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蒲柳人家》描绘京东北运河抗日历史图卷

时间:2022-11-08 10:32:09 阅读:
作为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展演剧目之一,中国评剧院的原创大戏《蒲柳人家》已于11月6日在全国地方戏中心首演。该剧根据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刘绍棠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生动绘就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京东北运河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图卷,全剧涌动着京味文化、红色文化的涟漪。

《蒲柳人家》的创排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并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的具体举措。自2019年立意采风到今年剧本创作完成并投入创排,该剧的创作历时四年,凝聚了众多艺术家的智慧。四年间,中国评剧院组织创作队伍多次深入京东北运河,走访儒林村实地采风考察,了解当地民俗风情,并与刘绍棠夫人及后人深度交流。剧院先后召开专家前期论证会十余次,创作会议二十余次,剧本十七易其稿,终于形成了今天的《蒲柳人家》。

原著小说的诗意风格和传奇色彩是《蒲柳人家》的独特魅力所在,该剧在尊重原著风格的基础上,突破了以往“一人一事”的戏曲架构,突出散文的笔法,以群像式呈现将京东北运河沿岸农村的独特风貌、民俗风情浓墨重彩地渲染出来。剧情以望日莲、周檎的爱情为主线贯穿,将几户运河畔普通人家的故事扭结在一起,把一群善良、友爱、仗义、担当的农民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音乐创作上,该剧将民族音乐与交响乐伴奏相结合,同时有机渗入八角鼓等曲艺元素,丰富了音乐色彩。舞美则突出运河特色,强化水、蒲、柳等元素,体现运河的流动性和运河人家的质朴、勤劳、顽强与智慧。

通过描绘京东北运河两岸农民在这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上乐观生活、英勇斗争的事迹,《蒲柳人家》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农民艺术形象,剧本的群像式结构也为中国评剧院青年演员展示艺术风采提供了一个机会。在创排过程中,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王青注重赋予每个角色以独特属性,就连剧中20位群众演员都设定了各自的年龄、身份,呈现出来的是传统程式与真实人物相结合的隽永画卷,也让中国评剧院各流派艺术一展风采。

据悉,《蒲柳人家》将于年底前陆续在北京各区演出10场。


猜你喜欢

该剧以演员精湛的表演、动人的剧情和独特的剧种魅力,赢得了观众们的高度认可。演出期间,剧场内座无虚席,观众们被剧中的情节深深吸引,时而为虎妞的泼辣而喝彩,时而为祥子的坚韧而感动。...

薪火相传|刘巧儿评剧社评剧演出

中国文联副主席边发吉、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振儒,王四营乡党委书记苏云华,中共阜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闫军,中国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王春梅,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崇德堂匾额博物馆馆长李培义应邀出席。王四营乡党委书记苏云华致辞。他充分赞赏评剧的艺术价值以及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精神文化给养,并期待看到更多人看到评剧的魅力。...

好戏推荐丨张德福先生95岁华诞庆典演出

评剧《凤还巢》(彩唱)"  洞房赔礼"    表演者:盖宗耀、郝兴华(特邀)、苗滟(特邀)...
该剧导演是天津评剧院评剧名家剧文林先生,《清风亭》是他的代表剧目之一,主演是中心国家二级演员齐彦章。作为评剧老生行当的代表剧目,复排该剧将充分发挥评剧老生行当的演唱和表演技巧特点,提高老生行当的舞台表现力,进而推动评剧老生人才培养。...
近日,中国评剧院的巡演队伍整装出发,来到了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济南。与以往携经典以铸新篇有所不同,这一次,中国评剧院带着国家级戏曲院团的自信与使命,将2024年重磅打造的年度原创大戏《咫尺千里》呈现给山东观众,抒写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脉,在新时代谱写中国评剧艺术的新篇章。...
20世纪战争年代,生活在北京的爱国文化人士张伯驹潘素夫妇,为保护著名古画《游春图》免于战火损毁和流亡国外,不惜典屋鬻钗、倾尽家产。面对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珍贵文物,两代故宫文物修复人员,摒弃浮躁,潜心案头,用感人的工匠精神接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脉。...
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介绍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作为天津北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直属的表演艺术团体,是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是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评剧项目)保护单位。...
《路北游击队》是赤峰市文化旅游局2023年重点创作剧目,由中共宁城县委宣传部,宁城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组织策划,宁城县乌兰牧骑创作演出的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现代评剧。此剧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北,建立“满洲国”伪政权统治,沦陷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共冀东区党工委根据中央“挺进热河,向北发展”的指示精神,指派路北工作组,成立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承平宁地区乃至赤峰地区第一支地方武装“路北抗日游击队”。...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