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第一旦——梨园三度梅冯玉萍
时间:2022-10-03 16:12:15 阅读: 次 作者:赵婉煜
她天生拥有一副好嗓子,对戏曲有着独特的领悟力,1981年,拜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为师,颇得花派艺术之精髓;
她勤学苦练,在继承中坚守,在坚守中开拓,她的唱腔高亢明亮、清脆悦耳、刚柔相济,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享有花腔女高音的美誉;
她凭借《风流寡妇》《疙瘩屯》《我那呼兰河》被称为东北女人三部曲的现代评剧,三度斩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成为中国评剧获此殊荣的第一人,被誉为中国评剧第一旦;
为了传承、开拓评剧艺术,她博采众长,从歌剧、话剧和地方戏曲中汲取营养,完善了从内在机制到外在表现的系统表演技巧,将戏曲的程式化表演与对典型人物的个性化演绎紧密结合;
多年来,她多次到中国音乐学院、澳门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音乐学院等各大高校讲学,亲临山西、河南、黑龙江、湖北等文艺院团传播中华戏曲艺术,全情付出;
多年来,她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由她策划、出品并兼任艺术总监、总导演、领衔主演的大型历史题材评剧《孝庄长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她是原沈阳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沈阳大学评剧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她就是我们今天的专访嘉宾——冯玉萍。
冯玉萍简介:
冯玉萍,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当代中国评剧领军人。
国家一级演员
曾三次获中国戏剧梅花大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剧代表性传承人
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辽宁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
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现为沈阳大学评剧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第一部分:得遇良师
评剧发源于冀东平原是我国北方影响最为广泛的地方戏剧种,在东北这块黑土地上大放异彩,所以有着“生于唐山,长在沈阳” 的说法。新中国成立后,评剧旦角诞生了六大流派,形成于沈阳的“韩少云的韩派、花淑兰的花派、筱俊亭的筱派”三大流派占据了半壁江山。
1973年,冯玉萍考入沈阳评剧院,得到了韩少云、筱俊亭两位先生的教诲,后又得恩师花淑兰真传,20年间口传身授,手把手教学,继承了花派艺术的精髓,她演唱的花派传统剧目《谢瑶环》《牧羊圈》《半把剪刀》等声音高亢明亮、清脆悦耳、刚柔并济,有着“花腔女高音”的美誉,为其日后在我国评剧界大放异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一生三度梅
凭借成功塑造的《风流寡妇》中的吴秋香,《疙瘩屯》中的喜莲,《我那呼兰河》中的王婆等人物形象,冯玉萍分别在1987年、1999年和2013年三次斩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一生三度梅,是中国评剧的第一人,成为梨园的一段佳话。
但冯玉萍并没有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而是以女人的柔弱之躯扛起了评剧继续发展、开拓创新的责任和使命。2014年,她又主创了大型历史题材评剧《孝庄长歌》,她身兼多职,不仅是导演、主演,还是监制、出品人。之后该剧又连续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和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电影工程项目。
第三部分:继往开来
冯玉萍虽然天资聪颖,对戏曲的悟性很高,但她的成功也离不开勤学苦练,不断地开拓进取。到中央戏剧学院进修之后,她将戏曲的程式表演和西方戏剧的写实、注重内心情感的表演相结合,融会贯通。在《孝庄长歌》中将蒙古长调融入评剧唱腔,为了发展评剧她还从美声唱法汲取营养,她收了辽剧、吉剧、晋剧、粤剧等多剧种学员,也是在尝试融汇各家剧种的艺术精华丰富拓展评剧的表演艺术。2019年,“评剧的魅力——冯玉萍作品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办。
原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沈阳戏曲剧院院长徐培成认为评剧冯派已经形成,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同。中国文联原主席、中评协主席仲呈祥认为:冯玉萍融合了韩派、筱派和花派艺术的精髓,有号称东北女人三部曲的经典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冯玉萍在作为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多次对戏曲的传承、保护、振兴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对评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青春和智慧。
今天我们共同走近了评剧,走近了冯玉萍从艺近50年的艺术人生。一生能与评剧相遇、相守,她是幸运的。在13岁的时候,她选择了评剧并幸运地遇到了在当时号称中国评剧界三大流派的创始人,得到韩少云和筱俊亭前辈们的点拨,承得了恩师花淑兰“花派”艺术的表演精髓,并兼收并蓄,将其发扬光大。同样,评剧也幸运地选择了她,她不仅天资聪颖,勤奋刻苦,继承了传统,同时又开拓创新将评剧与现代相结合,积极吸收美声、话剧、蒙古族长调、辽剧、吉剧、晋剧和粤剧等地方戏种的精华,滋养丰富提升评剧的艺术内涵,一生三度梅既开创了她戏曲表演艺术的最高峰,赢得了中国评剧界第一人、第一旦的美誉,也为中国评剧界迎来了高光时刻。

评剧《孝庄长歌》中冯玉萍所饰演的不同时期的孝庄
她勤学苦练,在继承中坚守,在坚守中开拓,她的唱腔高亢明亮、清脆悦耳、刚柔相济,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享有花腔女高音的美誉;
她凭借《风流寡妇》《疙瘩屯》《我那呼兰河》被称为东北女人三部曲的现代评剧,三度斩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成为中国评剧获此殊荣的第一人,被誉为中国评剧第一旦;
为了传承、开拓评剧艺术,她博采众长,从歌剧、话剧和地方戏曲中汲取营养,完善了从内在机制到外在表现的系统表演技巧,将戏曲的程式化表演与对典型人物的个性化演绎紧密结合;
多年来,她多次到中国音乐学院、澳门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音乐学院等各大高校讲学,亲临山西、河南、黑龙江、湖北等文艺院团传播中华戏曲艺术,全情付出;
多年来,她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由她策划、出品并兼任艺术总监、总导演、领衔主演的大型历史题材评剧《孝庄长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她是原沈阳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沈阳大学评剧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她就是我们今天的专访嘉宾——冯玉萍。

