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海沪剧艺术节开幕

时间:2024-11-18 13:42:16 阅读:
戏润申江,渊澄取映

2024年11月16日,“2024上海沪剧艺术节”在浦东川沙隆重开幕。上海沪剧院一直以来坚持“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与人民同心”,用上海的声音感时代之变、发城市之声、聚人民之心,努力推动沪剧事业的发展,促进上海文化的繁荣,为新时代文化建设贡献沪剧艺术的力量。
2024上海沪剧艺术节
2024上海沪剧艺术节由市属、区属、民营等13家沪剧院团共同参与,汇聚近百位演员,集结沪剧知名演员与青年新锐进社区、深入基层和校园,为观众们带来50余场精彩演出及活动。今年的艺术节不仅延续了传统,还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性打造演出新空间、结合文旅营造消费新场景、制作特色新媒体宣传视频、创作还原早期沪剧特色的节目《古调溯映》、持续深化沪剧文化传播培育等,致力于提升上海沪剧艺术节品牌影响力。

追根溯源,荣归故里

沪剧诞生于上海,发展进程中立足且融入上海,逐步走向全国。浦东川沙是沪剧源头“东乡调”的起源地之一,是沪剧艺术的摇篮,本届沪剧艺术节将是一次沪剧追根溯源之旅,同时,它也是一次荣归故里的盛事,艺术家们回到这片孕育了沪剧艺术的土地,用他们的表演和创作,向这片土地表达最深的敬意和感激。
2024上海沪剧艺术节
沪剧艺术节期间,50余场沪剧经典剧目演出、讲座、快闪活动等将会陆续展开,这些活动将充分展现沪剧艺术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除了令人瞩目的开幕仪式和气势恢宏的交响演唱会,还会有面向广大民众的惠民演出和讲座,这些活动将为包括川沙在内的浦东人民提供全方位沪剧体验。艺术家们将凭借他们的精彩表演和满腔热情,向观众们讲述沪剧的历史故事,展示沪剧的现代风采,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

创新不断,亮点纷呈

打造演出新空间

“2024上海沪剧艺术节”开幕仪式在川沙戏曲艺术展示中心启幕。开幕仪式巧妙地利用了古镇建筑元素,精心布置了舞台空间。除了主会场的精彩演出,还在营造馆二楼的阳台以及对面的小广场上设置了户外演出区域。上海民营沪剧团与沪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携手为观众呈现了4个点位21个节目分时段演出,演员们在具有沪剧特色的迷你舞台上,倾情演绎经典剧目。

营造商业新模式

2024上海沪剧艺术节主打商旅文融合新范式,推出沪剧非遗市集、商场快闪、商家消费联动等拉动消费助推产业发展新举措。开幕仪式当天在广场设置了文创展示、漆扇、艾草锤、剪纸、面塑五个非遗体验摊位。与此同时,在川沙老街、新川路沿街店铺廊道等街镇内设置“沪剧范儿打卡区”,以经典剧目场景陈列、人物造型展示的形式,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留影。

持续放大溢出效应

在开幕仪式上,上海市浦东新区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隆重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戏曲艺术产业基地”揭牌。上海沪剧院为川沙镇颁发“东乡调”沪剧传承基地授牌仪式,对致力于推动沪剧传播发展的10位志愿者和支持沪剧文化传播培育的10所学校进行表彰。为继续深化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与合作,上海沪剧院与浦东新区六个街镇建立共建战略合作联盟,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各街镇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共同铺开本土文化受众面和年龄层,提高沪剧艺术水平,持续扩大2024上海沪剧艺术节声浪效应。

首发首演多部作品

2024上海沪剧艺术节开幕仪式上,原创节目《古调溯映》的唱词围绕“沪剧东乡调及沪剧艺术节”进行编写。表演上还原了早期沪剧的演唱,以“田头山歌”的形式,对上海乡间百姓自娱自乐的场景进行展现。

大型原创剧目《苏河十八湾》首次对外演出的主题曲以“苏州河”这一城市符号为切入点,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水岸巨变的美好生活画卷。

大型原创剧目《陈毅在上海》的经典唱段展现了沪剧艺术的深厚底蕴和时代精神,表达沪剧与时代、城市、人民的情感。

经典唱段《芦荡火种·智斗》展现了以春来茶馆老板娘身份为掩护的中共地下党员阿庆嫂,与汉奸胡传奎、刁德一斗智斗勇的精彩故事。沪语训练营高阶班小演员的诠释体现了沪剧传承的重要性。

2024上海沪剧艺术节宣传短片《沪声绘影》透过孩童、青年和老人三代沪剧爱好者的视角,展现了他们从各自的生活场景中走出,摆脱了日常的节奏。他们途径川沙的标志性地标,最终在相同的时间汇聚于古戏台之下,期待着台上精彩演出的启幕。

