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祥子与虎妞》微戏评
时间:2025-01-12 20:16:06 阅读: 次 作者:邓黛
评剧是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剧种,于清末发源于河北省东部,由河北民间的莲花落与蹦蹦(即早期东北二人转)结合产生,上世纪初成兆才等艺人对莲花落戏进行改革,吸收了其他剧种如京剧、河北梆子的音乐与表演程式,形成“平腔梆子戏”,在发展流变中先后有了“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戏”、“评戏”等称谓。虽然二十年代李金顺、李小舫等艺人已采取“评剧”的叫法,但民间仍循旧俗称之为“蹦蹦戏”、“落子戏”。1935年“蹦蹦戏”艺人陆续进入上海演出,在上海掀起热潮。著名艺人白玉霜在公开宣传时使用“评剧”这一名称,从此这个叫法在全国传开,“评剧”也最终得以定名。这一时期评剧艺术在上海发展迅速,评剧艺人们进行了大量革新,获得了欧阳予倩、田汉、洪深等戏剧家的支持与帮助,评剧从此迅速传播,影响力逐渐向全国各地扩展,评剧由此发展为全国性大剧种。因此评剧和上海有着非常深厚的不解之缘。
此次由国家一级演员郑岚主演,中国评剧院带来的第33届“白玉兰”奖参评剧目《祥子与虎妞》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演出,为平日里较少有机会欣赏评剧的上海观众带来了令人惊喜的大餐。
这次《祥子与虎妞》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不愧是国家队的!”整部剧剧本扎实,底蕴深厚,演员班底整齐,每个演员都实力强悍,扮演刘四爷的净角尤其惊艳,嗓音雄浑洪亮,演技又好,活脱脱演出了一个自私抠门、霸道匪气,但又被闺女生生掐住无可奈何的“老登”形象。除此之外,小福子的娇怯与悲戚、祥子傻骆驼式的憨厚淳良也都演绎得很精彩,就连车行一众贱嗖嗖、蔫坏又仗义的伙计们也都令人印象深刻。当然,全剧最美最飒的自然是虎妞,这个虎妞太美,太俏,太辣,一张嘴就是开口跪,一扭身就是说不出的俏皮爽利,浑身劲儿劲儿的,特别招人,特别够劲儿,唯一的缺点就是太不科学,有这样的虎妞祥子居然没有第一眼就爱上,这就很没逻辑!
此处要非常感谢编剧和导演,为我们呈现了一部很不同于原著的《祥子与虎妞》,它更应该被视作是一个全新的创作,一个同人作品,一个平行时空里的虎妞与祥子。原本老舍的小说讲述的是一个个人主义的理想主义者是如何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逐渐丧失生命的斗志和自由意志,逐渐堕落的过程,在对这个过程的展示中,虎妞完全失语了,她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愚蠢的、令人厌恶窒息、导致祥子堕落的工具而存在,但是虎妞的生命、梦想、情感,却完全无人在意。
所以非常感谢《祥子与虎妞》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他们是真的带着对女性一视同仁的同情和理解来改编这部原著,因此我们终于看到了,从虎妞的视角展开的这个故事。在老舍先生的原著中,祥子辜负了两个好女人,而他辜负亏欠最多的就是虎妞。虎妞除了欺骗祥子自己怀了孕这一点(这是不对的!要批评!文学效果,切勿模仿!),并没有做过其他对不起祥子的事情,相反虎妞为祥子放弃家庭亲人,奉献牺牲,贴上自己的全部身家,最后为了给祥子生孩子把自己的命都给搭进去了。这部剧作甚至都谈不上对虎妞的“洗白”、美化,这部剧作只是合情合理的、把虎妞还原成一个真实、有血有肉的女性去表现塑造,而不再是原著中那个“红袄虎牙”张着大嘴吃男人却被子女反噬的吸血女妖精形象(原著中对虎妞食欲的描写也是别有深意,此处暂且不表)。而小福子也不再是原著中那个每天都在等着祥子拯救他,虎妞的葬礼刚结束就迫不及待地要向祥子袒露心意的“小白莲”。(“圣女”和“妖女”的二元对立叙事虽然好用,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可以休矣!)
