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正常的越剧演员——谈谈陈群瑶在金桂奖中的表现
时间:2024-10-16 09:25:38 阅读: 次 作者:安东尼 的笃越剧
当用正常一个词形容人时,是何其普通;但当用正常一个词来形容越剧演员时,是何等弥足珍贵。
说实话,说起陈群瑶本人并不熟悉,偶尔也是从其他戏迷朋友中听到关于对她的评价。基本上就是唱得不好,音都不准,跟她老师王志萍比,相差太远。所以,看到她的参赛,我也不那么看好,总觉得是陪跑的炮灰。但是,当看完她的表演的时候,意识到好像她也不是别人说的那么差,虽然唱方面没有那么出类拔萃,但是至少没有什么让我无法接受的点;而且她的表演,让我感觉到,是一个正常的越剧演员,获奖自然是实至名归的(说的是横向的四个越剧演员中晋级)。
一、参赛剧目分析
陈群瑶的参加剧目是移植自川剧的《李亚仙*绣目留影》,总长20分钟。这一出戏出自唐传奇《李娃传》讲述了歌女李亚仙与郑元和的爱情故事。《绣目留影》是其中的一场,主要剧情就是李亚仙在得知爱人郑元和高中之后,喜极而泣。但却因出自青楼,不为世俗偏见所容,为了成就郑元和,甘愿走出青楼的故事。
本人认为这一个剧目的难度是很大的,主要难度表现在:第一、如何诠释盲人;第二、入圈诠释双喜临门的喜悦;第三、如何在双喜的喜悦之中诠释大悲;第四、如何在大悲之中成就他人。最终的目的是要表现李亚仙的忠贞、坚韧、善良。
整体看下来这一场戏虽然20分钟,但是整体的剧情还是紧凑的,编排上比沙漠王子好很多,我们就来逐一看一下陈群瑶的表现吧。
二、主要表演分析
(一)盲人的诠释和理解
李亚仙这个盲人是充满希望的盲人,不是颓废的盲人,所以在诠释盲人的时候,首先得是个盲人,就是正常盲人所需的外部特征需要表现出来,但是,也需要有正常盲人所没有的的坚韧。我们先来看看陈群瑶是怎么诠释一个盲人的:
第一、从动作形体上看,陈群瑶为了演盲人基本都是面向舞台,侧耳对合作演员;同时,基本是先伸手,通过手、耳、脸的相互配合来表达一个盲人的状态。听到郑郎回来时,有一段耍水袖的状态,来表达自己期待已久、喜极而泣的情绪,但考虑到自己是个盲人,水袖动作没有特别夸张,碎步也没有满场跑,而是通过小碎步以及小幅度的水袖动作来表达一个盲人激动的状态。
第二、从舞台空间的利用上看,没有大动作,没有满场跑,特别是李亚仙和郑元和要双向奔赴时,跑了一个小圆场,通过一个错开的动作,回过头来再奔赴一致,来表达盲人的状态,而非直接迎面奔赴。
综上,本人认为陈群瑶对盲人的演绎虽然没有像傅全香老师在《李娃传》中那么入木三分,但是盲人该有的点是抓到的,通过小幅度舞台空间的利用,通过侧耳对着演员、手的摸索,以及正常的体态来诠释,这是做的好的地方。而且没有受现在越剧圈流行风的影响,通过小幅度水袖以及小慢碎步来体现人物,而不是采用跪步或者大水袖满天飞来展示技巧,也是难能可贵的。特别是整场20来分钟的盲人表演,几乎都保持了这种状态,也是很不容易。总的说,陈群瑶对盲人的诠释基本上是达到我的基本要求。
(二)第一重喜的分析
《绣目留影》这一出戏中,第一重喜是郑元和高中之喜。这是喜极而泣的喜,自己的刺目劝学终于得到了回报,为自己高兴,也为郑元和高兴。但是高兴中也略带遗憾,自己只能摸不能亲眼看到。