冯玉萍简介:
冯玉萍,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当代中国评剧领军人。
国家一级演员
曾三次获中国戏剧梅花大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剧代表性传承人
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辽宁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
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现为沈阳大学评剧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第一部分:得遇良师
评剧发源于冀东平原是我国北方影响最为广泛的地方戏剧种,在东北这块黑土地上大放异彩,所以有着“生于唐山,长在沈阳” 的说法。新中国成立后,评剧旦角诞生了六大流派,形成于沈阳的“韩少云的韩派、花淑兰的花派、筱俊亭的筱派”三大流派占据了半壁江山。
1973年,冯玉萍考入沈阳评剧院,得到了韩少云、筱俊亭两位先生的教诲,后又得恩师花淑兰真传,20年间口传身授,手把手教学,继承了花派艺术的精髓,她演唱的花派传统剧目《谢瑶环》《牧羊圈》《半把剪刀》等声音高亢明亮、清脆悦耳、刚柔并济,有着“花腔女高音”的美誉,为其日后在我国评剧界大放异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一生三度梅
凭借成功塑造的《风流寡妇》中的吴秋香,《疙瘩屯》中的喜莲,《我那呼兰河》中的王婆等人物形象,冯玉萍分别在1987年、1999年和2013年三次斩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一生三度梅,是中国评剧的第一人,成为梨园的一段佳话。
但冯玉萍并没有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而是以女人的柔弱之躯扛起了评剧继续发展、开拓创新的责任和使命。2014年,她又主创了大型历史题材评剧《孝庄长歌》,她身兼多职,不仅是导演、主演,还是监制、出品人。之后该剧又连续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和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电影工程项目。
第三部分:继往开来
冯玉萍虽然天资聪颖,对戏曲的悟性很高,但她的成功也离不开勤学苦练,不断地开拓进取。到中央戏剧学院进修之后,她将戏曲的程式表演和西方戏剧的写实、注重内心情感的表演相结合,融会贯通。在《孝庄长歌》中将蒙古长调融入评剧唱腔,为了发展评剧她还从美声唱法汲取营养,她收了辽剧、吉剧、晋剧、粤剧等多剧种学员,也是在尝试融汇各家剧种的艺术精华丰富拓展评剧的表演艺术。2019年,“评剧的魅力——冯玉萍作品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办。
原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沈阳戏曲剧院院长徐培成认为评剧冯派已经形成,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同。中国文联原主席、中评协主席仲呈祥认为:冯玉萍融合了韩派、筱派和花派艺术的精髓,有号称东北女人三部曲的经典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冯玉萍在作为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多次对戏曲的传承、保护、振兴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对评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青春和智慧。
今天我们共同走近了评剧,走近了冯玉萍从艺近50年的艺术人生。一生能与评剧相遇、相守,她是幸运的。在13岁的时候,她选择了评剧并幸运地遇到了在当时号称中国评剧界三大流派的创始人,得到韩少云和筱俊亭前辈们的点拨,承得了恩师花淑兰“花派”艺术的表演精髓,并兼收并蓄,将其发扬光大。同样,评剧也幸运地选择了她,她不仅天资聪颖,勤奋刻苦,继承了传统,同时又开拓创新将评剧与现代相结合,积极吸收美声、话剧、蒙古族长调、辽剧、吉剧、晋剧和粤剧等地方戏种的精华,滋养丰富提升评剧的艺术内涵,一生三度梅既开创了她戏曲表演艺术的最高峰,赢得了中国评剧界第一人、第一旦的美誉,也为中国评剧界迎来了高光时刻。


评剧《孝庄长歌》中冯玉萍所饰演的不同时期的孝庄

猜你喜欢
2024优秀青年评剧演唱会演出人员:侯家鑫,李静怡,李佳梦,黄鑫钰,蔡雨阳,周依晓,周雨凝,金子欣,李嘉怡,王雨濛, 吴月姣,刘禹涵,刘帅成,李昕馨。...
评剧《凤还巢》(彩唱)" 洞房赔礼" 表演者:盖宗耀、郝兴华(特邀)、苗滟(特邀)...
京剧经典剧目《打龙袍》伸张了正义,惩处了奸佞,强调了孝道,也打破了法不择上,诠释了皇亲国戚与庶民同罪的公平法则;《霸王别姬》深情演绎出了霸王感慨悲歌,虞姬执剑而舞,舞毕虞姬挥剑自刎,从一而终;评剧反串《高拐子下关东》在演员精湛的演技下,观众们欢声笑语将现场气氛推动到高潮。 ...
天津评剧院青年团本次演出积极排演大量经典作品,为进一步展现评剧的魅力和活力,年轻演员是评剧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天津评剧院的骄傲和财富。...
大型革命历史现代评剧《骄杨》由国家一级编剧赵德明和青年剧作家柳峰合作编写,国家一级编剧、著名话剧导演钟海执导,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冠丽主演。...
为回馈顺义父老乡亲一直以来对于剧团和评剧的热爱,2月25日北京凌空评剧团将携力作大型原创评剧《寸草春晖》在顺义影剧院连演两场。...
沈阳评剧院2月13日将在盛京大剧院为广大戏迷朋友带来《评剧名家名段新春演唱会》让我们感受传统与现代的完美交融。...
评剧名师吴博莉刘(翠霞)派传承专场演出开始抢票啦!...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