所以我们在评剧《祥子与虎妞》的舞台上,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愚蠢恶心到反逻辑反常识的虎妞形象,舞台上呈现的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主演郑岚个人的精彩演绎给了这个形象额外的光彩),一个有自己的小心思、小手段但是又有着完全的生命意志的女人。
虎妞有自己的普通的心愿,就是嫁个靠谱的人,有个自己的家,但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在父亲的权威统治、愚昧迷信思想的禁锢、封建社会凝固的权力等级体制、资本垄断的医疗体系等多重力量作用下,她这些小小的普通的心愿都被扼杀,她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最可悲的是原著中虎妞那点可怜的爱情也遭到了祥子和作者的双重厌弃。好在评剧舞台上我们看到了虎妞和祥子的和解,看到了两个苦命人终于彼此依偎、相互取暖,试图共同在黑暗冰冷的社会相互扶持,而这点温暖而幽微的火光也在旧时代的寒冬中被浇灭了,这更能体现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也可以破除某些人民国“风花雪月”的天真幻想。
除此之外,我也不太赞成有些网友观众看了此剧就批判虎妞“恋爱脑”的观点。如果把所有为爱情而奉献牺牲的故事情节都当作“恋爱脑”来批判,那么《牡丹亭》《梁祝》《泰坦尼克号》一定是最“直男癌”“恋爱脑”的烂剧,就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毕竟杜丽娘、祝英台、梁山伯、杰克都为了爱情而死。我始终认为,爱情这种出自天性而又纯然利他的情感,是人类最美好最伟大的情感,是人类进化文明中产生的最伟大的奇迹。没有爱情,一切文化艺术都将不存在,人类文明必然灭亡,毕竟生儿育女这种伴随着巨大牺牲的行为没有爱情作为情感支持,在当代社会是很难延续的。我们不要忘了,由法律背书的恋爱、婚姻自由,除了保障不婚不育的自由,也保障了婚恋和生育的自由。而这正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自由,我们切不可嗤之以鼻,把这一出自人类天性的自由简单粗暴地理解为恋爱脑。
而另一方面,如果因为虎妞之死就批判她为了给男人生孩子就丢性命,其实也大可不必,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我们的母亲冒着生命危险生下来的宝贝,我们不能一边抱怨原生家庭对子女没有爱,一边又批判有的人为了孩子而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毕竟这个世界上,为了孩子而宁愿牺牲自己才是大多数正常父母的心声,才是人类的天性。
当下是一个网络上思想文化飞速迭代更新的时代,当一代人还在为了对原著经典的改编、对传统进行创新而有所顾虑时,年轻人已经为了这一代人的不够激进而开始进行新的批判。那么面对经典,面对戏曲,究竟该如何创新如何创作呢?我想,其实可以简单点,顺乎天性而为。而爱,一定是最顺乎天理人情的。
最后。再次感谢编剧、导演、演员,他们让虎妞开口说话,让我们听到了虎妞的声音,她证明了她的生命和小福子的生命是一样珍贵的,是应该被呵护的。那些像男人一样彪悍的、被部分人认为不美的虎妞们,她们的梦想与爱情同样是应该被尊重和倾听的。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杜丽娘的爱情是美好的、伟大的,虎妞的爱情也是一样。
作者 邓黛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戏剧戏曲学副教授

这次《祥子与虎妞》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不愧是国家队的!”整部剧剧本扎实,底蕴深厚,演员班底整齐,每个演员都实力强悍,扮演刘四爷的净角尤其惊艳,嗓音雄浑洪亮,演技又好,活脱脱演出了一个自私抠门、霸道匪气,但又被闺女生生掐住无可奈何的“老登”形象。除此之外,小福子的娇怯与悲戚、祥子傻骆驼式的憨厚淳良也都演绎得很精彩,就连车行一众贱嗖嗖、蔫坏又仗义的伙计们也都令人印象深刻。当然,全剧最美最飒的自然是虎妞,这个虎妞太美,太俏,太辣,一张嘴就是开口跪,一扭身就是说不出的俏皮爽利,浑身劲儿劲儿的,特别招人,特别够劲儿,唯一的缺点就是太不科学,有这样的虎妞祥子居然没有第一眼就爱上,这就很没逻辑!
此处要非常感谢编剧和导演,为我们呈现了一部很不同于原著的《祥子与虎妞》,它更应该被视作是一个全新的创作,一个同人作品,一个平行时空里的虎妞与祥子。原本老舍的小说讲述的是一个个人主义的理想主义者是如何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逐渐丧失生命的斗志和自由意志,逐渐堕落的过程,在对这个过程的展示中,虎妞完全失语了,她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愚蠢的、令人厌恶窒息、导致祥子堕落的工具而存在,但是虎妞的生命、梦想、情感,却完全无人在意。
所以非常感谢《祥子与虎妞》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他们是真的带着对女性一视同仁的同情和理解来改编这部原著,因此我们终于看到了,从虎妞的视角展开的这个故事。在老舍先生的原著中,祥子辜负了两个好女人,而他辜负亏欠最多的就是虎妞。虎妞除了欺骗祥子自己怀了孕这一点(这是不对的!要批评!文学效果,切勿模仿!),并没有做过其他对不起祥子的事情,相反虎妞为祥子放弃家庭亲人,奉献牺牲,贴上自己的全部身家,最后为了给祥子生孩子把自己的命都给搭进去了。这部剧作甚至都谈不上对虎妞的“洗白”、美化,这部剧作只是合情合理的、把虎妞还原成一个真实、有血有肉的女性去表现塑造,而不再是原著中那个“红袄虎牙”张着大嘴吃男人却被子女反噬的吸血女妖精形象(原著中对虎妞食欲的描写也是别有深意,此处暂且不表)。而小福子也不再是原著中那个每天都在等着祥子拯救他,虎妞的葬礼刚结束就迫不及待地要向祥子袒露心意的“小白莲”。(“圣女”和“妖女”的二元对立叙事虽然好用,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可以休矣!)
