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4月22-23日演出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

时间:2023-04-12 17:09:46 阅读: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4月22-23日演出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传承版)

时间:4月22日19:30

地点:长安大戏院

主演:

剧中人……扮演者

石老爹……王英会

玉   琴……王思佳

张大娘……刘朝云

玉   石……张颖超

小石头……苏晓明

村   长……张四刚

石   富……金民合

石   贵……王   硕

小   荷……魏立珍

李会计……王美景

时间:4月23日19:30

地点:长安大戏院

主演:

剧中人……扮演者

石老爹……张颖超

玉   琴……王洪玲

张大娘……刘朝云

玉   石……牛佳森

小石头……吴雪洁
村   长……张四刚

石   富……金民合

石   贵……王   硕

小   荷……魏立珍

李会计……王美景

【剧情简介】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952年春,军代表玉琴回到了老家河北曲阳——天下闻名的石雕之乡,奉命采办石材,招募石匠去北京雕刻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村中,石、张两户世代以石刻为生的石匠之家,因老一辈的恩怨,几百年来已老死不相往来,石雕活儿是你干我不干,我干你不干。而玉琴既是石家的儿媳妇,又是张家的亲闺女。同时,她还肩负使命,无论如何也要请石老爹参加纪念碑的雕刻,因为他的雕刻绝技不可或缺。

    当玉琴得知石老爹的小儿石贵和儿媳妇小荷在支前路上已经牺牲,她的内心是多么的震动;当石老爹得知大儿石富早在渡江战役时就已经阵亡,他的内心几乎崩溃了。在玉琴的努力下,石老爹终于明白,人民英雄纪念碑跟祖祖辈辈跪着雕刻的皇宫帝陵、帝王将相不一样,不仅是为自己死去的亲人刻碑,更是为无数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人民英雄刻碑。

    最后,石老爹抛却了所有的个人恩怨,将自己对亲人、对英雄的爱都融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雕刻中……

   主演介绍:张四刚老师出生于定州,于1978年考入保定地区老调剧团学员班。他除了向本团的石永和、石秀珍父女,崔澄田老师学艺外,还利用剧团放假期间自费赴天津向“银派”(银达子)传人王伯华虚心求教。他虚心好学的精神得到了王伯华的赞赏和厚爱,并于1982年收他为徒,这也使他全面的掌握了“银派”艺术的声腔及表演,在师父的传授下学习了《寇准背靴》、《徐策跑城》两出戏,也练就了吐字清晰委婉动听苍劲有力的“达子腔”和刻画人物内心的帽翅功。之后他又在师父的引荐下向丝弦剧团的王永春先生学习了《寇准背靴》、《白罗衫》、《比干挖心》等丝弦剧目。在老调剧团工作期间他又拜了著名老调表演艺术家王贯英为师,主演了《潘杨讼》、《忠烈千秋》、《王佐断臂》、《花烛恨》等剧目,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像。

金民合 国家一级演员 1987年考入河北省艺校,1990年在邢台市梆子剧团工作,曾获第四、五届河北省戏剧节表演一等奖;1999年他主演的《包公卖铡》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进京汇报演出表演一等奖。1999《包公赔情》获北京市新剧目评奖小戏改编奖,本人获表演奖。在《杨七娘与杨七郎》中扮演杨七郎;《王宝钏》中扮演王丞相;现代戏《代理东家》中扮演老田头;《窦娥冤》中扮演张驴;原创剧《北国佳人》中扮演袁世凯。根据古希腊悲剧改编的大型河北梆子剧目《忒拜城》中,金民合出演男一号克瑞翁。该剧赴希腊参加德尔菲国际戏剧节受到欧洲戏剧专家与希腊观众热烈欢迎;在第九届BESETO中韩日戏剧节开幕式上的演出获得中韩日戏剧专家好评;在北方工大与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堂演出,受到大学师生及外国朋友的赞扬。

  金民合嗓音洪亮、能文擅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优秀花脸演员。

主创人员
编剧:王 勇
总导演:孟 冰
导演:李 杰
唱腔设计:李石条、姬君超
音乐设计:朱维英
舞美设计:罗江涛
灯光设计:邢 辛
服装设计:彭丁煌
造型设计:艾淑云
配器:马 骏
票价:280/180/100/80/50元
演出单位: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

 

猜你喜欢

从《宝莲灯》的仙山奇幻到《辕门斩子》的忠肝义胆,从《龙江颂》的豪情壮志到《蝴蝶杯》的儿女情长,每一段表演都扣人心弦,让台下的观众沉浸其中,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2011年,吴桂云获得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钟馗》荣获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首批“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剧目”。...
据悉,该剧由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保定艺术剧院精心打造,剧本创作历时一年,聘请国家一级编剧王景恒为编剧,著名导演马海燕担任导演。剧中,演员们塑造的人物个个饱满立体,将河北梆子和保定老调相结合的声腔模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河北梆子《长信宫灯》巡演走进满城

《长信宫灯》的创作灵感源自1968年在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中发现的一盏宫灯。全剧历时两个多小时,采用保定老调和河北梆子“双下锅”的演出方式。剧情自主人公满城离开中山故里,进京寻亲展开。围绕满城“拜师”“闯祸”“考绩”“制灯”等情节把剧情推向高潮。精彩的剧情、精湛的表演,现场观众掌声不断。...

梆子戏《母亲》在邳州精彩演出

2024年10月23日,徐州市2024年戏剧展演月新创剧目和优秀剧目展演月活动中,梆子戏《母亲》在邳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广场精彩演出。

这部梆子戏以淮海战役为背景,通过母亲范大娘与...

上党梆子《大汉母子》在省城太原首演

为打造艺术精品,该剧特邀一级编剧李莉创作剧本,一级导演张曼君担纲执导,一级作曲李秀荣、二级演奏员首席琴师姬永红担任唱腔设计,一级作曲王啸冰担任音乐设计,一级演员、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获得者陈素琴领衔主演,上党梆子优秀青年演员李樊、李丹联合主演。...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为展示十年来京津冀文化艺术协同发展优秀成果,此次演出特别邀请京津冀三地河北梆子名家许荷英、彭蕙蘅、彭艳琴、王英会、王少华等与河北交响乐团联袂演出河北梆子红色经典唱段,共同为党的生日献礼。...

2024年唐山迁西河北梆子戏曲文化展演成功举办

近年来,迁西县河北梆子戏曲传承发展剧社在迁西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指导下,由文化馆成立工作室,原迁西县河北梆子剧团、文化馆退休老师李晓凤、王留群二位老师长期执教,开展公益培训,培养了众多河北梆子及京剧、评剧等戏曲人才,徐志朋,李秋燕,张素玲,孙慧萍,赵忠英,齐素芬,何玉芬,刘桂荣,张翠英等等戏曲爱好者目前已成为各个文艺团队的文艺骨干,活跃在全县各级文艺舞台上。目前剧社不断壮大,专业队员已近20名,二位老师还在戏曲进校园活动中与学校共同培养了近百名学生。...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