如上图,可以看到陈群瑶在听到第一喜的时候,喜极而泣,也能看到只能摸不能看的遗憾。但是总的来说,这里面泣的成分相对较多,喜的成分少了一点点。本人认为,可以再多一点展示一下喜,先喜后泣,让我更多地感受到喜,然后由喜转泣,喜极而泣,这样的人物表演,矛盾冲突会更加鲜明。
(三)第二重喜的分析
第二重喜是自己的喜,家里接受了,还有可能获封诰命,是意外之喜,是惊喜。看看陈群瑶的表现。
当听到自己活得相爱之人家庭认可的时候,通过往后退几步的形式来表达惊。然后再听说要带自己去常州那个自己日思夜想的地方的时候,面带喜色。个人觉得陈群瑶这里处理惊喜的时候,是比较内化的表现,考虑到了是一个瞎子,也是一个女子,往后退的时候,动作幅度相对较小,喜的表情也没有很夸张。这样的处理方式,我觉得是一个正常的处理方式,惊除了动作上表现出来后,个人觉得可以通过表情适当表示一下,当然不要太夸张。
(四)喜之后的悲痛
当觉得自己有机会和心爱之人终成眷属时,忽然圣旨下,一道晴天霹雳,大喜之后的大悲,悲的是无法冲破的世俗偏见,深深刺痛了李亚仙,我们看一下陈群瑶是如何诠释的。
在听到圣旨内容后,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虽然说在当时社会明知道这种情况很常见,但是发生在自己身上,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也算合理。当听到郑元和为了自己宁可辞官时,一心为郑元和着想,让郑元和不要辞官。然后通过高音唱腔,声音的变化以及身体、手的颤微抖动来体现内心的悲痛。
整体来说,这一段的内心悲痛是真的体现出来了,体现得也不错。但是呢,9分30秒时,情感高潮站不住脚的时候,一坐就刚好坐到椅子上,好像眼瞎的特点在这一刻忽然丢了。是不是在这一刻,手摸着椅背边缘,坐下来,再慢慢摆正更加合理一点?
接下来是回忆与郑元和的点滴生活,以及双方互相体谅,互为对方考虑的点点滴滴,在相互的生活中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决定收拾离开。因此,这一段重点要把纠结、挣扎、痛苦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
如上图,在相互恩爱中感受过去生活中的冷暖以及所面对世俗的冷酷,好在郑元和不离不弃,即使世俗偏见,也没有动摇半分这种情感。为了成全郑元和,最终决定离开,内心非常不舍、挣扎与痛苦。在这里,以前与郑元和的幸福点滴以及将要分别的痛苦陈群瑶都正常的表达了出来。
(五)对未来的坚定
这是一个痛苦的决定,为了成就对方,舍弃自己的爱情,毅然决定离开,把对郑元和的爱留在心里,绣目留影做纪念。这一个决定是依然决绝的,是坚定无比的,因此这里要表现出无悔、成全的状态。
如上,通过罢罢罢三个字表现了自己放弃现在的珍贵情感,成就对方。陈群瑶在这表现出了自己的无悔、坚决,但是,最后一个动作状态,个人感觉有点过了,看起来不太像坚定决绝,更像是对世俗的恨,虽然也有轻微的这种感觉,但是主要的还是要表现坚定与决绝。
综上,陈群瑶这一场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正常的表演,虽然有一些小地方存在不恰当的情况,但是这些都无可厚非,不影响整体观赏性。李亚仙的喜、李亚仙的悲、李亚仙的痛、李亚仙的坚,都有得到体现。
