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电影《南越宫词》公映
时间:2022-06-11 09:23:38 阅读: 次 作者:许晓蕾
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州广播电视台、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粤剧院等单位联合打造的粤剧电影《南越宫词》将于6月9日全国上映,邀请大家赏岭南粤剧,识南越历史。
6月7日,由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州影视产业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南越宫词》提前观影场暨专家圆桌研讨会在广州塔金逸影城举行。影视行业专家、戏曲研究专家、粤剧爱好者、电影从业人员、影迷等获邀出席,专家映后围绕文化传承、思想价值和艺术创新等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场面热烈。
主创团队独具匠心,南越画卷壮丽展现
该片改编自同名经典粤剧,经粤剧名家红线女指导,取材于秦王朝派遣赵佗南下征战百越,赵佗罢战求和,最终促进民族融合,创造出一段和谐发展光辉历史的故事。
以电影载体去展现粤剧之美,是《南越宫词》的一大特色。影片中,摄影、录制、收音、美术、化妆、服装、道具等强强联合,互补生辉,出品皆为业内一流水准。例如服装上,古代的手工业者们为了满足皇宫贵族的需要﹐在服饰图案的设计上追求高贵、大气,服饰花纹更是变化繁多。主创团队在筹备期间,设计服装时运用对比强烈的颜色,让人看上去华丽、醒目又不失典雅。布景方面,观众看到包括南越王宫、地宫、御花园、山寨等核心场景,是主创团队在拍摄期间使用3个摄影棚搭建而成。各类青铜器皿、古代图腾、金笛雕像等置景及道具,更高度还原南越时期的艺术元素。后期辅以虚拟特效,一幅盛世壮观又神奇浪漫的古国画卷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
主创阵容方面,强大的专业班底堪称“星光熠熠”。出生于梨园世家的马崇杰有着厚实的戏曲文化和学养功底,其执导的作品曾先后获得金鸡奖、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等重量级奖项。这次他担任影片导演,确保了《南越宫词》既有“戏味”又带“电影感”的质量。男主角欧凯明作为当今广州粤剧界的领军人物,拥有丰富的舞台演出实践经验,在戏曲电影《刑场上的婚礼》中也有精彩的演绎。青年花旦李嘉宜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陈韵红也在片中领衔主演,陈振江、何瑛华、吴浩剑、梁文超、伍韵飞等青年演员,以及广州粤剧院近百名优秀演员共同参演。
在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礼上,《南越宫词》荣获 “最佳戏曲片奖”。评委会对该片的评价是:“戏曲电影《南越宫词》作为新编历史剧,注重以史为鉴,表现时代精神,反思战争,揭示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题旨。影片用电影语言彰显粤剧的审美优势,使历史题材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机性发展,在戏曲电影创作上有引领意义。”
专家:用电影把观众重新吸引到剧场
映后,广东电影行业协会驻会副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主任刘海玲主持专家圆桌研讨会。谈到从《南越宫词》看岭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丘树宏表示,赵佗是中华统一英雄、岭南人文始祖和海上丝路先驱。当年秦始皇派赵佗南下岭南“和辑百越”是他缓和民族矛盾采取的灵活政策,保证老百姓不受战乱之苦;他把中原文化带到岭南,丰富了这边的文化内涵、政治制度和经济等方面;他亦在推动海上丝绸之路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他希望通过《南越宫词》的上映,让社会各界把赵佗文化提升为省级乃至国家级的文化工程。
中山大学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林侠坦言:“影片以赵佗的一生为核心,让观众重新回顾历史价值,他对和平的渴望于当下而言是珍贵的文化内核。”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罗丽表示,影片产出的最大艺术价值是拥有对国家文化的自信和自觉,并且召唤内心的认同感。
广州市城市职业学院影视技术学院院长陈宇哲分享道,“自《南越宫词》问鼎金鸡奖后,原版粤剧的演出市场亦因此‘翻红’。用电影把观众重新吸引到剧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价值。”

6月7日,由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州影视产业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南越宫词》提前观影场暨专家圆桌研讨会在广州塔金逸影城举行。影视行业专家、戏曲研究专家、粤剧爱好者、电影从业人员、影迷等获邀出席,专家映后围绕文化传承、思想价值和艺术创新等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场面热烈。
主创团队独具匠心,南越画卷壮丽展现
该片改编自同名经典粤剧,经粤剧名家红线女指导,取材于秦王朝派遣赵佗南下征战百越,赵佗罢战求和,最终促进民族融合,创造出一段和谐发展光辉历史的故事。
