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聚一家,盛绽黑土芳华——从省评的新剧目说开去

时间:2024-06-28 14:43:05 阅读:
正值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召开之际,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上演了新编现代剧《评剧皇后》。该剧以“评剧皇后”——“白派”创始人白玉霜的传奇人生为主线,展现了她在艺术道路上的坎坷与辉煌,以及她对评剧艺术的热爱与坚守。两场惠民演出全体演职人员倾情献唱,曲折的剧情,优美的唱腔,年代感十足的服化道,赢得了阵阵掌声与喝彩声。演出现场,很多戏迷都被剧中人物的命运感动得泪流满面。演出结束,观众赞不绝口。

与评剧中心结缘还是201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陪爸妈来这里听评剧《杨三姐告状》。在我的童年记忆中,爸妈的最爱就是这出戏。谷文月、赵丽蓉的名字也因此第一次进入自己的耳膜。传统戏剧的魅力是非现场观演才能深深体会的。记得那场戏看得我酣畅淋漓,都说杨门自古出烈女,半生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想来也有儿时看这出戏的深刻影响。一场传统经典评剧让我过足了瘾,很多台词竟然能随口接上,让自己都觉得诧异。20元的门票跟一场烂片的票价相比,含金量十足。现场中老年观众居多,但年轻人也比比皆是。原来我们家门口的评剧演员竟然那么棒!演出中掌声笑声不断,拭泪不断。观众的随口点评一语中的。后来,我又陆续来这里看了许多经典折子戏,还看了传统剧目《柳毅传书》。无论主角还是龙套,都用足了气力。台上衣袂飘飞,精彩连连;台下目不转睛,喝彩不断。一场戏看完,才发现在戏剧里感受人生,在人生中摘下面具,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戏剧与人生竟如此相似!
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
说起处于老道外丰润街闹市区的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还要追溯到1950年。那年的12月,剧团成立于牡丹江市,始称松江省文联评剧团。1951年迁至哈尔滨东北人民剧院(现松花江剧场),改称松江省实验剧团。1954年原松江省与原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剧团遂称黑龙江省评剧团。1990年更名为黑龙江省评剧院。2012年6月更名为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并于年底完成省评剧院与市评剧院的合并重组。建院74年来,他们共创作、整理、移植、改编剧目400余部,其中原创剧目71部。

在中华优秀传统戏曲的发展历程中,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评剧,一直被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它通古今唱春秋,可谓“一段手眼身法步,一声丝丝扣心弦”。黑土地悠久的人文历史和复杂的地理资源造就了这里独特的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而极具地方风情,充满北方地域特色,表现浓厚生活气息的评剧艺术在这块土地上,也得到了完整的传承和长足的发展。2006年5月20日,评剧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黑龙江评剧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成为该项目的保护责任单位。

十五年过去,由于多年的积累和几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黑龙江评剧艺术形成了雄浑热烈、深沉凝重、粗犷野性、清丽纯真、注重人物刻画、表演朴实自然,焕发着浓郁黑土气息的艺术风格。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秉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的非遗保护传承理念,始终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在传承中孕育发展,在发展中饱含传承。他们在演绎传统经典剧目的同时,陆续创作编排了很多现代剧目。先后编演了《新小放牛》、《烈火丹心》、《大山里》、《喜鹊登枝》、《半江清澈半江红》、《任长霞》等现代戏和《花木兰》、《贼老爷》、《双和剑》、《金兀术》、《明月照人来》、《悲天曲》、《血溅乌纱》等古装剧,都深受观众欢迎与喜爱。也复排《白蛇传》《乾坤带》《杨三姐告状》《柳毅传书》《珍珠衫》《刘巧儿》《花为媒》等非遗剧目,推动非遗工作传承发展。

