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十农场孙家坨村歌舞评剧团:唱响美丽乡村主旋律

时间:2023-05-08 15:01:25 阅读:
  在曹妃甸区十农场孙家坨村, 有一个 30 多人的老年业余歌舞、评剧团,成员都是这个村退休的普通 农工,年龄最小的60岁,最大的80岁。近几年,他们为乡亲们义务演 出近200场,歌颂家乡日新月异的 新变化,把欢乐带给众乡亲,唱出了 美丽乡村的主旋律。 
曹妃甸十农场孙家坨村歌舞评剧团
  2010年底,60岁的孙家坨村民孙全山在农场办理了农工退休手续。回到家,无所事事的他整天靠看看电视打发时间,心里一直空落落的。年轻的时候,孙全山是村里的文艺骨干,评戏、歌曲、舞蹈样样在行,劳作之余,经常在田间地头来一段“才艺展示”,深受乡亲们的欢迎。

  退休居家,孙全山有了再把自己的爱好拾捡起来的想法。有一天,他骑上自行车来到附近的集市,买来几盘评剧录音带放进录音机跟着哼唱,此举引来了老伴儿的不解和嘲笑:“你都啥岁数了,还整天呜呜闹闹地唱这个,不怕别人笑话吗?”“我们都老了,有个正能量的爱好不好吗?我觉得比吃饱了去蹲墙根儿侃大山或者去耍钱儿强得多!”老伴儿吧嗒吧嗒嘴儿,觉得孙全山的话在理,于是不再阻拦,并且也学唱起来。

  “全山老两口天天在家唱评戏、唱歌呢,我也去凑凑热闹。”一段时间后,爱唱爱跳、退休时间不长的孙绍柱迈进了孙全山家的大门。随后,又有几位老人来他家,盘腿坐坑头,守着录音机学得如醉如痴。
曹妃甸十农场孙家坨村歌舞评剧团
  孙家坨是一个2000多人的大村,爱好文艺的人不在少数。听说孙全山家聚了一帮唱歌、唱戏的老头儿老太太,大家都纷纷自带家伙什儿来到他家,弹琴、打鼓、拉二胡,玩得不亦乐乎。来玩的人越来越多,孙全山专门腾出院子和厢房当做场地,尽管搭了电费和煤钱,但他无怨无悔、乐此不疲。

  2018年春节前,有人提议:咱成立一个老年业余歌舞、评剧团,把我们村的新变化唱出去不好吗?提议很快得到了响应。2019年5月1日,为庆祝劳动节,老年业余歌舞、评剧团第一次在村广场上演出。尽管下起了小雨,演出只有短短一个小时,但前来观看的乡亲们却热情高涨,把小广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看着这些再熟悉不过的“演员”纷纷登台,大伙儿开心得不得了。

  老年业余歌舞、评剧团得到了农场文化站和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村党支部将原办公地点进行改造,建成排练室供他们使用。农场文化站提供了音响、电子琴、电热扇等物品。歌舞、评剧团越办越好,乡亲们都说:“咱的评剧团真像那么一回事儿!”

  为了跟上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让大伙儿过瘾,演员们不再单纯地学唱几首歌曲和几个评剧片段,他们克服文化水平低、专业素质差等不利因素,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创作出了《我们村像城里》《老两口学习宣传二十大》《文明村就是好》《封建迷信害死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数来宝和评剧。这些来源于生活的唱段朗朗上口,弘扬了真善美、抨击了假恶丑,在乡亲们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大伙儿以唱段中的角色对照和要求自己。如今的孙家坨村,耍牌赌钱、封建迷信、邻里不睦、不孝敬老人等现象已经销声匿迹。2022年,该村被评为唐山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百强”示范点。

  如今业余歌舞、评剧团演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们不仅在十农场赫赫有名,而且在周边几个县区也已小有名气,经常被邀请去为当地群众演出。

  4年多的时间里,孙家坨村老年业余歌舞、评剧团默默地为乡亲们送欢乐,他们不求回报、甘于奉献的精神得到了领导和百姓的一致赞誉,都称赞他们是“真正扎根在乡村沃土的歌舞、评剧团”。

