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家乡戏——河北梆子经典传统剧目三部曲》出版手记
时间:2023-10-17 09:37:09 阅读: 次 作者:京津冀河北梆子
“金牌调来银牌宣,王相府来了我王氏宝钏……”今年6月,在第29届北京国际国书博览会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举办的《最爱家乡戏——河北梆子经典传统剧目三部曲》推介会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彭蕙蘅演唱了河北梆子剧目《大登殿》的经典唱段。
动情的演唱迅速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或跟着哼唱。保定博野籍读者季女士在国外生活多年,听到熟悉的家乡戏,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其实我平时不大听戏,但是今天听到父亲整天听的河北梆子,内心深受触动,这大概就是永远也忘不掉的乡愁。”由此可见,河北梆子群众基础的广泛和深厚,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焕发着生机与活力。

《最爱家乡戏——河北梆子经典传统剧目三部曲》推介会现场

水到,自然渠成。正是有了对书稿内容的深入揣摩和精确把握,以及对作者较全面的了解和与其良好的沟通基础,我才能够初步策划该产品在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推介会,并起草了相关海报——《梆韵悠扬 梅花飘香》,获得作者和大家的认可,也因此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作为一名编辑,通过策划这个产品,我深刻体会到,扎扎实实做好编校工作的每一步,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就是在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根基、强血脉。唯有在这条路上继续努力不辍,才能让河北梆子唱得更响、传得更远,才能助力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文/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创新编辑部 宋秀芳)
动情的演唱迅速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或跟着哼唱。保定博野籍读者季女士在国外生活多年,听到熟悉的家乡戏,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其实我平时不大听戏,但是今天听到父亲整天听的河北梆子,内心深受触动,这大概就是永远也忘不掉的乡愁。”由此可见,河北梆子群众基础的广泛和深厚,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焕发着生机与活力。


《最爱家乡戏——河北梆子经典传统剧目三部曲》推介会现场
广积累 创新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方圆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着力打造戏曲出版板块,持续发力,推陈出新,相继出版了《尚小云》《燕赵霞光——河北戏曲老艺术家口述实录》《漫话河北梆子》《戏曲知识普及读本》《戏曲进社区读本》《河北戏曲动漫专辑》《梅筋尚骨环韵臻——京剧大师杨荣环经典唱腔集》《燕赵春鸟鸣》等诸多戏曲板块的音像和图书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它的名字冠以“河北”,但它的影响和流行早已远超河北的地域范围。2021年,方圆社《中国河北梆子》成功入选河北省重点选题。基于上述背景,结合方圆社自身发展特点,我们在河北梆子板块持续深耕、精心策划,将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彭蕙蘅主演的河北梆子经典曲目《孟姜女》《蝴蝶杯》《窦娥冤》汇集为《最爱家乡戏——河北梆子经典传统剧目三部曲》(盘配书),并成功申报了2023年度河北省优秀出版物选题。
近几年,我参与编辑了一些有关河北梆子的产品,与河北梆子的“亲密接触”,让我对这一古老又焕发活力的剧种有了些许粗浅和初步的认识,同时也积累了相关的编校经验和作者资源。正是有了上述的积累,2023年年初,我参与到《最爱家乡戏——河北梆子经典传统剧目三部曲》的编辑出版工作中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方圆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着力打造戏曲出版板块,持续发力,推陈出新,相继出版了《尚小云》《燕赵霞光——河北戏曲老艺术家口述实录》《漫话河北梆子》《戏曲知识普及读本》《戏曲进社区读本》《河北戏曲动漫专辑》《梅筋尚骨环韵臻——京剧大师杨荣环经典唱腔集》《燕赵春鸟鸣》等诸多戏曲板块的音像和图书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它的名字冠以“河北”,但它的影响和流行早已远超河北的地域范围。2021年,方圆社《中国河北梆子》成功入选河北省重点选题。基于上述背景,结合方圆社自身发展特点,我们在河北梆子板块持续深耕、精心策划,将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彭蕙蘅主演的河北梆子经典曲目《孟姜女》《蝴蝶杯》《窦娥冤》汇集为《最爱家乡戏——河北梆子经典传统剧目三部曲》(盘配书),并成功申报了2023年度河北省优秀出版物选题。
近几年,我参与编辑了一些有关河北梆子的产品,与河北梆子的“亲密接触”,让我对这一古老又焕发活力的剧种有了些许粗浅和初步的认识,同时也积累了相关的编校经验和作者资源。正是有了上述的积累,2023年年初,我参与到《最爱家乡戏——河北梆子经典传统剧目三部曲》的编辑出版工作中来。