复排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小白玉霜的代表剧目《秦香莲》时,聘请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萍担任艺术顾问,“白派”第四代传人李宏担当主演,将“白派”艺术独有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复排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派”创始人花淑兰的代表剧目《谢瑶环》时,邀请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大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花派”传人冯玉萍亲临指导,由中心优秀青年演员、“花派”再传弟子田玉丽担任主演,将“花派”高亢流畅、甜美脆亮的唱腔特点展现得活灵活现。2022年,组织开展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白派”第三代传人刘萍收徒暨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国家一级演员李宏拜师仪式,推动“白(玉霜)派”艺术传承发展。2023年,筹划开展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冯玉萍收徒暨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优秀青年演员田玉丽、盛佳琪、刘丹、马子媛拜师仪式,为传承发展“花(淑兰)派”艺术夯实基础。借助《谢瑶环》评剧录制,邀请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大奖、非遗传承人冯玉萍到中心进行艺术指导,选派优秀青年跟学。遴派李宏、赵洋等8名青年演员赴北京、天津跟随名师“口传心授”学习戏曲精髓。充分发挥老艺术家“传帮带”作用,在打造德艺双馨的非遗传承人上不断取得突破,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正所谓“花开千紫色独甲,龙江评剧展新颜。”
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
这里陆续涌现出碧燕燕、吴素舫、姜丽娟、杨振邦、张丹、李金生、张选、崔鲁囡、马惠民、王向阳等一大批享誉戏曲界的评剧表演艺术家。一批青年新锐也在崛起,使中心更加人才济济,充满艺术生机和活力。老艺术家宝刀不老,年富力强的中年艺术家稳健成熟,朝气蓬勃的青年新军让人充满无限期待。可以说,评剧是他们一生的情与爱,是他们割舍不了的血脉。从创作演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各类剧目,到旋律多彩、动人心弦的音乐唱腔,再到眩目心醉,别开生面的舞台美术,都让我们看到了新时期评剧艺术潜在的能量,可持续性发展和无穷的艺术魅力。也因此,他们在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和中国戏剧节及各种全国戏曲比赛中多次获得重要奖项,为中心赢来了满园春色。剧院还曾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专场演出,并出访过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哈尔滨文旅的爆火,各行各业都看到了希望,评剧事业也必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中心对黑土评剧艺术的独特表现,一台台剧目的创新,一次次大赛的折桂,一代代新人的涌出,令人坚信这是振兴和繁荣评剧事业不可小觑的坚强力量。

74年激情岁月,74载春华秋实。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的74年如同一本大书。当我们翻开尘封的日志,洗去岁月的烟尘,看到的是一代代评剧人对评剧事业割舍不断的情感,他们耐得住寂寞,甘于清贫而又为之奋斗的身影和那些名标青史的光荣,依旧闪烁出原有的光辉,烛照着我们的内心⋯⋯相信这支北国评剧艺术的圣洁莲花,必将在中国戏曲艺苑中盛放得更加夺目!

猜你喜欢

本次演出的四出折子戏都是评剧经典剧目中的精彩片段,剧中主演多为各流派的再传弟子,充分体现了中心流派纷呈、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精心编排了适合青少年观众的演出节目内容,运用讲解、表演、互动相结合的形式,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戏曲及评剧的基本知识。...
大型现代评剧走过暴风骤雨讲述的是一九四七年黑龙江解放,共产党领导了土地革命,以翻身农民赵玉林为主人公的农会干部,舍己为公,坚决维护群众利益。...
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创排的大型现代评剧《走过暴风骤雨》即将参加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并参评第三十三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积极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继续秉承出人、出戏、出精品的理念。...

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走进逸夫小学

演员们曼妙的舞姿和精湛的动作示范,让学生们大开眼界,激发了学生们学习戏曲的欲望,一个个跃跃欲试,纷纷上台模仿。...
锣鼓一敲,幕布一开,戏曲演员们身着戏服粉墨登场,艺术家们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将观众带入戏曲展演和交流的情境之中。...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