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戏剧日|听《一曲流年》 遇绮梦昆曲
时间:2025-03-28 10:20:48 阅读: 次 作者:新华社客户端 巴城镇党建工作办公室
一笑一颦一回眸,一喜一悲一投袖,昆曲在悠长的岁月里,凭借600余年的深厚底蕴,被誉为“中国百戏之师”。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为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月27日,在世界戏剧日当天,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出品,昆山市巴城镇人民政府联合呈现的原创昆曲主题歌曲《一曲流年》在新华社媒体平台首发,通过音乐感受穿越时空的非遗魅力,遇见一抹惊艳的东方绮梦。

细腻的唱腔、悠远的韵律通过现代音乐形式重新演绎昆曲的经典美学既保留了传统艺术的精髓又赋予其时代生命力推动非遗文化的“破圈”“出海”。
《一曲流年》邀请了曾任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委的良朋负责作词,由创作过热门国风歌曲《赤伶》的李建衡谱曲,并由知名音乐制作人刘卓操刀制作,歌手刘惜君倾情演绎,以“解码水磨雅韵·书写时代腔调”为核心理念,通过现代艺术形式对昆曲艺术进行创新转化,深入挖掘和展现昆曲的文化基因与美学精髓及其在当代的生命力。
遇见昆曲小镇,邂逅大雅巴城
近年来,昆曲源头昆山巴城正通过持续推进“昆曲小镇”建设向世人呈现一个富有原色文化魅力充满蓬勃产业生机的特色小镇。
千年传承
昆曲在这里古今相映
《一曲流年》邀请了曾任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委的良朋负责作词,由创作过热门国风歌曲《赤伶》的李建衡谱曲,并由知名音乐制作人刘卓操刀制作,歌手刘惜君倾情演绎,以“解码水磨雅韵·书写时代腔调”为核心理念,通过现代艺术形式对昆曲艺术进行创新转化,深入挖掘和展现昆曲的文化基因与美学精髓及其在当代的生命力。
遇见昆曲小镇,邂逅大雅巴城
近年来,昆曲源头昆山巴城正通过持续推进“昆曲小镇”建设向世人呈现一个富有原色文化魅力充满蓬勃产业生机的特色小镇。
千年传承
昆曲在这里古今相映

昆曲在巴城缘起,从“昆腔前身-昆山腔-昆曲-昆剧”,昆曲发展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都在这一带完成,文脉历千年而不断。1200年前,唐代宫廷乐师黄幡绰吸收民间歌调创作“傀儡戏”,逐步发展为“昆山腔”;600多年前,绰墩山下顾阿瑛的“玉山草堂”里,一大批文人墨客、名工优伶在此浅吟低唱、文采风流,成就了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三大雅集之玉山雅集;400年前,明代巴城人梁辰鱼创作了《浣纱记》,使昆曲走上舞台,演变为昆剧。古韵悠悠、人杰地灵,雅致的昆曲从秀美的阳澄湖边唱至大江南北。
因势造物
昆曲在这里雅俗共融
目前,巴城老街已集聚多个名人工作室,通过开展各类昆曲主题讲座、演出、拍曲等活动,促进文化融合发展,成为昆曲体验的佳处。全国首个集齐348个剧种的戏曲百戏博物馆、巴城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小桃源湿地文化馆、西浜昆曲学社等一批文化载体建成,让“昆曲文化”在这里可感、可闻、可见。此外,还通过引入水磨韵主题餐馆、玉面琵琶等商业项目,推出昆曲玩偶、昆曲酒等特色产品,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昆曲特色产业街区。
守正创新
昆曲在这里传承有序
“一出戏”传承了一代代昆曲人,古老的昆曲艺术在传承中不断思考、不断进取。梅花奖得主俞玖林、顾卫英,青年演员王婕妤、钱瑜婷、尤磊等一批学有所成的巴城籍昆曲演员积极反哺家乡戏曲教育。“小昆班”累计培训学员超千人,在全国四大昆剧团展现风采。重阳曲会、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等彰显传统文化魅力的活动,进一步做强巴城昆曲文化标识。同时,通过举办大美昆曲系列讲座、知名昆曲演员分享会、百戏人生、庭院实景演出等活动,不断拓展昆曲表现形式,让昆曲飞入寻常百姓家。
