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院在京演出新编剧目《五女拜寿》

时间:2024-06-04 13:45:48 阅读:
“牡丹竞放笑春风,喜满华堂寿烛红。白首齐眉庆偕老,五女争来拜寿翁……”5月29日19时30分,随着场灯暗下,场铃响过两遍,由北京演艺集团旗下中国评剧院倾情打造的“青春版”评剧《五女拜寿》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精彩上演,赢得北京戏迷掌声连连。

《五女拜寿》讲述的是杨继康夫妇经历得势失势的家庭变故,在前后两次寿诞上五个女儿的不同表现,歌颂了人间真情。“2024年恰逢《五女拜寿》原著、著名剧作家顾锡东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为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中国评剧院复排了《五女拜寿》,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女拜寿》导演黄依群时隔13年再次执导此剧,感慨万千。她告诉记者,中国评剧院在13年前曾移植此剧,受到评剧观众的喜爱。今年,为纪念顾锡东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中国评剧院根据现有人才队伍,再次重排此剧。

“青春版”《五女拜寿》演出阵容主要由青年演员们担纲主力。剧情因剧种、因演员也有所变化,更为精练、紧凑。舞台呈现方面,在传统“一桌二椅”的基础上,该剧将戏曲艺术的写意美学和当代观众的审美取向相结合,充分借助传统服装的水袖、髯口以及扇子、手绢等道具来丰富表演层次和情感表达,为传统剧目赋予现代审美意识与当代思维。
“《五女拜寿》作为一部群像戏,青年演员们虽然只饰演剧中其中一个角色,但在近几年的磨砺后更显功底,现在他们已经是中国评剧院不可缺少的戏曲传承力量。”中国评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选择这个戏把青年演员推到舞台前的目的,不单单是向经典致敬,使剧目得以传习。通过经典再现,在中国评剧院中坚力量的指导下,让青年演员能够独立塑造角色,推进人才培养。

演出当晚,清新亮丽、活泼明快的青春气息让观众眼前一亮。青年演员饰演的八对夫妻,通过各自所掌握的流派唱腔,完美诠释了作品的创作意图。在杨继康下朝回府的剧情中,一段“下朝堂心惊肉跳”的马派老生唱腔,收到台下观众掌声和叫好声。然而,在此前的近几个月里,饰演“青春版”《五女拜寿》剧中的杨继康的张国强还在反复练习着老生台词、水袖、眼神等技艺。
“此前我在剧团演出时,多为小生,小生使竖嗓,而这部剧要完全改唱老生,是另外一种嗓音。”中国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张国强告诉记者,为了能将精良优质的演出剧目展现在观众眼前,剧院不仅请来著名评剧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黄兆龙为剧中杨继康重新设计唱腔,还根据张国强的嗓音特点进行了一对一教学。“边磨合边唱,总算有点感觉了。”张国强说,戏曲不论是哪个剧种,首先要分清行当,要掌握好“四功五法”的基本要领,才能自然而然地溢出形式,律在其中。

“剧中三女儿杨三春温婉、孝顺、善良,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在这个角色身上很好体现。”饰演杨三春的青年演员陈思宇对这一角色也深有体会,在表演中,陈思宇努力把自己从大师和前辈们身上学到的“白派青衣”艺术特色融入角色塑造中,通过把握人物情感递进的分寸,演出人物丰富的层次感。

对于观众来说,《五女拜寿》虽是一出发生在古代的家庭戏,但它唤起了当代人的共鸣,将内在的价值取向和伦理观念放在一个故事中,通俗易懂,给每个观看的人不同体会。现场的不少中年观众表示,尽管故事情节已经耳熟能详,但还是第一次看评剧版本,这个版本的旋律和念白更易懂。
特意赶来现场观看演出的王女士说,以前看过很多次越剧版本,这次看了评剧版,觉得别有一番风味,不仅流派纷呈,更是将评剧流派的丰富性与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精准结合。“服装和舞美设计我很喜欢,美轮美奂、青春朝气,既有传统评剧的韵味,又具有现代舞台的视觉效果。”

传统戏曲具有广阔的受众市场,创作好内容、开辟好渠道,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走出“深巷”、与全民共享。在此过程中,中国评剧院作为国字头剧院,在评剧界有着引领示范的作用,全力打造新时代精品力作,有序传承、出人出戏。“青春版”《五女拜寿》的成功排演,不仅再一次为青年演员搭建平台,促进青年艺术人才的成长,朝气蓬勃的青年演员也正以独特的呈现方式、精湛的表演技艺推动戏曲“破壁”传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猜你喜欢

桃城区开展迎“元旦”评剧专场演出

 悠扬的二胡声声阵阵,婉转的琵琶声入耳,清脆的铜锣与鼓声交互错杂,演员们依次登台,在专业的伴奏声中开腔献唱。一折折精彩的评剧表演,为我们带来视觉与听觉上的享受,更把观众们带进一段段历史故事中。...
本次演出由寺口镇惠民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骨干团队文京戏曲团精心筹备的“戏曲迎新年 国粹韵悠长”专场演出,带着满满的诚意与精彩于12月24日下午在文化馆“果都市民大舞台”与您相约新年。本次活动由栖霞市文化馆寺口镇分馆、寺口镇惠民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主办、寺口文京戏曲团承办。...

评剧《花为媒》2025年1月1日演出

《花为媒》是评剧经典保留剧目,不仅是中国评剧院的看家戏,在整个评剧界乃至戏曲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王少安寿诞之日,其子王俊卿在酒席宴上与表姐李月娥相见,互生爱慕之心,李月娥去后,王思念表姐而得病。...
 《珍珠衫》源自古典小说《今古奇观》,是评剧的一出经典剧目。评剧众多流派名家均擅演此剧,也是白派创始人白玉霜代表剧目之一。由于存在一些先天性缺陷,该剧曾失传舞台多年。后经李瑞环同志改编,对原剧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改造重新搬上舞台。...
评剧杨三姐告状剧情简介:农村少女杨三姐为被谋杀的姐姐报仇伸冤,历经波折终于打赢了官司,最终使杀人犯伏法。...
该剧导演是天津评剧院评剧名家剧文林先生,《清风亭》是他的代表剧目之一,主演是中心国家二级演员齐彦章。作为评剧老生行当的代表剧目,复排该剧将充分发挥评剧老生行当的演唱和表演技巧特点,提高老生行当的舞台表现力,进而推动评剧老生人才培养。...
近日,中国评剧院的巡演队伍整装出发,来到了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济南。与以往携经典以铸新篇有所不同,这一次,中国评剧院带着国家级戏曲院团的自信与使命,将2024年重磅打造的年度原创大戏《咫尺千里》呈现给山东观众,抒写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脉,在新时代谱写中国评剧艺术的新篇章。...

戏曲进乡村少儿评剧专场演出走进汉沽街芦后村

滨海新区文化馆“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以戏曲为媒介,传播传统文化,活跃乡村文化舞台,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优秀文化送到家门口,给村民们带来了欢声笑语。下一步,滨海新区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做到文化为民、文化润民、文化惠民。...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