三、陈群瑶的唱腔
陈群瑶是王派演员,也是王志萍的学生,说实话,这一段唱腔,似王非王,偶尔几处特听到特别有王派特色的唱腔,但是又不那么王。其实,王派在越剧花旦中,流派特色是蛮明显的,醇厚十足,但是受大环境影响,时代所驱,这种流派的弱化也没有办法。
总体陈群瑶的发声部位和老师王志萍的发声部位差不多,但是出来的效果跟华怡青年轻时的王派差不太多,稍微有点不稳定,特别是几处高音时,有一点点处理的过急。当然,现在的演员都差不太多。虽然不那么王,但我个人的要求也不高,也是勉强可以听啦。
四、对陈群瑶的几点看法
(一)保持正常的表演水平
以前正常是对演员的最低要求,现在反而成了最高要求。陈群瑶在金桂奖中的表演是一个正常的表演,这个评价已经很高了。希望她能保持这种正常的表演水平,不要像最新的红楼梦那样又走偏了。明明是葬花,是悲,是怜,但着装却人比花娇,这明显就不合适嘛。
(二)磨炼自己的唱腔
虽然现在大多数演员都没有固定的流派唱腔,但是既然自己是王派演员,又拜了王派演员为老师,也要有跟自己表演相匹配的唱腔,这样自己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艺术影响力才会扩大。所以要磨一下自己的唱腔,使王派特色、韵味更加明显。
(三)注重表演的细节
虽然在20分钟瞎子的表演过程中,演绎了眼瞎的状态,但是还是有一处地方相对比较直接,就是9分30秒的时候直接坐凳子上,一个动作完成了,是不是可以稍微婉转一点,不要忘记眼瞎的状态;最后一个坚定的动作,稍微感觉有一点点过了。所以,要注重表演的细节,整体看起来才会更加完美。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希望她正常的表演可以保持,有朝一日可以看到她的蜕变。
说实话,说起陈群瑶本人并不熟悉,偶尔也是从其他戏迷朋友中听到关于对她的评价。基本上就是唱得不好,音都不准,跟她老师王志萍比,相差太远。所以,看到她的参赛,我也不那么看好,总觉得是陪跑的炮灰。但是,当看完她的表演的时候,意识到好像她也不是别人说的那么差,虽然唱方面没有那么出类拔萃,但是至少没有什么让我无法接受的点;而且她的表演,让我感觉到,是一个正常的越剧演员,获奖自然是实至名归的(说的是横向的四个越剧演员中晋级)。
一、参赛剧目分析
陈群瑶的参加剧目是移植自川剧的《李亚仙*绣目留影》,总长20分钟。这一出戏出自唐传奇《李娃传》讲述了歌女李亚仙与郑元和的爱情故事。《绣目留影》是其中的一场,主要剧情就是李亚仙在得知爱人郑元和高中之后,喜极而泣。但却因出自青楼,不为世俗偏见所容,为了成就郑元和,甘愿走出青楼的故事。
本人认为这一个剧目的难度是很大的,主要难度表现在:第一、如何诠释盲人;第二、入圈诠释双喜临门的喜悦;第三、如何在双喜的喜悦之中诠释大悲;第四、如何在大悲之中成就他人。最终的目的是要表现李亚仙的忠贞、坚韧、善良。
整体看下来这一场戏虽然20分钟,但是整体的剧情还是紧凑的,编排上比沙漠王子好很多,我们就来逐一看一下陈群瑶的表现吧。
二、主要表演分析
(一)盲人的诠释和理解
李亚仙这个盲人是充满希望的盲人,不是颓废的盲人,所以在诠释盲人的时候,首先得是个盲人,就是正常盲人所需的外部特征需要表现出来,但是,也需要有正常盲人所没有的的坚韧。我们先来看看陈群瑶是怎么诠释一个盲人的:
第一、从动作形体上看,陈群瑶为了演盲人基本都是面向舞台,侧耳对合作演员;同时,基本是先伸手,通过手、耳、脸的相互配合来表达一个盲人的状态。听到郑郎回来时,有一段耍水袖的状态,来表达自己期待已久、喜极而泣的情绪,但考虑到自己是个盲人,水袖动作没有特别夸张,碎步也没有满场跑,而是通过小碎步以及小幅度的水袖动作来表达一个盲人激动的状态。
第二、从舞台空间的利用上看,没有大动作,没有满场跑,特别是李亚仙和郑元和要双向奔赴时,跑了一个小圆场,通过一个错开的动作,回过头来再奔赴一致,来表达盲人的状态,而非直接迎面奔赴。
综上,本人认为陈群瑶对盲人的演绎虽然没有像傅全香老师在《李娃传》中那么入木三分,但是盲人该有的点是抓到的,通过小幅度舞台空间的利用,通过侧耳对着演员、手的摸索,以及正常的体态来诠释,这是做的好的地方。而且没有受现在越剧圈流行风的影响,通过小幅度水袖以及小慢碎步来体现人物,而不是采用跪步或者大水袖满天飞来展示技巧,也是难能可贵的。特别是整场20来分钟的盲人表演,几乎都保持了这种状态,也是很不容易。总的说,陈群瑶对盲人的诠释基本上是达到我的基本要求。
(二)第一重喜的分析
《绣目留影》这一出戏中,第一重喜是郑元和高中之喜。这是喜极而泣的喜,自己的刺目劝学终于得到了回报,为自己高兴,也为郑元和高兴。但是高兴中也略带遗憾,自己只能摸不能亲眼看到。
如上图,可以看到陈群瑶在听到第一喜的时候,喜极而泣,也能看到只能摸不能看的遗憾。但是总的来说,这里面泣的成分相对较多,喜的成分少了一点点。本人认为,可以再多一点展示一下喜,先喜后泣,让我更多地感受到喜,然后由喜转泣,喜极而泣,这样的人物表演,矛盾冲突会更加鲜明。
(三)第二重喜的分析
第二重喜是自己的喜,家里接受了,还有可能获封诰命,是意外之喜,是惊喜。看看陈群瑶的表现。
当听到自己活得相爱之人家庭认可的时候,通过往后退几步的形式来表达惊。然后再听说要带自己去常州那个自己日思夜想的地方的时候,面带喜色。个人觉得陈群瑶这里处理惊喜的时候,是比较内化的表现,考虑到了是一个瞎子,也是一个女子,往后退的时候,动作幅度相对较小,喜的表情也没有很夸张。这样的处理方式,我觉得是一个正常的处理方式,惊除了动作上表现出来后,个人觉得可以通过表情适当表示一下,当然不要太夸张。
(四)喜之后的悲痛
当觉得自己有机会和心爱之人终成眷属时,忽然圣旨下,一道晴天霹雳,大喜之后的大悲,悲的是无法冲破的世俗偏见,深深刺痛了李亚仙,我们看一下陈群瑶是如何诠释的。
在听到圣旨内容后,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虽然说在当时社会明知道这种情况很常见,但是发生在自己身上,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也算合理。当听到郑元和为了自己宁可辞官时,一心为郑元和着想,让郑元和不要辞官。然后通过高音唱腔,声音的变化以及身体、手的颤微抖动来体现内心的悲痛。
整体来说,这一段的内心悲痛是真的体现出来了,体现得也不错。但是呢,9分30秒时,情感高潮站不住脚的时候,一坐就刚好坐到椅子上,好像眼瞎的特点在这一刻忽然丢了。是不是在这一刻,手摸着椅背边缘,坐下来,再慢慢摆正更加合理一点?