清水磨雅韵说昆曲,浅吟低唱醉人心。下一步,巴城镇将充分发掘历史文化积淀、传承历史文脉,全力做好提炼文化主题、再现历史场景、挖掘人物故事、升华文化传承等工作,进一步增强昆曲小镇在“传承”“保护”“弘扬”之间的融会贯通,持续擦亮昆曲文化“金名片”。
因势造物
昆曲在这里雅俗共融
目前,巴城老街已集聚多个名人工作室,通过开展各类昆曲主题讲座、演出、拍曲等活动,促进文化融合发展,成为昆曲体验的佳处。全国首个集齐348个剧种的戏曲百戏博物馆、巴城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小桃源湿地文化馆、西浜昆曲学社等一批文化载体建成,让“昆曲文化”在这里可感、可闻、可见。此外,还通过引入水磨韵主题餐馆、玉面琵琶等商业项目,推出昆曲玩偶、昆曲酒等特色产品,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昆曲特色产业街区。
守正创新
昆曲在这里传承有序
“一出戏”传承了一代代昆曲人,古老的昆曲艺术在传承中不断思考、不断进取。梅花奖得主俞玖林、顾卫英,青年演员王婕妤、钱瑜婷、尤磊等一批学有所成的巴城籍昆曲演员积极反哺家乡戏曲教育。“小昆班”累计培训学员超千人,在全国四大昆剧团展现风采。重阳曲会、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等彰显传统文化魅力的活动,进一步做强巴城昆曲文化标识。同时,通过举办大美昆曲系列讲座、知名昆曲演员分享会、百戏人生、庭院实景演出等活动,不断拓展昆曲表现形式,让昆曲飞入寻常百姓家。
清水磨雅韵说昆曲,浅吟低唱醉人心。下一步,巴城镇将充分发掘历史文化积淀、传承历史文脉,全力做好提炼文化主题、再现历史场景、挖掘人物故事、升华文化传承等工作,进一步增强昆曲小镇在“传承”“保护”“弘扬”之间的融会贯通,持续擦亮昆曲文化“金名片”。
猜你喜欢
昆曲版哪吒将在19日《乾元山》中登场~且看昆曲非遗如何演绎“国潮顶流”!...
2025年4月19-20日北方昆曲剧院魏春荣、邵峥、张媛媛、王瑾、刘大馨等一众名家再度翩然而至,为大家带来昆曲牡丹亭、昆曲西厢记。...
春光潋滟
吉祥雅韵
听袅袅昆音
莫负好时光3月29、30日吉祥大戏院将接连上演五场昆曲经典剧目以清丽婉转的唱腔,霓裳曼妙的身段演绎经典佳作在日渐和煦的春天度过一个轻松美好...
吉祥雅韵
听袅袅昆音
莫负好时光3月29、30日吉祥大戏院将接连上演五场昆曲经典剧目以清丽婉转的唱腔,霓裳曼妙的身段演绎经典佳作在日渐和煦的春天度过一个轻松美好...
5月24日,昆剧《长生殿》作为昆曲舞台上厚重历史与浪漫情感并重的经典之作,本次将精选定情、絮阁、小宴惊变、迎像哭像四折连缀演出。紧接着25日,钱振荣、王芳、徐云秀等昆剧名家将继续为观众带来昆剧经典折子戏专场,精彩不容错过!...
袁国良,师承昆剧表演艺术家计镇华、陆永昌。常演《孔子之入卫铭》《赵氏孤儿》《十五贯》《烂柯山》《寻亲记》《牧羊记·望乡》《李佩先生》《弹词》《搜山打车》《卖书纳姻》等众多剧目。...
《天下乐·钟馗嫁妹》钟馗考中会元,殿试时因貌丑被黜而碰死在后宰门,死后玉皇大帝怜其正直无私,封为驱邪斩祟将军,主管人间祟鬼厉气。钟馗在世时曾以小妹许配杜平,为践前约,遂于夜间率鬼卒备笙箫鼓乐、琴剑书箱返回故里,送小妹出阁,与杜平成百年之好。...
在首场演出后,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座谈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合肥演艺集团、合肥大剧院、安徽省戏剧领域专家与北方昆曲剧院领导及剧组主创、主演共同参观了校史馆,并从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突破性等多维度对该剧进行了探讨和点评。...
胡维露,一级演员,工小生。先后毕业于上海戏曲学校、上海戏剧学院戏曲舞蹈分院。师承昆剧表演艺术家岳美缇、蔡正仁、周志刚等老师。主演大戏有《玉簪记》《牡丹亭》《墙头马上》《张协状元》《狮吼记》《雷峰塔》《西厢记》等。...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