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评剧薪火相传见张选(作者 连恩)

时间:2024-10-08 13:46:02 阅读:
前言

  评剧走过了一百一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历史长河中,记载着评剧创始人成兆才与早期评剧男旦鼻祖张凤楼(葡萄红)为早期先后同期代表人物之一。评剧史上记载:成兆才生于1874年间,张凤楼生于1902年间,张凤楼长女夏青生于1926年间,老儿子张选生于1948年。使人敬仰的是張门(张凤楼)之子张选至今仍为评剧振兴活跃在京津冀的评剧舞台上,他生在梨园之家,长在评剧的摇篮里,从呀呀学语的儿时到两鬓斑白的今天,张选为评剧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张选依旧为传承家父的评剧艺术在默默的付出着……

欢笑情如归,萧疏鬓已斑

   2024年7月27日由中国评剧艺术館館长费宏宇主办,陈素英策划的文化盛宴《筑巢评剧回滦、张玮导演巨匠经典作品演唱会》在滦州古城圆满落下帷幕!晚会充满了爱的力量,老少三辈的评剧艺术家将张玮导演经典名剧名段名曲演绎的像艳丽多彩的鲜花一样,一朵朵的绽放在评剧发源地一一滦州古城,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又像颗颗名珠落玉盘闪闪发光,吸引着到场的所有观众。在晚会高潮中亮相的著名评剧演员张选、杨敏这对评剧伉俪深情演唱了同戏异曲《高山上的花环》,使我激动不已!特别是发小张选贤弟的唱段将我的思绪带回了六十年前……
百年评剧薪火相传见张选
  七十年代初,又一次山城会晤,张选来到本溪,此时的他己成为帅气的小伙子,他有备而来的送给了我一张头戴棉帽、围着长长毛线围巾的照片,虽然照于哈尔滨的冬照,但照片上的他却笑的滿面春风。这次见面,他像打开闸门的水,涛涛不决的向我讲述"戏曲走进大演现代戏的时代”,这时我才方知他已经演出了不少现代戏,扮演了不少主要的角色。在听他讲如何学习京剧的同时,我又得知他同时还在家父的培养下学习评剧,更惊喜的是,他还幸运的成为了评剧小主倪派创始人倪俊生的关门弟子,倪俊生与张凤楼、金开芳可都是百年评剧开创人之一呀!在为他感到高兴的同时,我感到眼前的张选已经成熟了,而他成熟的标志就是他真正走进了评剧艺术的大世界里,有了他继承发展的自由空间!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张选这次离开本溪后不久,迎来特殊的十年,我与他就此失去了联系!但心中的小张选已经在我心目中变成了京评不挡的大主演:他在京剧《智取威虎山》扮演杨子荣、评剧《血手印》《铡阁老》、龙江剧《張飞审瓜》、《包公卖铡》、《红灯记》、《刘胡兰》等剧扮演着主要的角色,他的代表剧目有:《刘墉铡阁老》、《金兀术》、《探阴山》、《秦香莲》等剧目,他不仅有扎实的京剧基本功功底,在评剧倪派小生创始人倪俊生门下又口传心授了评剧小生"五大拿”戏《回杯记》、《贩子回头》、《刘伶醉酒》、《夜审周子琴》、《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名戏名段!丰富了评剧艺术特色!他唱、做、念、打、风格独特,又不失传统文化艺术,刻化人物形象内心具有匠心之感,对小生、老生、花脸等行当撑握到位恰到好处!他善于改变自己,演戏不是千人一面,塑造人物形象个性化,对不同人物有着自己的独道见解!从小生、老生、花臉声腔到形体表演非凡,淋漓尽致,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分别后的几十年里張选与我都无缘再见,他的姐姐夏青在迎来第二个艺术春天调回北京离开了本溪,张选再也没有来过本溪山城。道是无情却有情!