苦寒尽 梅花香
一个好的选题,作者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最爱家乡戏——河北梆子经典传统剧目三部曲》选题作者彭蕙蘅是河北梆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也是迄今为止河北戏曲史上获梅花奖最年轻的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宣部全国“四个一批”人才。2020年她荣获文化和旅游部公开表彰的“百名专兼职戏曲教师”称号,2022年荣膺“中国戏曲表演年度人物”殊荣。她曾主演《美狄亚》《党的女儿》《武松杀嫂》《窦娥冤》等40余出戏,多次随团、带团出国演出,得到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誉,被希腊政府授予“金橄榄奖”。报界评论彭蕙蘅“是中国戏曲新生代的一面旗帜”。
能够取得如此成绩绝非偶然,与她在背后付出的努力密不可分。本出版物包括《孟姜女》《蝴蝶杯》《窦娥冤》三部戏的视频,全方位展示她的艺术成就;而产品中的图书,对彭蕙蘅的成长之路、从艺经历、表演艺术进行了详尽介绍。书中字里行间无不浸润着她的努力和汗水,无不镌刻着她的不懈和拼搏。审稿时,彭蕙蘅的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时刻感染并激励着我。
书中提到,沉静内向的彭蕙蘅,靠着日复一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从差点被劝退的艺校学员一跃成为“尖子生”。剧团下乡演出时,大多数时间都辗转于偏远地区,有时没有菜吃,没有干净水喝,不到20岁的彭蕙蘅硬是扎了几年。排练《孟姜女》时,她的膝盖滑膜炎复发,加上几个月连续苦练跪步、圆场、翻身卧鱼等技巧,膝盖溃烂化脓,上楼、走路都困难,但她强忍病痛,继续坚持……彭蕙蘅从事戏曲教育20余年,《窦娥冤》是每一届学生的必学剧目,在讲授示范时,由于剧情需要,常常是一字一泪,眼睛经常红肿酸涩,甚至导致心律不齐。曾经有一次,她在上课做示范时哭得晕头转向,出门时撞到门框,血流到额头竟不自知……
彭蕙蘅用她的自身经历深刻诠释了什么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作者如此高深的艺术造诣为该选题增添了亮丽的底色,更加重了它作为重点选题的分量。
注心血 精打磨
由于该选题是省重点选题,我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一丝懈怠,要担负责任,投入情感,才能对产品的整体内容有精准把控。作为视频初审,我仔细把关字幕和图像,反反复复审看和审听每一帧画面、每一段声音,并把戏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一一记录,标注问题所在的时间点,提出最优解决方案,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充分准备。
在与彭蕙蘅老师进行充分沟通后,我重新梳理产品图书部分的文字原稿,对不同体例和风格的文章进行归类,调整框架结构,重组板块内容,厘清前后脉络。根据文章内容和特点,为每一个板块提炼了更为简洁生动的小标题,比如展现作者专业素养的“梆韵专辑”、记录作者教学和演出的“两栖时光”、反映作者业余创作的“氍毹散记”、展示作者艺术成就的“梨园芬芳”等。最终,书稿的篇章结构变得更加合理,层次更加分明,脉络更加清晰。