  在曹妃甸区十农场孙家坨村,有一个30多人的老年业余歌舞、评剧团,成员都是这个村退休的普通农工,年龄最小的60岁,最大的80岁。近几年,他们为乡亲们义务演出近200场,歌颂家乡日新月异的新变化,把欢乐带给众乡亲,唱出了美丽乡村的主旋律。

  2010年底,60岁的孙家坨村民孙全山在农场办理了农工退休手续。回到家,无所事事的他整天靠看看电视打发时间,心里一直空落落的。年轻的时候,孙全山是村里的文艺骨干,评戏、歌曲、舞蹈样样在行,劳作之余,经常在田间地头来一段“才艺展示”,深受乡亲们的欢迎。

  退休居家,孙全山有了再把自己的爱好拾捡起来的想法。有一天,他骑上自行车来到附近的集市,买来几盘评剧录音带放进录音机跟着哼唱,此举引来了老伴儿的不解和嘲笑:“你都啥岁数了,还整天呜呜闹闹地唱这个,不怕别人笑话吗?”“我们都老了,有个正能量的爱好不好吗?我觉得比吃饱了去蹲墙根儿侃大山或者去耍钱强得多!”老伴儿吧嗒吧嗒嘴儿,觉得孙全山的话在理,于是不再阻拦,并且也学唱起来。

  “全山老两口天天在家唱评戏、唱歌呢,我也去凑凑热闹。”一段时间后,爱唱爱跳、退休时间不长的孙绍柱迈进了孙全山家的大门。随后,又有几位老人来他家,盘腿坐坑头,守着录音机学得如醉如痴。

  孙家坨是一个2000多人的大村,爱好文艺的人不在少数。听说孙全山家聚了一帮唱歌、唱戏的老头儿老太太,大家都纷纷自带家伙什儿来到他家,弹琴、打鼓、拉二胡,玩得不亦乐乎。来玩的人越来越多,孙全山专门腾出院子和厢房当做场地,尽管搭了电费和煤钱,但他无怨无悔、乐此不疲。

  2018年春节前,有人提议:咱成立一个老年业余歌舞、评剧团,把我们村的新变化唱出去。提议很快得到了响应。2019年5月1日,为庆祝劳动节,老年业余歌舞、评剧团第一次在村广场上演出。尽管下起了小雨,演出只有短短一个小时,但前来观看的乡亲们却热情高涨,把小广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看着这些再熟悉不过的“演员”纷纷登台,大伙儿开心得不得了。

  老年业余歌舞、评剧团得到了农场文化站和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村党支部将原办公地点进行改造,建成排练室供他们使用。农场文化站提供了音响、电子琴、电热扇等物品。歌舞、剧团越办越好,乡亲们都说:“咱的评剧团真像那么一回事儿!”
曹妃甸十农场孙家坨村歌舞评剧团
  为了跟上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让大伙儿过瘾,演员们不再单纯地学唱几首歌曲和几个评剧片段,他们克服文化水平低、专业素质差等不利因素,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创作出了《我们村像城里》《老两口学习宣传二十大》《文明村就是好》《封建迷信害死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数来宝和评剧。这些来源于生活的唱段朗朗上口,弘扬了真善美、抨击了假恶丑,在乡亲们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大伙儿以唱段中的角色对照和要求自己。如今的孙家坨村,耍牌赌钱、封建迷信、邻里不睦、不孝敬老人等现象已经销声匿迹。2022年,该村被评为唐山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百强”示范点。

  如今业余歌舞、评剧团演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们不仅在十农场赫赫有名,而且在周边几个县区也已小有名气,经常被邀请去为当地群众演出。

  4年多的时间里,孙家坨村老年业余歌舞、评剧团默默地为乡亲们送欢乐,他们不求回报、甘于奉献的精神得到了领导和百姓的一致赞誉,都称赞他们是“真正扎根在乡村沃土的歌舞、评剧团”。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