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脆亮的评剧

时间:2024-02-02 14:31:38 阅读:
评剧是河北省影响较大的剧种,它诞生于河北省东部,是由流行于滦县、迁安、玉田及宝坻等县一带农村的“莲花落”①发展而成,1910年左右形成于唐山,已有90年左右的历史。这个剧种主要流布在华北、东北及京、津等地,东北尤为盛行。

评剧之名最初称“平腔”,后又称“平腔梆子戏”或“蹦蹦”。1912 年,以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和名伶月明珠为首在唐山组建“警世戏社”,演出《马寡妇开店》、《花为媒》等,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初,“唐山落子”活动中心移至东北,又称“奉天落子”。因其演唱风格豪放、粗犷,用真声唱,遂又有“大口落子”之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许多演员又到京、津演艺,形成不同流派,其中最著名的有“津门三杰”: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

自1935年起,许多“落子”艺人到上海、南京、杭州、重庆、成都献艺。1935年初,上海报章剧目广告上首次出现“评剧”名称。翌年,白玉霜在上海演出《海棠红》,轰动申城,博得“评剧皇后”之美称。自此,评剧成为遍及全国的地方剧种。
白玉霜
白玉霜

为何将“落子”改为“评剧”,“评”字又是何意?据新凤霞回忆说,这是李大钊的意见。当时,有人认为这个剧种系由“平腔梆子戏”脱化而来,应叫“平剧”,而京剧界有人却不同意(因当年京剧称平剧),引发了矛盾,京剧班主说:“你们是小戏,没有真功夫,唱的都是哎哎哎。”并闯进评剧班后台抢走唐明皇像(早年各戏班演出时,都在后台供奉唐明皇像,称其为戏曲祖师爷)。矛盾越闹越大,惊动了当年在京的李大钊。李大钊是河北省乐亭县人,对家乡的蹦蹦戏相当熟识,他便出了个主意,把由蹦蹦戏改名的“平剧”的“平”,加了个“言”字旁,成为“评剧”。他说,京剧是国家大戏,代表北平,称“平剧”;评剧是民间小戏它反映社会生活迅速,演唱形式又通俗易懂,取名为“评剧”,一是区别京剧称谓的“平剧”,二是包含了这个剧种的剧目多是“评论社会、评书说唱”的特点。自此,不仅平息了矛盾,而且“评剧”称谓也确定下来,为社会所公认。

评剧在整理传统戏和编演现代戏方面,成绩很大,筱白玉霜、新凤霞、韩少云、谷文月分别主演《秦香莲》、《刘巧儿》、《小女婿》、《杨三姐告状》,相当闻名。

在评剧史上,有许多“第一”:

第一个男旦是月明珠。月明珠原名任善峰,他主演《杜十娘》、《马寡妇开店》、《花为媒》,所运用的“慢板反调”唱法,倾倒无数观众,被誉为“月明珠调”。1923年他24岁时,因演出劳累过度,病逝于沈阳。

第一部评剧影片是1936年7月由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白玉霜主演的《海棠红》。编剧郑小秋,导演张石川,监制洪深。电影明星严工、沈骏、舒绣文、龙光照都出演了角色。
评剧海棠红
《海棠红》剧照