一个好的选题,作者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最爱家乡戏——河北梆子经典传统剧目三部曲》选题作者彭蕙蘅是河北梆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也是迄今为止河北戏曲史上获梅花奖最年轻的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宣部全国“四个一批”人才。2020年她荣获文化和旅游部公开表彰的“百名专兼职戏曲教师”称号,2022年荣膺“中国戏曲表演年度人物”殊荣。她曾主演《美狄亚》《党的女儿》《武松杀嫂》《窦娥冤》等40余出戏,多次随团、带团出国演出,得到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誉,被希腊政府授予“金橄榄奖”。报界评论彭蕙蘅“是中国戏曲新生代的一面旗帜”。
能够取得如此成绩绝非偶然,与她在背后付出的努力密不可分。本出版物包括《孟姜女》《蝴蝶杯》《窦娥冤》三部戏的视频,全方位展示她的艺术成就;而产品中的图书,对彭蕙蘅的成长之路、从艺经历、表演艺术进行了详尽介绍。书中字里行间无不浸润着她的努力和汗水,无不镌刻着她的不懈和拼搏。审稿时,彭蕙蘅的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时刻感染并激励着我。
书中提到,沉静内向的彭蕙蘅,靠着日复一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从差点被劝退的艺校学员一跃成为“尖子生”。剧团下乡演出时,大多数时间都辗转于偏远地区,有时没有菜吃,没有干净水喝,不到20岁的彭蕙蘅硬是扎了几年。排练《孟姜女》时,她的膝盖滑膜炎复发,加上几个月连续苦练跪步、圆场、翻身卧鱼等技巧,膝盖溃烂化脓,上楼、走路都困难,但她强忍病痛,继续坚持……彭蕙蘅从事戏曲教育20余年,《窦娥冤》是每一届学生的必学剧目,在讲授示范时,由于剧情需要,常常是一字一泪,眼睛经常红肿酸涩,甚至导致心律不齐。曾经有一次,她在上课做示范时哭得晕头转向,出门时撞到门框,血流到额头竟不自知……
彭蕙蘅用她的自身经历深刻诠释了什么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作者如此高深的艺术造诣为该选题增添了亮丽的底色,更加重了它作为重点选题的分量。
注心血 精打磨
由于该选题是省重点选题,我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一丝懈怠,要担负责任,投入情感,才能对产品的整体内容有精准把控。作为视频初审,我仔细把关字幕和图像,反反复复审看和审听每一帧画面、每一段声音,并把戏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一一记录,标注问题所在的时间点,提出最优解决方案,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充分准备。
在与彭蕙蘅老师进行充分沟通后,我重新梳理产品图书部分的文字原稿,对不同体例和风格的文章进行归类,调整框架结构,重组板块内容,厘清前后脉络。根据文章内容和特点,为每一个板块提炼了更为简洁生动的小标题,比如展现作者专业素养的“梆韵专辑”、记录作者教学和演出的“两栖时光”、反映作者业余创作的“氍毹散记”、展示作者艺术成就的“梨园芬芳”等。最终,书稿的篇章结构变得更加合理,层次更加分明,脉络更加清晰。

