段响起时,有学员跟着节奏轻轻哼唱,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登戏台试亮相,越调初学有模样
周口市青少年探秘申凤梅越调艺术馆
表演过后,孩子们纷纷踊跃上台学习越调里男女不同的亮相。 老师教女孩:“手腕柔,眼神俏,像朵初开的花。 ”小姑娘们抬手,有的腕子僵,有的眼神飘,却都抿嘴往柔里拗。 教男孩时,老师道:“肩要沉,手要劲,像棵直挺的树。 ”小男孩们梗着脖子抬手,有的劲儿过了栽趔趄,有的胳膊直挺忘收势,却都瞪着眼学那股精神。“ 一个亮相都这么多门道! ”孩子抹汗笑,才算懂了舞台风采里的功夫。

合影定格瞬间,延续文化传承

活动尾声,全体学员、青年志愿者与河南省越调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主任申小梅及越调演员在合影留念,镜头记录下孩子们与非遗传承人并肩的笑脸。 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让孩子近距离接触了家乡的“国宝级”非遗,不仅学到了知识,更萌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看着孩子兴奋地讲越调故事,我们也跟着重温了本土文化的魅力。 ”
周口市青少年探秘申凤梅越调艺术馆
融认知于见闻,寓传承于实践。 此次研学活动以“体验+传承”为核心,将越调艺术的历史认知与实践体验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参观中触摸历史,在表演中感受魅力,在互动中激发热情。下一步,团市委将持续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推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青少年文化活动,让非遗传承“活”起来,让更多孩子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茁壮成长,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文化根基。

监   制:常   柳
校   审:常   柳  李  子  任迎芳
责   编:宋鑫可
供   稿:李  子  李成龙

猜你喜欢

此次非遗传承,河套二人台巡回展演走进社区,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欢乐祥和的社区氛围,更是一次成功的非遗文化普及和传承实践。...
此次春节系列活动将非遗文化融入现代节日庆典,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小太阳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开展弘扬非遗文化 传承戏曲文明手绘脸谱非遗传承活动,零距离感受国粹魅力,感受中国传统戏剧文化魅力。...
福建芳华越剧院与福州十八中学象园分校举行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签约授牌仪式。福建芳华越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郑全与福州第十八中学象园分校校长林进东签署共建协议,共同为“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揭牌,双方就打造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进行深度交流。
...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