所以我们在评剧《祥子与虎妞》的舞台上,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愚蠢恶心到反逻辑反常识的虎妞形象,舞台上呈现的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主演郑岚个人的精彩演绎给了这个形象额外的光彩),一个有自己的小心思、小手段但是又有着完全的生命意志的女人。
虎妞有自己的普通的心愿,就是嫁个靠谱的人,有个自己的家,但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在父亲的权威统治、愚昧迷信思想的禁锢、封建社会凝固的权力等级体制、资本垄断的医疗体系等多重力量作用下,她这些小小的普通的心愿都被扼杀,她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最可悲的是原著中虎妞那点可怜的爱情也遭到了祥子和作者的双重厌弃。好在评剧舞台上我们看到了虎妞和祥子的和解,看到了两个苦命人终于彼此依偎、相互取暖,试图共同在黑暗冰冷的社会相互扶持,而这点温暖而幽微的火光也在旧时代的寒冬中被浇灭了,这更能体现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也可以破除某些人民国“风花雪月”的天真幻想。
除此之外,我也不太赞成有些网友观众看了此剧就批判虎妞“恋爱脑”的观点。如果把所有为爱情而奉献牺牲的故事情节都当作“恋爱脑”来批判,那么《牡丹亭》《梁祝》《泰坦尼克号》一定是最“直男癌”“恋爱脑”的烂剧,就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毕竟杜丽娘、祝英台、梁山伯、杰克都为了爱情而死。我始终认为,爱情这种出自天性而又纯然利他的情感,是人类最美好最伟大的情感,是人类进化文明中产生的最伟大的奇迹。没有爱情,一切文化艺术都将不存在,人类文明必然灭亡,毕竟生儿育女这种伴随着巨大牺牲的行为没有爱情作为情感支持,在当代社会是很难延续的。我们不要忘了,由法律背书的恋爱、婚姻自由,除了保障不婚不育的自由,也保障了婚恋和生育的自由。而这正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自由,我们切不可嗤之以鼻,把这一出自人类天性的自由简单粗暴地理解为恋爱脑。

当下是一个网络上思想文化飞速迭代更新的时代,当一代人还在为了对原著经典的改编、对传统进行创新而有所顾虑时,年轻人已经为了这一代人的不够激进而开始进行新的批判。那么面对经典,面对戏曲,究竟该如何创新如何创作呢?我想,其实可以简单点,顺乎天性而为。而爱,一定是最顺乎天理人情的。
最后。再次感谢编剧、导演、演员,他们让虎妞开口说话,让我们听到了虎妞的声音,她证明了她的生命和小福子的生命是一样珍贵的,是应该被呵护的。那些像男人一样彪悍的、被部分人认为不美的虎妞们,她们的梦想与爱情同样是应该被尊重和倾听的。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杜丽娘的爱情是美好的、伟大的,虎妞的爱情也是一样。
作者 邓黛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戏剧戏曲学副教授
猜你喜欢
该剧以演员精湛的表演、动人的剧情和独特的剧种魅力,赢得了观众们的高度认可。演出期间,剧场内座无虚席,观众们被剧中的情节深深吸引,时而为虎妞的泼辣而喝彩,时而为祥子的坚韧而感动。...
评剧《骄杨》由国家一级编剧赵德明和柳峰担任编剧,特邀资深编导钟海执导。他统揽全局,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突出主题,渲染环境气氛。对剧本的情节安排、语言处理都进行了反复切磋调整,使其达到最佳的效果。...
评剧版《祥子与虎妞》本着忠诚原著精神,彰显剧种特色。深刻解读了祥子与虎妞的爱情故事与悲剧命运。以明快流畅的唱腔、朴实无华的表演,完美诠释着老舍笔下的小人物。泼辣的虎妞、憨厚的祥子、善良的小福子……这是一出爱情故事也是一场旧时代的命运悲剧。...
中国评剧院创排剧目《祥子与虎妞》是中国评剧院的常演剧目,深受戏迷观众的喜爱,集中了剧院活跃于舞台的中青年实力派演员,且故事情节紧凑,人物个性鲜明,板式丰富,唱念做打俱佳,是不容错过的精彩好戏!...
评剧《祥子与虎妞》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名著《骆驼祥子》,描写了旧中国的北京城,一群穷苦的人力车夫艰辛凄凉的生活。...
评剧《金山寺·断桥·雷峰塔》系全部《白蛇传》中之主要内容。许仙与白素贞于西湖邂逅结为连理。后受金山寺僧法海蛊惑,以白系蛇妖所变为由将许扣留在金山寺。...
2023年12月7日,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评剧《祥子与虎妞》的巡演队伍再次启程,奔赴江苏。分别于12月8日扬州戏曲园剧院、12月10日南通更俗剧院、12月12日海安大剧院、12月15日徐州音乐厅,为江苏的观众朋友们奉献了四场精彩演出。...
刘亚丽,主演的剧目《宰相胡同》曾获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并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南北片)展演”中荣获二等奖,还获得“长白山文艺奖”,2012年获得“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主演的现代评剧《春回桃湾》在第十一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上获得“优秀剧目奖”。...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