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红墙守护者—西城大妈》表达出志愿服务社会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群众才是志愿服务的主体,善治也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本剧强烈表达出“西城大妈”的集体性格和品牌定位:讲政治、爱红墙、热心肠,有着强烈的爱与责任和家国情怀。...
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为避免聚集性疫情发生,保障观众的健康安全,我团原定于本月10日至15日长安大戏院第三届“青春的脚步”青年演员展演延期进行。...
话剧《瞎画艺术家》被称为“麻花谐音梗封神之作”,讲述了一个关于谎言、欲望和救赎的故事。明天至5月4日,话剧《瞎画艺术家》还将在开心麻花民园剧场连续上演多场。...
沪剧是上海的本土文化之一,我校老年艺术团沪剧队成立了20年,每年积极参演学校艺术节、敬老节等活动,并与兄弟院校定期交流,致力于将沪剧文化推广发扬。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工作正处于较劲爬坡的关键时刻。...
淮剧艺术的发展,百年来都是经过一代又一代淮剧艺人、淮剧的前辈、淮剧的艺术家在不断地创新、不断地与时俱进、探索,才有了今天的淮剧。梁伟平老师的娓娓道来,让我们一步一步走进淮剧历史,走进大师筱文艳的淮剧之旅。...
4月18日至22日期间,长安戏剧曲艺协会(粤剧团)一连五天开展粤剧艺术人才培育提升课堂,聘请国家二级导演梁钧强老师为导师,选取五个传统粤剧中的经典选段和一个协会原创剧目精彩选段作为学习剧目,于4月23、24日在长安如园内粤艺苑举办粤剧艺术人才培育成果展演。...
4月22日晚,河北梆子《花雅运河》《芦花荡》折子戏首次走进北京颜料会馆。《花雅运河》带领观众拥抱春天,与花相伴、与美同行,在清代的戏台上感受河北梆子《花雅运河》里的“戏中戏”,回望一段跌宕起伏的梨园过往。...
作为一名淮剧人、党员,邢娜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抗疫期间,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当好“勤务兵”,争做“暖心人”,自觉行动在前、担当在前、奉献在前、攻坚在前,全心全意服务群众,关爱他人,为筑牢疫情防护墙献出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