隆重推出交响演唱会,沉浸式体验沪剧

11月16日晚,《星辉映月 沪韵悠长——沪剧交响演唱会》在川沙影剧院拉开序幕。《上海声音耀浦江》《金沙江畔·金明赶路》《星星之火·启发杨桂英》《情探·王魁自叹》《金绣娘·绣出春光无限好》《芦荡火种·开方 、伤员颂》《苗家儿女·话别》《红梅颂·五洲人民齐欢笑》《芦荡火种·智斗》《黄浦怒潮·三封信》《回望·生死临界点》《红灯记·壮志凌云、父女会》《敦煌女儿·守望理想》《日出·重逢》《陈毅在上海·稳立浪尖看苍穹》等经典沪剧唱段在交响演唱会中倾情开唱。

交响演唱会承前启后,不仅是对沪剧历史的一次深情致敬,同时也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沪剧新生代是实现沪剧事业发展继往开来的生力军,他们的成长与蜕变在这次开幕式交响演唱会的舞台上得到充分展现。通过这次演出,新一代沪剧人也向观众展示了他们的初心与使命,坚定地肩负起传承与创新沪剧艺术的重任。

沪剧回娘家,送戏到基层

沪剧,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回娘家”是沪剧表演艺术家们对“根”的一种反哺。通过“家门口”的演出,让观众们能够享受到专业水准的好戏。上世纪80年代,“沪剧回娘家”由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倡导发起,曾持续举办十年,一直是上海沪剧院的优良传统。2015年把“沪剧回娘家”活动扩展提升为上海沪剧艺术节,汇聚长三角沪剧院团力量,将优秀传统文化输送到千家万户,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024上海沪剧艺术节”期间,上海沪剧院携手宝山沪剧团、长宁沪剧团、文慧沪剧团、新东苑沪剧团、彩芳沪剧团、紫华沪剧团、勤苑沪剧团、展文沪剧团、海梅艺术团、天豪琴悦沪剧团、勤心飞扬沪剧中心、苏州艺芳缘沪剧社、太仓群贤沪剧团、长三角等地沪剧沙龙,以及乡镇共建代表、学校共建代表等带着从田头“嫁”进大都市的沪剧回归市郊“娘家”,奉献多场经典折子戏演出及沪剧讲座,将经典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2024上海沪剧艺术节”不仅是一场沪剧的盛事,更是一次惠及民众的演出活动。艺术节期间,50余场精彩纷呈的惠民演出深入社区和乡村基层,包括《庵堂相会》《胡锦初借妻》《陆雅臣卖娘子》《金绣娘》《酒魂曲》《毒海深渊》《心有泪千行》《断线风筝》《飞越七号桥》《黄宝妹》《星星之火》《临湖明月》《为奴隶的母亲》等经典剧目以及沪剧讲座。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让民众能够近距离体验传统戏剧的独特艺术魅力,同时领略到文化精神的力量。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2024上海沪剧艺术节不仅是对传统艺术的一次回顾与展示,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探索与展望。通过这一平台,上海沪剧院将继续秉承“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与人民同心”的宗旨,努力推动沪剧艺术的繁荣发展,让沪剧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贡献力量。

摄影:祖忠人、张静、沈刚

猜你喜欢

环境式沪剧日出打破传统沪剧的观演模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沪剧演艺新模式。首演现场座无虚席,好评如潮,随着最后一个音符落下,观众席间掌声雷动。...

上海紫华沪剧团

紫华沪剧团正面向全市,开拓更为广泛的演艺空间,目前正通过各种平台,在更多地方与更多的同行切磋沪剧艺术技艺,不断提高自身的表演实力。...

百年老洋房首次开放,沉浸式体验沪剧《日出》

一台好戏联合运营的百年洋房沉浸式沪剧体验剧场《日出》将于2024年年末在汾阳路150号上演,让观众在近距离感受沪剧文化的同时,深度体验老上海城市风情。...

上海沪剧院8月演出预告

8月沪剧演出《陈毅在上海》《胡锦初借妻》《金绣娘》《沪剧折子戏》一同走进剧场,来享受这场沪剧的盛夏宴席!...

原创沪剧《黄宝妹》即将来到梅陇演出

原创沪剧《黄宝妹》内容简介 黄宝妹,上海纺织女工,新中国第一代劳模,七一勋章获得者。...
此次受邀到伶工学社演出的上海市琴恋沪剧团,传承流派以杨派经典折子戏为主。《红灯记》作为经典的沪剧唱段,深入人心,唱腔婉转。...

评沪剧《同舟》对全过程民主之演绎

沪剧《同舟》由王斌饰演的男一号汪海洋给人以亲切感,在他身上具有一种善解人意的强大的亲和力,显示出一名优秀干部和优质老公所具有的感召力。...

沉浸式沪剧微游,薪火亦能传承

在沪剧体验区,长宁沪剧团的名师开场深情演绎了《陶行知》之小月亮、《家》里的梅林重逢以及《雷雨》中的盘凤等选段,众人皆沉醉其中。...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