以电影载体去展现粤剧之美,是《南越宫词》的一大特色。影片中,摄影、录制、收音、美术、化妆、服装、道具等强强联合,互补生辉,出品皆为业内一流水准。例如服装上,古代的手工业者们为了满足皇宫贵族的需要﹐在服饰图案的设计上追求高贵、大气,服饰花纹更是变化繁多。主创团队在筹备期间,设计服装时运用对比强烈的颜色,让人看上去华丽、醒目又不失典雅。布景方面,观众看到包括南越王宫、地宫、御花园、山寨等核心场景,是主创团队在拍摄期间使用3个摄影棚搭建而成。各类青铜器皿、古代图腾、金笛雕像等置景及道具,更高度还原南越时期的艺术元素。后期辅以虚拟特效,一幅盛世壮观又神奇浪漫的古国画卷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
主创阵容方面,强大的专业班底堪称“星光熠熠”。出生于梨园世家的马崇杰有着厚实的戏曲文化和学养功底,其执导的作品曾先后获得金鸡奖、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等重量级奖项。这次他担任影片导演,确保了《南越宫词》既有“戏味”又带“电影感”的质量。男主角欧凯明作为当今广州粤剧界的领军人物,拥有丰富的舞台演出实践经验,在戏曲电影《刑场上的婚礼》中也有精彩的演绎。青年花旦李嘉宜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陈韵红也在片中领衔主演,陈振江、何瑛华、吴浩剑、梁文超、伍韵飞等青年演员,以及广州粤剧院近百名优秀演员共同参演。
在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礼上,《南越宫词》荣获 “最佳戏曲片奖”。评委会对该片的评价是:“戏曲电影《南越宫词》作为新编历史剧,注重以史为鉴,表现时代精神,反思战争,揭示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题旨。影片用电影语言彰显粤剧的审美优势,使历史题材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机性发展,在戏曲电影创作上有引领意义。”
专家:用电影把观众重新吸引到剧场
映后,广东电影行业协会驻会副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主任刘海玲主持专家圆桌研讨会。谈到从《南越宫词》看岭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丘树宏表示,赵佗是中华统一英雄、岭南人文始祖和海上丝路先驱。当年秦始皇派赵佗南下岭南“和辑百越”是他缓和民族矛盾采取的灵活政策,保证老百姓不受战乱之苦;他把中原文化带到岭南,丰富了这边的文化内涵、政治制度和经济等方面;他亦在推动海上丝绸之路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他希望通过《南越宫词》的上映,让社会各界把赵佗文化提升为省级乃至国家级的文化工程。
中山大学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林侠坦言:“影片以赵佗的一生为核心,让观众重新回顾历史价值,他对和平的渴望于当下而言是珍贵的文化内核。”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罗丽表示,影片产出的最大艺术价值是拥有对国家文化的自信和自觉,并且召唤内心的认同感。
广州市城市职业学院影视技术学院院长陈宇哲分享道,“自《南越宫词》问鼎金鸡奖后,原版粤剧的演出市场亦因此‘翻红’。用电影把观众重新吸引到剧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价值。”



猜你喜欢
该活动为师生们上演折子戏《穆桂英挂帅》、粤曲对唱《龙的传人志冲天》、京歌表演《梨花颂》、京剧样板戏选段《十八棵青松》等戏曲节目,还安排了戏曲展示互动环节,让学生们切身参与到活动当中来。演出活动生动活泼地展示了传统戏曲之美,受到师生们热烈好评。...
李世晓老师是国家二级演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茂名市粤剧团董事长、当家文武生,曾荣获中国(东盟)南宁金色殿堂表演金奖。...
粤剧《红头巾》,广东粤剧院出品,国家一级导演张曼君执导,国家一级导演莫非编剧,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领衔主演。...
在白驹荣的演艺生涯中,他先后演绎过近百个戏剧角色。早年的代表作有《风流天子》《再生缘》《客途秋恨》等。白驹荣晚年改演老生、丑生,代表剧、曲目有《宝莲灯》(二堂放子)、《选女婿》、《拉郎配》等,并在《梁天来》《白蛇传》《十五贯》等剧目中甘当绿叶,饰演了东莱和尚、南极仙翁等重要配角。...
值得一提的是,备受尊敬的老市长黎子流也到场致辞。黎子流老市长赞扬粤剧宗师白驹荣先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杰出艺术家,他爱国爱党爱人民,晚会展示了粤剧白派艺术中的闪光点,让观众领略到了粤剧白派艺术的魅力。...
粤曲兼容并蓄,不断丰富和创新,拓宽了唱腔音乐,如将粤剧的“梆簧”,广东的曲艺龙舟、南音、粤讴、木鱼歌,乃至广东音乐(包括杂曲小调或器乐曲)均拿来填词演唱。伴奏除高胡、扬琴为主奏乐器外,还加入了萨克管、小提琴、电子琴等等。...
据悉,此次演出的三台大戏,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欧凯明,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黎骏声,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崔玉梅,国家二级演员、广州红豆粤剧团副团长李嘉宜,国家二级演员卢文斌领衔主演。...
据倪惠英介绍,《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从开始编纂至今,一直得到广东各地及港澳地区粤剧界乃至海外粤剧界同仁的支持,许多年过古稀的老专家都参与到编纂工作中。大全不仅展现了粤剧人的大团结,更凝聚了一代粤剧人的心血。...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