接下来是回忆与郑元和的点滴生活,以及双方互相体谅,互为对方考虑的点点滴滴,在相互的生活中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决定收拾离开。因此,这一段重点要把纠结、挣扎、痛苦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
如上图,在相互恩爱中感受过去生活中的冷暖以及所面对世俗的冷酷,好在郑元和不离不弃,即使世俗偏见,也没有动摇半分这种情感。为了成全郑元和,最终决定离开,内心非常不舍、挣扎与痛苦。在这里,以前与郑元和的幸福点滴以及将要分别的痛苦陈群瑶都正常的表达了出来。
(五)对未来的坚定
这是一个痛苦的决定,为了成就对方,舍弃自己的爱情,毅然决定离开,把对郑元和的爱留在心里,绣目留影做纪念。这一个决定是依然决绝的,是坚定无比的,因此这里要表现出无悔、成全的状态。
如上,通过罢罢罢三个字表现了自己放弃现在的珍贵情感,成就对方。陈群瑶在这表现出了自己的无悔、坚决,但是,最后一个动作状态,个人感觉有点过了,看起来不太像坚定决绝,更像是对世俗的恨,虽然也有轻微的这种感觉,但是主要的还是要表现坚定与决绝。
综上,陈群瑶这一场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正常的表演,虽然有一些小地方存在不恰当的情况,但是这些都无可厚非,不影响整体观赏性。李亚仙的喜、李亚仙的悲、李亚仙的痛、李亚仙的坚,都有得到体现。
三、陈群瑶的唱腔
陈群瑶是王派演员,也是王志萍的学生,说实话,这一段唱腔,似王非王,偶尔几处特听到特别有王派特色的唱腔,但是又不那么王。其实,王派在越剧花旦中,流派特色是蛮明显的,醇厚十足,但是受大环境影响,时代所驱,这种流派的弱化也没有办法。
总体陈群瑶的发声部位和老师王志萍的发声部位差不多,但是出来的效果跟华怡青年轻时的王派差不太多,稍微有点不稳定,特别是几处高音时,有一点点处理的过急。当然,现在的演员都差不太多。虽然不那么王,但我个人的要求也不高,也是勉强可以听啦。
四、对陈群瑶的几点看法
(一)保持正常的表演水平
以前正常是对演员的最低要求,现在反而成了最高要求。陈群瑶在金桂奖中的表演是一个正常的表演,这个评价已经很高了。希望她能保持这种正常的表演水平,不要像最新的红楼梦那样又走偏了。明明是葬花,是悲,是怜,但着装却人比花娇,这明显就不合适嘛。
(二)磨炼自己的唱腔
虽然现在大多数演员都没有固定的流派唱腔,但是既然自己是王派演员,又拜了王派演员为老师,也要有跟自己表演相匹配的唱腔,这样自己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艺术影响力才会扩大。所以要磨一下自己的唱腔,使王派特色、韵味更加明显。
(三)注重表演的细节
虽然在20分钟瞎子的表演过程中,演绎了眼瞎的状态,但是还是有一处地方相对比较直接,就是9分30秒的时候直接坐凳子上,一个动作完成了,是不是可以稍微婉转一点,不要忘记眼瞎的状态;最后一个坚定的动作,稍微感觉有一点点过了。所以,要注重表演的细节,整体看起来才会更加完美。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希望她正常的表演可以保持,有朝一日可以看到她的蜕变。
猜你喜欢
经过数次与编剧、主演的沟通,肖英导演与信洪海编导在上海开展了多次商讨。此次信洪海老师于百忙之中从上海赶来福州,按照双方构想为剧目《柳如是》进行剧本框架搭建。...
首先徐老师的两位学生为同学们表演了越剧选段《花园会》。然后徐老师对于越剧唱腔进行一一演示讲解,还展示了越剧表演中马鞭、扇子、水袖等道具的用法。...
《张云霞越剧唱腔精选》CD,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编 唐惠良 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
活动开始,演员们陆续登场,以精湛的演技和婉转的唱腔,将一个个片段向观众们娓娓道来,整台演出精彩纷呈,现场连绵不绝的掌声将演出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恭喜,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李霄雯,荣膺金桂。颁奖礼上,李霄雯表演了经典折子戏《孔乙己桃花源梦》,亦是这折戏助她决赛折桂。...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