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烛照千年——河北梆子《长信宫灯》巡演第六场走进满城区东马村
时间:2024-11-11 15:47:40 阅读: 次 作者:满城文旅
11月1日,以国宝级文物——西汉长信宫灯为背景的大型舞台剧目《长信宫灯》在保定市满城区东马村开启第六场巡演。满城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要彦伟介绍说:长信宫灯作为满城的文化瑰宝,它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承载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而今通过舞台剧的形式将长信宫灯的故事再次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能够更加生动、深刻地感受历史的魅力,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打开文物“嘴巴”,讲好中国故事,激活内在价值,厚植文化自信,在传承中链接古今文明。1968年出土于满城汉墓的国宝级文物--西汉长信宫灯,被誉为“中华第一灯”,是河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和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新编舞台剧《长信宫灯》的剧情围绕这件文物展开,讲述了少年满城进京寻亲,后成为宫廷匠人,最终匠心独运打造出长信宫灯这样一个故事。
据悉,该剧由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保定艺术剧院精心打造,剧本创作历时一年,聘请国家一级编剧王景恒为编剧,著名导演马海燕担任导演。剧中,演员们塑造的人物个个饱满立体,将河北梆子和保定老调相结合的声腔模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场馆内,观众凝神注视。高亢激昂的唱腔,讲究排场的舞台、着装华丽的演员,再现汉朝风采。当板腔挫顿、雄浑宽厚、深沉凝重、威严雄壮的保定老调唱起,台下引发热烈反响。
打开文物“嘴巴”,讲好中国故事,激活内在价值,厚植文化自信,在传承中链接古今文明。1968年出土于满城汉墓的国宝级文物--西汉长信宫灯,被誉为“中华第一灯”,是河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和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新编舞台剧《长信宫灯》的剧情围绕这件文物展开,讲述了少年满城进京寻亲,后成为宫廷匠人,最终匠心独运打造出长信宫灯这样一个故事。
据悉,该剧由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保定艺术剧院精心打造,剧本创作历时一年,聘请国家一级编剧王景恒为编剧,著名导演马海燕担任导演。剧中,演员们塑造的人物个个饱满立体,将河北梆子和保定老调相结合的声腔模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场馆内,观众凝神注视。高亢激昂的唱腔,讲究排场的舞台、着装华丽的演员,再现汉朝风采。当板腔挫顿、雄浑宽厚、深沉凝重、威严雄壮的保定老调唱起,台下引发热烈反响。

猜你喜欢
从《宝莲灯》的仙山奇幻到《辕门斩子》的忠肝义胆,从《龙江颂》的豪情壮志到《蝴蝶杯》的儿女情长,每一段表演都扣人心弦,让台下的观众沉浸其中,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长信宫灯》的创作灵感源自1968年在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中发现的一盏宫灯。全剧历时两个多小时,采用保定老调和河北梆子“双下锅”的演出方式。剧情自主人公满城离开中山故里,进京寻亲展开。围绕满城“拜师”“闯祸”“考绩”“制灯”等情节把剧情推向高潮。精彩的剧情、精湛的表演,现场观众掌声不断。...
2024年10月23日,徐州市2024年戏剧展演月新创剧目和优秀剧目展演月活动中,梆子戏《母亲》在邳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广场精彩演出。
这部梆子戏以淮海战役为背景,通过母亲范大娘与...
这部梆子戏以淮海战役为背景,通过母亲范大娘与...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为展示十年来京津冀文化艺术协同发展优秀成果,此次演出特别邀请京津冀三地河北梆子名家许荷英、彭蕙蘅、彭艳琴、王英会、王少华等与河北交响乐团联袂演出河北梆子红色经典唱段,共同为党的生日献礼。...
《蝴蝶杯·后部》剧情简介:田玉川被胡凤莲送走后化名雷全州,并充军前往战场。恰逢卢林败阵,得玉川相救得胜回营。...
河北梆子《穆桂英挂帅》剧情简介:北宋年间,宋辽征战,杨家将奉旨统领宋军保家卫国。杨六郎、柴郡主的独子杨宗保为得宝物降龙木前去穆柯寨,与代父出征的穆桂英狭路相逢。...
本场演唱会不仅有李玉梅、郝士超、张四刚、刘文静、丁云飞、计晨、张警月、卢晓龙、司卫涛、邢曼、刘维维等京津冀三地名家新秀云集,《穆桂英挂帅》《打金砖》《蝴蝶杯》《秦香莲》《钟馗》等经典唱段荟萃,更有阔别舞台多年的90岁的齐晓敏、83岁的巴玉岭、80岁的张淑君三位老艺术家重登舞台压轴登场,引发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叫好声,让人感受到宝刀不老的艺术魅力。...
河北梆子《华家口》是2023年度河北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立项资助项目和衡水市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该剧以衡水世界文化遗产点“华家口夯土险工”为素材,讲述了一个保护与发展的故事。第一次将我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搬上舞台,填补了我省运河题材舞台剧创作的空白,在同类作品中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