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

时间:2025-03-24 19:33:19 阅读:
评剧
路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快速变迁的现代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我们共同的记忆与身份认同的象征。路北区文化馆作为路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积极保护非遗项目、发扬传承精神。特设立路北区文化馆公众号--“路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宣传版块,让路北区非遗能够通过网络走进更多百姓家,让更多共享本区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众能够感受传统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悟非遗“活态传承”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不远,它就在我们身边,融入我们的衣、食、住、行。保护非遗,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根和魂,让民族传统滋润我们的生活。
评剧
项目介绍

评剧,又称评戏,戏曲剧种,1910年左右形成于唐山滦县一带,其前身为莲花落,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滦县地近京城,受京都影响,县境乃“文学之邦,士大夫揖让进退,皆彬彬有礼,重然诺,尚气节,文字朴茂……”(《滦县志·序》),风气开化,民间文学发达。皮影、大鼓书、秧歌等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多彩,民歌、民谣、民谚、民间故事也繁茂优美。勤劳勇敢的滦南人,依岁时风俗,各村多有唱影、说书、扭秧歌、演大戏的。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使人们赏心悦目,养成了对艺术的爱好。莲花落从民歌、民谣、民间故事、秧歌、皮影、大鼓等艺术形式中吸收了许多营养,经过单口对口莲花落、拆出莲花落、唐山落子等阶段,逐步发展成评剧,成为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广大群众的喜欢。
代表性传承人
付小平
付小平,女,中共党员。评剧洪派传人。现任路北区龙东群星艺术团团长和唐山洪兴娃娃评剧团团长及执行编导。同时兼任唐山市评剧发展促进会理事,唐山市戏剧家协会理事、评剧专委会主任和唐山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付小平自2009年拜师洪门以来,始终牢记恩师的教诲“振兴评剧,从娃娃做起。不负普及、传承之使命,克服诸多困难,铿锵坚守十年之久。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