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浦东人家》

时间:2022-06-05 20:41:23 阅读:
“故事贴近生活,80年代真的是宁愿要浦西一张床也不要浦东一间房,剧情让我非常触动,这些平凡人物分享着他们的故事,与浦东有关的点点滴滴,后半场看得我差点流泪,不过好在结局圆满!”

“这出戏通过80年代浦东寻常百姓家的生活,折射了浦东兴盛的30年历程,我是上海80后,所以对这部剧里的很多场景,当时的着装打扮,流行元素都比较熟悉!感到特别得亲切!浦东腾飞发展的这30年,我这位上海人感受很多,这些变化我都看在眼里。”

“整部剧通过普通人的市井人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通过一个个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再现了在‘改革开放’以及‘开发浦东’进程中,‘阿拉’上海人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历程。长达2个多小时的戏,情节跌宕起伏,悲喜‘错落有致’,当年的‘网红歌曲’更是年代感十足。”

有这样一出戏,一经演出,便勾起阿拉上海人满满的回忆,赢得观众的一致好评,那便是淮剧《浦东人家》!

本期内容,就让我们一同欣赏该剧,感受普通上海人家在浦东开发开放进程中的奋斗与拼搏。

剧目介绍

淮剧《浦东人家》描写的是市井人生,反映的是一个时代。戏剧情节在上海浦东一户人家,几户邻居之间展开,通过他们的故事,再现了在“改革开放”以及“开发浦东”进程中,“阿拉”上海人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历程。

主人公阿珍、阿德、阿林,是分别居住在浦东、浦西的三位年轻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有过梦想,做过努力;郭茂堂、梅阿姨、钱老伯等老一辈街坊邻居,居住浦东狭小弄堂,但邻里之间却相处和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同样心有梦想,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越过越好。然而,当真正面对“改革”的浪潮,面对“浦东开发”的巨大变化,阿珍、阿德、阿林他们却显得有些困惑,有些迷茫,有些难以适应,不知所措。

在努力适应命运的挑战中,他们苦过,乐过;爱过,恨过;挣扎过,努力过;失败过,也成功过。在此变幻莫测的命运面前,他们没有被压倒、压垮。特别是阿珍,这一貌似柔弱的女子,面对灾难,坚韧不屈;面对爱情,不离不弃;面对友情,重信守诺。展示了一代人在浦东开发的伟大进程中,现代人格的转型与重塑,反映了浦东从“乡下”到国际大都市的平民变迁。
剧目欣赏

淮剧《浦东人家》是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2018年9月25日首演于美琪大戏院,此后在全国各地演出近三十场。

该剧参演了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中国•金华李渔戏剧周等艺术节展演,并积极践行进高校演出,获得广泛好评。2018年11月,《浦东人家》获首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周优秀参演剧目。2019年10月,《浦东人家》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舞台剧展播活动播出剧目,在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播出,收获良好社会反响。2020年9月,《浦东人家》参演浦东文化艺术节,献礼致敬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


猜你喜欢

创排《范公堤》的江苏省淮剧团,是近年来国内风头正健的省级剧团。由其创排的大型现代淮剧《小镇》荣获第十五届文华大奖。剧中饰演范仲淹的演员为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上海戏剧“白玉兰奖”获得者陈明矿。...
今年正值淮剧一代宗师筱文艳诞辰100周年,《秦香莲·琵琶寿》作为淮剧宗师筱文艳先生的代表作品,流传至今。为纪念这一重要的日子,上海淮剧团整理复排淮剧《琵琶寿》,再现先生佳作。...

大型原创淮剧《浪起宝应湖》

淮剧《浪起宝应湖》已是第二次在江苏大剧院展演。宝应淮剧团的演员与工作人员做了十分充足的准备,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演员精彩的表演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大型现代淮剧《村官八把手》精彩首演

该剧是一部原创乡村振兴题材轻喜剧,以淮安秧歌“格咚代”为创作素材,在突出时代性的基础上,融入了生活化和戏曲化元素,注重乡村特色和喜剧特点,以散文诗般的画面再现新时代乡村振兴下的运河农家。...

盐城市淮剧团30名青年演员迎来2022年度业务考核

为了能够更好地检验此次考核,特邀江苏省淮海剧团团长陈万宏、江苏省长荣京剧院院长潘如钢,泰州市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李加虎、谭步权,响水县淮海剧团团长王体苏共5名(专家)考官出任评委,以及5名监委进行现场监督。...

非遗魅力“云端”绽放,经典淮音绕梁芬芳

上海淮剧团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文艺院团的优势,整合资源,于6月推出了“薪火相传淮音雅韵 匠心锻造百世流芳”淮音线上特别企划。...
淮剧《心灵的绿洲》取材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讲述了在河北,有个叫井泾的村庄,村里有两个残疾老人,一个叫贾文其,一个叫贾海霞。贾文其小时候失去了双手,贾海霞双目几乎失明,但就是这两个老人,花了十年的时间,在一片河滩上种下了一片树林。...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