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戏韵跨津京!黄土岗文化中心丰台刘巧儿评剧社蓟州献艺,圆满收官

时间:2025-05-27 10:54:53 阅读:
当艾草还未挂满门楣,当糯米正等待粽叶的包裹,一场跨越地域的戏曲盛宴已率先拉开端午序幕!5月17日——18日,黄土岗文化中心丰台刘巧儿评剧社走进天津蓟州,以“迎端午”评剧折子戏为媒,用国粹之声传递端午祝福,为当地戏迷献上传统文化韵味的视听大礼,让评剧艺术在津京两地间绽放璀璨光彩。

5月17日,演出在京剧经典折子戏《包公赔情》中拉开帷幕。《包公赔情》讲述了包拯秉公铡侄后,嫂嫂前来问责,包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嫂嫂赔情的故事。演员们凭借扎实的唱功和细腻的表演,将包拯的刚正不阿与嫂嫂的悲痛欲绝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句唱词都饱含深情,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喝彩与掌声 。

随后上演的《杨三姐告状》选段同样精彩。这一段中杨三姐为了给冤死的姐姐申冤,遭受了贪官污吏百般刁难,最终在天津高等检察厅案件沉冤得雪。展现出底层女性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演员们通过生动的演绎,将杨三姐的聪慧、果敢以及对正义的执着追求刻画得栩栩如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恩怨情仇的故事之中,深刻感受到了评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5月18日,演出迎来了评剧经典剧目《花为媒》全剧。这部剧以其曲折的剧情、优美的唱腔和活泼的表演风格深受观众喜爱。《花为媒》讲述了张五可与贾俊英、王俊卿与李月娥两对有情人经过一番波折后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

演出中,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甜美的唱腔和诙谐桥段交织,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活灵活现,张五可的活泼俏皮、李月娥的温柔婉约、阮妈的热情风趣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大家沉浸在评剧艺术的浪漫氛围中。整部剧在喜庆热闹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为此次“迎端午”演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

此次黄土岗文化中心丰台刘巧儿评剧社赴天津蓟州演出,不仅为当地群众带来了高品质的文化享受,也为评剧这一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力量。更进一步促进了京津冀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让评剧艺术在不同地区绽放光彩,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评剧,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作为北京演艺集团2025“五月演出季”的展演剧目,中国评剧院经典保留剧目《花为媒》《秦香莲》《杨三姐告状》将于5月19日-21日在人民剧场上演。...
秦皇岛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组织市小海燕评剧团整理复排了大型古装评剧秦香莲,计划于2025年5月20日19:00在文化广场剧场隆重上演。...
评剧《目连之母》以女性觉醒与自我救赎为核心主题,由著名编剧徐棻根据自己编剧的同名川剧改编,知名导演安凤英执导。...
张洪霞、宋海燕、谭云、刘俊琴等全国评剧十大名票也分别献唱了评剧经典唱段《谢瑶环》“秉滴泪”、《成兆才》“青灯照白头”、《花为媒》“花园”及《凤还巢》“洞房中”选段等曲目,尽显评剧艺术魅力。...
2025年4月28日下午,玉田县无终街道广场社区文化广场座无虚席,一场以“感恩奋进双争有我”为主题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评剧专场)在此精彩上演。千余名社区居民、企业职工、环卫工人代表与评剧爱好者齐聚一堂,在婉转的唱腔、灵动的身段中,共赴一场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交融的视听盛宴。...
本次评剧专场节目单丰富多彩,呈现了许多经典剧目片段,让观众大饱眼福、耳福。开场便是《秦香莲》中的“琵琶词”“寻夫”片段,演员们用深情的表演和精湛的唱功,将秦香莲的悲苦命运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剧情以1946年《游春图》即将流离国外为开场,之后时空流转至2016年的故宫修复工作室。杨志斌与徐知文是在故宫从事古画修复的一对师徒,即将退休的杨志斌德高望重、修复经验丰富;学生徐知文胆大心细,有理想有追求,有望接过接力棒,成为故宫新一代优秀的古画修复师。...
演员们、唱做一体,形神兼备,秦香莲的哭腔唱段运用评剧特有的反调慢板,结合水袖功的表演程式,形成刚柔对比的艺术效果。...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