命运的齿轮在历史的洪流中运行着,2019年12月6日,在中国评剧艺术館费宏宇館长的邀请下,我参加了中国评剧艺术馆开典暨评剧诞生一百一十周年研讨会,在会上我意外而又惊喜的见到了我那久别的发小张选,就好像是喜从天降一般,我们紧紧的拥抱在一起,他笑的那样甜蜜,恍惚中喜极而泣的我流下了热泪,几十年了,在飞逝的时光里的我们彼此都改变了模样,可那一刻心中翻涌的则是永不褪色的美好回忆……评剧百年研讨会由费宏宇舘长主持,会上我讲话发言:回顾评剧早期男旦張凤楼(葡萄红)前辈于1963年亲自来本溪亲授《花为媒》全剧的历史。当年老先生说戏说的是全堂:从小生到張五可,从阮妈到老旦,一段"常言说男大当婚女大当配呀”记录了《花为媒》百年绽放风光,会上我还介绍了1948年东北文协八人小组以金开芳、夏青为首挺进沈阳的革命故事,介绍了夏青为本溪评剧风雨无阻度过的二十多个春夏秋冬,和体现出评剧人的大无畏的革命献身精神!认真在听我讲述的张选眼睛湿润了,我的一番话将他带入梦一般的岁月里:夏青是评剧人参加革命最早的革命人,夏青1948年与解放沈阳的大军同时进沈阳,正是張选出生的年月。张选动情地跟我说:我大姐夏青和我在一起的时间用天数来计算,你们在一起工作用几十年来算。张选几十年后与我的再次重逢,真是有着说不完的情,道不尽的义。而我也深感欣慰的得知此时的张选经过几十年的舞台洗礼,早已经是黒龙江省评剧院著名评剧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百年评剧薪火相传见张选
  张凤楼老先生命中有三女(长女张蕊华(艺名小葡萄红后为夏青)、次女张丽华、三女张淑华,老先生晚年获得贵子名为张选。张选不愧为张门后人,他子承父业,将评剧视为生命,不过话说回来,张家姐妹弚弟似乎都继承了父亲的基因,都有一副金嗓子,张选嗓子通透、明亮、高昂,能够投身于戏曲舞台并茁壮成长,也没有辜负老天爷赐给他的这幅好嗓子。张选继承了张氏家族的香火,多少人为他能成为评剧百年后的评剧传承人感到自豪和骄傲!如今他老骥伏枥,为培养评剧新人依旧站在北京职业戏曲学校的讲台上继续耕耘着。宇扬评剧苑付院长陈素英称他为评剧舞台上的长青树,不论角色大小,他都演的生动鲜活、沧桑有力,贵为宇扬评剧的顶梁柱!在费宏宇导演的评剧《守敬龙泉》里,他又唱响了第十二届评剧艺术节,張选在剧中成功扮演了剧中人物铁木楪,为唐山人民送上了一台好戏,再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在评剧百年之久的今天,京津冀的广大观众,仍然能够看见张门男丁張选献艺于舞台,真是评坛奇葩,也是评剧史上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如今的张选亦然成为了评剧家族里最具有特殊含义的评剧百年活字典和最珍贵的评剧人才库。儿时发小张选的艺术生涯如今在我的心目中,和众多评剧人心中一样,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

  岁月的长长久久,令人思绪万千,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渡过了大半人生,记忆如同时间的指针一样,会在不经意间拨回到某一段美好回忆中,想一想,在那些留下的诸多美好过往面前,人生的起起伏伏在这一刻也显得微不足道,我感谢上天对我的眷顾,让我的发小失而复得,让我又能为发小张选对评剧艺术的传承祭献精神继续感动着,此刻已经八十多岁的我也要为我的发小张选给一个大大的“赞”!祝愿他在评剧艺术中继续发热发光书写艺术传奇!(作者  连恩)

猜你喜欢

评剧《保龙山》一出骨子老戏的来路沧桑

评剧要演大戏,就要向老大哥们学习,于是就大量改编了皮影戏和大鼓书的故事,这个保龙山就是一例。...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