《最爱家乡戏》图书封面
俗话说,功在画外,要做好选题也是如此。专注书稿是一方面,了解书稿之外的相关信息也是必不可少。2023年年初,为进一步打磨好选题,社里与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接洽,安排我和其他几位编辑到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现场观看了《蝴蝶杯》《窦娥冤》《穆桂英挂帅》等河北梆子经典剧目的演出。这让我对相关的剧情和唱腔有了更多感性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面上。

俗话说,功在画外,要做好选题也是如此。专注书稿是一方面,了解书稿之外的相关信息也是必不可少。2023年年初,为进一步打磨好选题,社里与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接洽,安排我和其他几位编辑到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现场观看了《蝴蝶杯》《窦娥冤》《穆桂英挂帅》等河北梆子经典剧目的演出。这让我对相关的剧情和唱腔有了更多感性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面上。

河北梆子的舞台艺术深深震撼了我,我把这些体验都融入编校过程中,对河北梆子的呈现方式进行了更加具体可感、专业化的阐述。例如,书稿中写到,河北梆子运用一些程式动作,在简单的戏曲舞台上反映千变万化、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四个大兵就代表千军万马,演员拿着马鞭,伴着一个水底鱼或一个四击头(“水底鱼”和“四击头”是河北梆子音乐里的锣鼓经)走一个圆场,就是走了千里万里。在观看现场演出时,我特别留意了水袖表演中挑袖、甩袖等七八种动作样式及水袖花的展示。这水袖变化,时而像两朵白莲,时而像两片翻卷的云朵,时而像两挂瀑布飞流直下落在地上,又像两条流动的小溪……只听水袖声呼呼作响,两条水袖就像长在演员手上似的瞬间多变。这多变都与演员眼神的变化,与或祈求、或反问、或埋怨的神态,与身段、腰、腿、步伐的变化协调一致,极具美感。
水到,自然渠成。正是有了对书稿内容的深入揣摩和精确把握,以及对作者较全面的了解和与其良好的沟通基础,我才能够初步策划该产品在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推介会,并起草了相关海报——《梆韵悠扬 梅花飘香》,获得作者和大家的认可,也因此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作为一名编辑,通过策划这个产品,我深刻体会到,扎扎实实做好编校工作的每一步,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就是在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根基、强血脉。唯有在这条路上继续努力不辍,才能让河北梆子唱得更响、传得更远,才能助力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文/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创新编辑部 宋秀芳)
猜你喜欢
河北梆子《喜荣归》剧情简介:赵廷玉因家贫,投靠岳母崔氏门下,崔氏嫌其贫,逐出门外,其未婚妻崔秀英私赠银两使之入京赴试。廷玉高中后,改装乞丐至崔家,以探岳母心意,崔氏又欲逐之,秀英仍然不忌其贱,廷玉受感,吐出实情,夫妻重聚。...
从《宝莲灯》的仙山奇幻到《辕门斩子》的忠肝义胆,从《龙江颂》的豪情壮志到《蝴蝶杯》的儿女情长,每一段表演都扣人心弦,让台下的观众沉浸其中,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2011年,吴桂云获得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钟馗》荣获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首批“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剧目”。...
《龙江颂》选段率先登场,演员们凭借精湛的唱功与细腻的表演,生动展现出剧中人物的高尚情怀与坚韧精神,其豪迈的唱腔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紧接着,《洪湖赤卫队》的经典旋律响起,演员们用饱含深情的演绎,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徐徐展开,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活动在河北梆子经典选段《大登殿》中拉开帷幕,《见塑像》《武家坡》《李慧娘》《见皇姑》《五彩桥》《走雪山》等14个选段轮番上演。演员们用高亢、激扬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来自二科牛村河北梆子剧社的票友们也登台献艺,为乡亲们带来了自己的拿手好戏,将演出推向高潮。...
据悉,该剧由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保定艺术剧院精心打造,剧本创作历时一年,聘请国家一级编剧王景恒为编剧,著名导演马海燕担任导演。剧中,演员们塑造的人物个个饱满立体,将河北梆子和保定老调相结合的声腔模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长信宫灯》的创作灵感源自1968年在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中发现的一盏宫灯。全剧历时两个多小时,采用保定老调和河北梆子“双下锅”的演出方式。剧情自主人公满城离开中山故里,进京寻亲展开。围绕满城“拜师”“闯祸”“考绩”“制灯”等情节把剧情推向高潮。精彩的剧情、精湛的表演,现场观众掌声不断。...
2024年10月23日,徐州市2024年戏剧展演月新创剧目和优秀剧目展演月活动中,梆子戏《母亲》在邳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广场精彩演出。
这部梆子戏以淮海战役为背景,通过母亲范大娘与...
这部梆子戏以淮海战役为背景,通过母亲范大娘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