第一个出国的评剧班社是 1928 年营口的“共和班”赴朝鲜演出。当年去朝鲜演出的主要演员是贾云亭(女花旦)、刘兆祥、刘玺亭、郑钖伍等滦县的农民艺人。他们集中了45位各具专长的人才,特约京剧武生庄月楼、老生赵子祯、花且粉蝶仙等人协助演出。所带刀、枪、剑、戟、帔靠,一应俱全。演出的第一站是平壤,然后去沙里院、柬尔堡、镇南堡等地。所带的剧目一半是武戏,如《薛礼征东》、《铁公鸡》;一半是文戏,如《杜十娘》、《花为媒》。由于语言不通和其他原因,戏没演红,不久便打道回国。“共和班”虽然没有在朝鲜引起轰动效应,但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评剧史上还有一桩“张作霖点将月明珠”的轶事。由于当年月明珠走红大半个中国,所以1919 年张作霖大帅在沈阳搞赈灾义演时请了梅兰芳、程砚秋之后,有人向张作霖提议说:“月明珠的落子值得一看,这次义演若请他来,定会锦上添花。”张作霖听罢,立即派人将正在哈尔滨演出的月明珠接到沈阳,与梅兰芳、程砚秋同台演出。张作霖的岳母特别爱看月明珠的戏,她不仅常在帅府听月明珠唱堂会,而且还让张作霖赠给月明珠的“警世戏社”匾额一块,上写“当仁不让”四个大字。

①莲花落,亦称“莲花乐”、“落子”(乐、落均读“涝”音),为曲艺之一种。宋代已很流行,为乞丐行乞时演唱,内容多宣扬佛教思想。清代乾隆年间之后,出现专业演员,演唱内容渐多民间传说。演唱者一般为一二人,仅用竹板按拍。清嘉庆后有“彩扮莲花落”出现,增加节子、小锣等打击乐器,开始扮演人物故事,有了戏曲雏形。
王德彰
王德彰
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历任河北省戏曲研究室编辑,河北省艺术学校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肃宁县副县长,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河北省文化艺术中心主任河北文化音像出版社社长兼总编,《乡音》杂志社主编。专业技术职务编审。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期刊协会理事、河北省社科期刊协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为回馈顺义父老乡亲一直以来对于剧团和评剧的热爱,2月25日北京凌空评剧团将携力作大型原创评剧《寸草春晖》在顺义影剧院连演两场。...

中国评剧院2024年1月15日-24日演出安排

中国评剧院创排剧目《祥子与虎妞》是中国评剧院的常演剧目,深受戏迷观众的喜爱,集中了剧院活跃于舞台的中青年实力派演员,且故事情节紧凑,人物个性鲜明,板式丰富,唱念做打俱佳,是不容错过的精彩好戏!...
本剧演出时长约120分钟,以抗战时期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的故事为原型,讴歌英雄母亲邓玉芬,展现平凡人物、普通家庭的抗战故事,传扬坚韧顽强、无私奉献、勇敢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2023年丰润区文化进万家活动——评剧《赶考》

为了进一步丰富“两节”期间群众文化生活,由丰润区文旅局组织安排,丰润区评剧团策划演出的“我们的中国梦——2023年丰润区文化进万家”活动正式开启,我们将陪伴大家一起欢度佳节,迎接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央视《角儿来了》带你赏唐山评剧、品唐山美食

节目开篇由新凤霞亲传弟子罗慧琴带我们从唐山特色美食走进薪火相传的评剧艺术。恩师新凤霞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抚摸着恩师的著作《新凤霞说戏》,罗慧琴回忆着她与评剧的不解之缘。...

评剧绿色恋歌

现代评剧《绿色恋歌》是北京凌空评剧团自己创编排演的原创剧目,以顺义绿化建设为题材,再现了新时代热血青年投身于保卫首都绿化带的故事。总顾问 张德福 张玮 谷文月 刘振河,总监制 孙绍洲 陈胜利。...

中国评剧院《花为媒》上演

北京舞台丰富多彩,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相继开幕,作为此次活动的展演剧目,评剧《花为媒》将于今日与您相约北京园博园,并在线上进行展播。...

评剧《人面桃花》的整理改编

在原剧本中,崔护的唱很少,而我们今天看到的《人面桃花》,崔护则有了两大段唱。一是崔护初来杜家在路上的唱段,一是崔护二访杜家追忆往事的唱段。而宜春染病在床的那段近似昆曲唱词的唱段则被重新进行了改写(韩少云演出本):我这病重在身昏昏沉沉,好一似病魔缠恋我的身。...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