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南海十三郎》成功首演

时间:2022-06-17 11:38:34 阅读:
6月14日、15日,由佛山粤剧院、佛山电台联合打造的大型粤剧《南海十三郎》接连两晚在佛山琼花大剧院首演,观众赞不绝口。该剧是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的文化项目,首演后将于12月在中国香港(地区)进行三场巡演,随后计划开启全国巡演,向全国观众推广岭南历史文化。

粤剧《南海十三郎》脱胎于粤语舞台剧《南海十三郎》。《南海十三郎》舞台剧被评誉为香港舞台剧史上最经典作品,自1993年首演以来,这部粤语舞台剧已演出逾150场,也成了众人心中“代表了中国香港(地区)舞台剧最高演出水准”的绝对经典,艺术价值与话题性兼具。以南海十三郎原创舞台剧改编成的电影还于1997年上映,豆瓣评分高达9.3。

佛山粤剧院推出的粤剧《南海十三郎》,是由佛山粤剧院、佛山电台联合出品,高志森导演,杜国威编剧,演员李江崊饰演南海十三郎。该粤剧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粤剧天才编剧——南海十三郎艺海浮沉的一生,并融合粤剧、岭南美食、广东和中国香港(地区)人文等众多元素。

在创作过程中,导演高志森特地提供大量历史照片、视频、报纸纪录,逐场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引导主演从人物的思想内涵、气质风度以及唱腔、动作、神态等表演形式,务求做到传神还原。佛山粤剧院主创团队还通过组织寻迹南海十三郎故里、宗祠等活动,深入了解人物传奇故事。

佛山粤剧院院长李淑勤表示,粤剧《南海十三郎》改编高度尊重原著,融入粤剧舞台的表演力,将粤剧独有的功架、唱腔、锣鼓等戏曲表演汇入舞台语言,让更多观众了解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希望能让观众领略来自“南海十三郎”的艺术魅力,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在大批粤剧爱好者中,一群年轻的身影格外显眼。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的学生林锐荪就是当中一份子,他跟十几个同学结伴前来观剧。“看完非常惊喜,这部粤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文化内涵也很深刻。粤剧作为传统文化,其魅力值得更多年轻人了解。”

南海十三郎原名江誉镠,别名江枫,为清末太史公江孔殷十三公子,广东南海县张槎塱边村人。因在家中排行十三,他的剧本出名后,被人们称为南海十三郎。江誉镠在香港大学习医时,为爱情而中途离港追随女友到上海,适逢一·二八事变而不能回港,无法完成学业。为情所伤后回到广州,以教书为业,业余去戏园听戏,结识名伶薛觉先并自荐剧本《寒江钓雪》,大获成功。而他的徒弟是日后誉满香江的粤剧名编剧唐涤生,两人亦师亦友。

南海十三郎恃才傲物,创作事业如日方中时,却遭逢爱情和事业的打击,生活潦倒,更因神智失常,被送入精神病院,晚年四处流浪,露宿街头,最后在青山医院病逝,时年74岁。

猜你喜欢

悟岭南戏曲文化 略岭南戏曲风采

李世晓老师是国家二级演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茂名市粤剧团董事长、当家文武生,曾荣获中国(东盟)南宁金色殿堂表演金奖。...

现代粤剧《红头巾》即将上演

粤剧《红头巾》,广东粤剧院出品,国家一级导演张曼君执导,国家一级导演莫非编剧,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领衔主演。...

纪念粤剧宗师白驹荣诞辰130周年

值得一提的是,备受尊敬的老市长黎子流也到场致辞。黎子流老市长赞扬粤剧宗师白驹荣先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杰出艺术家,他爱国爱党爱人民,晚会展示了粤剧白派艺术中的闪光点,让观众领略到了粤剧白派艺术的魅力。...

河源粤剧传承历史与现状(上集)

粤曲兼容并蓄,不断丰富和创新,拓宽了唱腔音乐,如将粤剧的“梆簧”,广东的曲艺龙舟、南音、粤讴、木鱼歌,乃至广东音乐(包括杂曲小调或器乐曲)均拿来填词演唱。伴奏除高胡、扬琴为主奏乐器外,还加入了萨克管、小提琴、电子琴等等。...

第十一届“粤剧在周末”将深圳戏院连演

据悉,此次演出的三台大戏,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欧凯明,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黎骏声,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崔玉梅,国家二级演员、广州红豆粤剧团副团长李嘉宜,国家二级演员卢文斌领衔主演。...
据倪惠英介绍,《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从开始编纂至今,一直得到广东各地及港澳地区粤剧界乃至海外粤剧界同仁的支持,许多年过古稀的老专家都参与到编纂工作中。大全不仅展现了粤剧人的大团结,更凝聚了一代粤剧人的心血。...
我协会创演的大型抗疫题材粤剧《使命》前往东坑镇、寮步镇为群众献演。本次演出活动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东莞市文化馆主办,东坑镇文化服务中心、寮步镇文化服务中心协办的2022年东莞市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之精品演出进镇街活动。...

粤剧《战火冰玉情》荣获“优秀集体节目”奖

《战火冰玉情》是由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宣传文体旅游办公室(教育办公室)、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文化站根据本土特色元素打造的原创少儿粤剧作品,是继《均安颂》《墨韵均安》后的又一力作。...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