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晋剧团

时间:2024-10-22 21:19:45 阅读:

全国解放前夕,随着大量戏班的开办,戏曲艺术人才。逐渐向北传播,跨过雁门关,来到“金戈铁马,旌旗烈烈,胡笳交鸣,蒙汉欢歌”的塞外大地——应县。

应县晋剧团

在察哈尔省文教厅的关怀下,于一九五二年三月由应县工商联和县文化馆办起了应县历史上第一个晋剧科班“大众剧团”学习班.应县人称“娃娃班”,男女学员30余人。一九五三年八月被批准为专业剧团。从此应县晋剧一直到现在。对应县晋剧的兴起发展,贡献最大的是教育家尚庸身老先生,他曾在应县晋剧初创阶段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在他精心组织领导下成立的“大众剧团”为应县晋剧历史添上了辉煌的一笔,也为应县人留下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应县晋剧有贡献的一批老艺人,提携新人。互教互学,传为轰动雁北艺坛的梨园盛话。“娃娃班”成立后,一九五二年九月对社会公演的第一出晋剧就是《打金枝》又名《满堂笏》。把一场宫廷矛盾“平民化”处理,具有深邃的哲理和情趣。试演获得了很大成功。五十年代后期应县“大众剧团”在晋北已很有名气,一九五九年参加了晋北地区文艺汇演,《佘塘关》使观众领略到了晋剧大气流畅的韵味,“娃娃班”的演唱一浪高过一浪,当时的晋北礼堂内沸腾了。观众们的掌声经久不息,对娃娃们精湛演出致以崇高的敬意,并一举夺得特等奖,轰动了整个晋北地区。2007年参加朔州市首届现代小戏调演《劝婆》荣获一等奖,艺术成就驰名晋北大地。

应县晋剧团

2010年体制改革后“应县晋剧团”改名“应县晋剧综合艺术团”是我县唯一的一家国有改制专业戏曲院团。

应县晋剧团
戏曲展板长廊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

  六十年根深叶茂,六十载犹如壮年。

  在这六十年的峥嵘岁月中,晋剧团人团结奋进,励志图强,相濡以沫,星火相传,在这晋剧的摇篮,艺术的海洋里,一代又一代艺术大家展示了自己的艺术灵性,彰显了自己的艺术才华,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晋剧团人多年来秉持了继承与发展的优良传统。他们传的是晋剧之根,传的是艺术之魂,传的是生命之精气,就以“精、气、神”来说,既是生命中跳动的音符,又是戏曲艺术塑造人物形象所追求的神韵,它是对生命的一种理解,对艺术的一种追求。

应县晋剧团
应县晋剧团
应县晋剧团参加朔州市首届“山花奖”《芦花》演出剧照


  新的时期,应县晋剧团将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着力抓好晋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研究、发展。出人出戏出精品,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为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继续谱写新的篇章。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