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韵——京津冀河北梆子梅花奖演员演唱会”精彩上演
时间:2023-01-17 13:26:14 阅读: 次 作者:
“梅绽燕赵齐聚首,梆腔一声贯长空……”1月13日晚,“梆韵——京津冀河北梆子梅花奖演员演唱会”在河北省艺术中心精彩上演。来自京津冀三地的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彭艳琴、杨丽萍、赵靖、彭蕙蘅、刘莉沙、刘凤岭、吴桂云、邱瑞德等名家汇聚一堂,唱响经典。
此次演出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演艺集团主办,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承办,河北省艺术中心协办。演出也得到了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天津河北梆子剧院、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的大力支持。
“梅花”绽放,群星闪耀带来河北梆子盛宴
当晚演出在场面盛大、气势恢宏的开场舞《梨园梆腔花正浓》中拉开序幕,开场舞融入了戏曲中的大旗、水袖舞等技巧展示,绚丽夺目。
演唱会上,京津冀梅花奖演员演唱的既有《六世班禅》《蝴蝶杯》《南北和》《钟馗》《王宝钏》等传统剧目中的经典唱段,也有《江姐》《龙江颂》《洪湖赤卫队》等现代戏选段。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优秀青年演员郝士超、孙娜、丁云飞、张警月、王萍、赵璇、赵克、何红乐也带来了《夜奔》等拿手好戏中的经典唱段,展示了河北梆子艺术代代传承的发展成果。
现场乐队伴奏是这台演唱会的一大亮点,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30余位乐队演奏员整齐亮相,共同展现梆声梆韵的独特魅力。精彩纷呈的演出,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台河北梆子饕餮盛宴。观众席的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一台演出尽展三地河北梆子声腔不同特色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都流行河北梆子这个剧种,但这三地的河北梆子就像一母所生的三兄弟,个性有所不同。”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员吴桂云自幼学的是天津派河北梆子,早年曾在北京工作,之后进入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工作至今,她对于京津冀三地河北梆子声腔艺术的不同特色都很了解。“业内有老先生这么总结:北京的‘字’儿——咬字严格,发音标准;天津的‘味’儿——流派众多,各有味道;河北的‘劲’儿——高亢激越,淋漓尽致。”吴桂云介绍说。
“北京地区的河北梆子受京剧影响较多,再加上北京话没有地方口音,所以在咬字方面的确更显得‘京腔京韵’一些。”河北梆子在北京市特别是郊县地区有不少戏迷,剧团也曾到许多高校演出,很受欢迎。此次演出,彭艳琴演唱《龙江颂》选段,该剧最早是由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创排的,是河北梆子代表性经典剧目。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彭艳琴演唱《龙江颂》选段。
“天津的河北梆子有‘五杆大旗’五个流派,各自有不同特色,有浑厚低沉的,有婉约细腻的,一听就能感受得到。”天津河北梆子剧院演员赵靖表示,津派河北梆子有更加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来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天津河北梆子剧院演员杨丽萍说:“比如我今晚演唱的《江姐》选段,这一段表现江姐为革命事业献身无怨无悔、视死如归的情怀,这一段演唱将用抒情、委婉的唱法来诉说江姐的心情。”

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赵靖演唱《万花船》选段。京津冀三地院团联手合作
为观众奉献艺术精
本次演出场馆规模较大,而票价却实惠低廉。主办单位希望让更多观众有机会享受到文化惠民带来的福利,也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营造喜庆欢乐的节日氛围。
“从2020年起到现在,京津冀河北梆子演唱会活动已经是第三次举办。京津冀三地的梅花奖演员齐聚演出,代表了三地河北梆子院团的专业水准,向广大观众汇报展示三地河北梆子艺术的发展成果。”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赵涛表示,此次演出也是文艺院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的实际行动。
举办京津冀河北梆子演唱会活动,也促进了京津冀三地河北梆子院团之间的交流学习,共同传承弘扬河北梆子艺术。“我们将长期坚持这项活动,今后还要办出新的花样,以实际行动点亮河北‘戏窝子’,唱进百姓‘心窝子’。”赵涛说。
此次演出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演艺集团主办,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承办,河北省艺术中心协办。演出也得到了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天津河北梆子剧院、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的大力支持。
“梅花”绽放,群星闪耀带来河北梆子盛宴
当晚演出在场面盛大、气势恢宏的开场舞《梨园梆腔花正浓》中拉开序幕,开场舞融入了戏曲中的大旗、水袖舞等技巧展示,绚丽夺目。
