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曲坛牡丹王——王占新:笑骂皆成韵的二人台魂

时间:2025-07-30 17:09:01 阅读:
名家风采
王占新
前言

     在文艺的星河中,总有一些璀璨的星辰,他们以卓越的才华、不懈的追求,在各自的领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是时代的记录者,用文学书写人间百态;是美的传递者,以艺术唤醒心灵共鸣。“名家风采” 板块,正是为探寻这些文艺名家而生,我们希望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挖掘他们的创作心路,让更多人领略文艺的力量与魅力,感受他们在艺术之路上的坚守与创新,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前行的灵感与动力。

01、扎根北疆 年少才俊展锋芒
王占新
     王占新,又名王占昕,内蒙古曲艺家协会主席,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台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内蒙古艺术剧院二人台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一位将生命融入二人台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他是中国曲艺最高荣誉“中国曲艺牡丹奖”的获得者,被誉为“西部第一嘴”,更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青年岗位能手”、“全区五好文明家庭”、“劳动模范”等沉甸甸的荣誉称号,是德艺双馨的艺术楷模。其艺术人生如同扎根北疆沃土的劲草,终开璀璨牡丹。

02、博采众长 千场巡演砺真金
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台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占新
     王占新1970年生于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河套平原丹达乡永胜村,少年师从老艺人王云亮学唱二人台,15岁登台演唱。1986年入临河曲艺团,是其艺术升华之始:师从相声大师侯宝林师弟王世臣、师妹张松青(艺名小明星)学相声,随天津曲艺团赵学礼习快板、数来宝,后拜西安曲艺团郑平安为师。博采众长使其技艺飞进,18岁任临河曲艺团副团长,作为主要演员随团赴陕、甘、宁、晋、鲁、豫、冀演出近千场,在实践熔炉中淬炼成长。
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台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占新
     1995年入临河歌舞团后,坚定转攻二人台。1986至2005年间,其排演的二人台小戏及原创呱嘴系列(如《王婆骂鸡》、《王婆骂假》)风靡民间,多部作品被山西、内蒙古包头华之声等音像公司制成光盘盒带,飞入千家万户。2005年调入内蒙古二人台艺术团工作至今。

03、牡丹绽放 声动寰宇誉满芳华
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台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占新
     王占新以非凡成就将二人台艺术推至巅峰。2006年,其表演的二人台呱嘴《王婆骂假》勇夺中国第四届曲艺“牡丹奖”,与赵本山、阎学晶同获殊荣,一举填补内蒙古曲艺“牡丹奖”空白,为二人台艺术赢得国家级荣光。同年主演的大型二人台现代戏《乌兰图克》获内蒙古党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他更作为文化使者,将二人台播撒世界:受中国曲艺家协会邀请赴日演出,让呱嘴首出国门;2009年赴法国巴黎、西班牙马德里演出4场并举办讲座,向欧洲12000余名观众展现中国曲艺艺术魅力;2013年、2015年先后赴韩国、英国爱尔兰文化交流。其代表作王婆系列呱嘴(如《王婆骂假》《王婆进城》《老小王婆话脱贫》等)及在《方四姐》《墙头记》《探病》《巴雅尔与大花眼》等剧目中的经典演绎,深入人心。2014年荣获乌兰夫基金年度民族文化艺术杰出贡献奖。他始终践行“艺术服务于人民、基层、社会”的宗旨,足迹遍布所需之处,以炽热生命点燃二人台传承之火,让塞外奇葩声震四海,成为一座闪亮的民族文化灯塔。

编辑:涛荔
初审:李育
复审:托娅
终审:郝俊杰

猜你喜欢

全国共有40部作品入围,内蒙古艺术剧院二人台艺术团作品《摘花椒》成功入选,将于12月4日晚亮相广西民族剧院大剧场。...
内蒙古艺术剧院二人台艺术团来到了呼市段家窑村,进行为期三天的下基层惠民演出,演出特地编排了二人台最具代表的传统戏与传统佳节交相呼应。...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