演唱会上,京津冀梅花奖演员演唱的既有《六世班禅》《蝴蝶杯》《南北和》《钟馗》《王宝钏》等传统剧目中的经典唱段,也有《江姐》《龙江颂》《洪湖赤卫队》等现代戏选段。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优秀青年演员郝士超、孙娜、丁云飞、张警月、王萍、赵璇、赵克、何红乐也带来了《夜奔》等拿手好戏中的经典唱段,展示了河北梆子艺术代代传承的发展成果。
现场乐队伴奏是这台演唱会的一大亮点,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30余位乐队演奏员整齐亮相,共同展现梆声梆韵的独特魅力。精彩纷呈的演出,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台河北梆子饕餮盛宴。观众席的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一台演出尽展三地河北梆子声腔不同特色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都流行河北梆子这个剧种,但这三地的河北梆子就像一母所生的三兄弟,个性有所不同。”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员吴桂云自幼学的是天津派河北梆子,早年曾在北京工作,之后进入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工作至今,她对于京津冀三地河北梆子声腔艺术的不同特色都很了解。“业内有老先生这么总结:北京的‘字’儿——咬字严格,发音标准;天津的‘味’儿——流派众多,各有味道;河北的‘劲’儿——高亢激越,淋漓尽致。”吴桂云介绍说。
“北京地区的河北梆子受京剧影响较多,再加上北京话没有地方口音,所以在咬字方面的确更显得‘京腔京韵’一些。”河北梆子在北京市特别是郊县地区有不少戏迷,剧团也曾到许多高校演出,很受欢迎。此次演出,彭艳琴演唱《龙江颂》选段,该剧最早是由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创排的,是河北梆子代表性经典剧目。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彭艳琴演唱《龙江颂》选段。

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赵靖演唱《万花船》选段。
为观众奉献艺术精
本次演出场馆规模较大,而票价却实惠低廉。主办单位希望让更多观众有机会享受到文化惠民带来的福利,也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营造喜庆欢乐的节日氛围。
“从2020年起到现在,京津冀河北梆子演唱会活动已经是第三次举办。京津冀三地的梅花奖演员齐聚演出,代表了三地河北梆子院团的专业水准,向广大观众汇报展示三地河北梆子艺术的发展成果。”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赵涛表示,此次演出也是文艺院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的实际行动。
举办京津冀河北梆子演唱会活动,也促进了京津冀三地河北梆子院团之间的交流学习,共同传承弘扬河北梆子艺术。“我们将长期坚持这项活动,今后还要办出新的花样,以实际行动点亮河北‘戏窝子’,唱进百姓‘心窝子’。”赵涛说。
猜你喜欢
河北梆子《喜荣归》剧情简介:赵廷玉因家贫,投靠岳母崔氏门下,崔氏嫌其贫,逐出门外,其未婚妻崔秀英私赠银两使之入京赴试。廷玉高中后,改装乞丐至崔家,以探岳母心意,崔氏又欲逐之,秀英仍然不忌其贱,廷玉受感,吐出实情,夫妻重聚。...
2011年,吴桂云获得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钟馗》荣获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首批“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剧目”。...
《龙江颂》选段率先登场,演员们凭借精湛的唱功与细腻的表演,生动展现出剧中人物的高尚情怀与坚韧精神,其豪迈的唱腔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紧接着,《洪湖赤卫队》的经典旋律响起,演员们用饱含深情的演绎,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徐徐展开,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活动在河北梆子经典选段《大登殿》中拉开帷幕,《见塑像》《武家坡》《李慧娘》《见皇姑》《五彩桥》《走雪山》等14个选段轮番上演。演员们用高亢、激扬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来自二科牛村河北梆子剧社的票友们也登台献艺,为乡亲们带来了自己的拿手好戏,将演出推向高潮。...
《蝴蝶杯·后部》剧情简介:田玉川被胡凤莲送走后化名雷全州,并充军前往战场。恰逢卢林败阵,得玉川相救得胜回营。...
舞台上锣鼓铿锵,戏韵悠扬!《大登殿》《赤卫队》《蝴蝶杯》《喜荣归》《杜十娘》《哪吒》《龙江颂》《陈三两》等河北梆子经典选段交替上演。“能在家门口看到这么正宗的河北梆子,真是太高兴了!”一位村民开心地说道。...
孙娜,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员,工青衣、闺门旦。先后受教于:张淑君、彭蕙蘅、汪利军、闫春华、齐花坦、彭艳琴、刘玉玲、陆焕英、刘国英、黄华、尚慧敏、方开柳等。...
近年来,迁西县河北梆子戏曲传承发展剧社在迁西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指导下,由文化馆成立工作室,原迁西县河北梆子剧团、文化馆退休老师李晓凤、王留群二位老师长期执教,开展公益培训,培养了众多河北梆子及京剧、评剧等戏曲人才,徐志朋,李秋燕,张素玲,孙慧萍,赵忠英,齐素芬,何玉芬,刘桂荣,张翠英等等戏曲爱好者目前已成为各个文艺团队的文艺骨干,活跃在全县各级文艺舞台上。目前剧社不断壮大,专业队员已近20名,二位老师还在戏曲进校园活动中与学校共同培养了近百名学生。...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