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名家李树建
时间:2022-06-20 15:09:45 阅读: 次 作者:
李树建,男,汉族,1962年4月生于河南汝州市寄料镇观音堂村,中共党员,当今豫剧领军人物,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文联副主席、剧协主席,国家一级演员。豫剧"李派老生" 创始人。 主演代表作有豫剧《清风亭》、《程婴救孤》、《大登殿》、《鞭打芦花》和现代戏《乡村警官》、《试用丈夫》、《儿大不由爹》等,曾在第十届、第二十五届两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奖,"香玉杯"艺术奖,首届中国豫剧节金奖,第十届"文华"大奖表演奖等。《程婴救孤》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获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
1979年9月考入洛阳戏曲学校,1984年7月毕业。1985年7月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1987年7月毕业。1987年8月调入三门峡市豫剧团任副团长,1988年11月任团长。1997年考入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班,1999年毕业。
在1997年全省公开招聘河南省豫剧一团团长的竞选中,演讲、答辩、考试、考核四项成绩均为第一,1998年3月调入河南省豫剧一团任团长,任职期间,打破剧团长年演出带行李,提高了演出戏价,保障了演出艺术质量和剧团的经济利益。带领全团到祖国的西大门新疆、南大门广州演出,为海峡两岸的戏剧艺术交流率团到台湾演出,为祖国的五十周年生日献礼进京演出,在全省创演出场次名列前茅。
2000年8月调入河南省豫剧二团任党支部书记,2001年6月任党支部书记、团长。在此期间带领在困境中沉寂多年的二团全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新思路,为全团树立"团结拼搏,滚石上山,走出困境,敢为人先"新目标,狠抓艺术质量,经济效益,为全体职工连续长工资、办福利,带领二团在北京戏剧舞台上掀起豫剧热潮,为树立河南新形象做出成绩,受到省文化厅的通报表扬。
2015年7月16日,李树建当选第八届中国剧协副主席。
2016年12月,当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
2022年1月31日,参加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戏曲节目《生生不息梨园情》。
李树建是"豫西派"的杰出代表,从艺20多年来,他先后主演了《大登殿》、《清风亭》、《乡村警官》等十几部优秀剧目。他挖掘整理"豫西调"的传统声腔遗产,走访"豫西调"名家,学习其演唱方法、技巧,琢磨用气、吐字和润腔的诀窍,终于自如地掌握了豫西名生王二顺演唱的基本特点和韵味,曾被誉为"小王二顺"。但艺无止境,他又研习了其他豫西名家的演唱风格。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具有明显个性特征的独特唱法,即既有王二顺嗓音洪亮、音域宽广、声韵醇厚的特色,又使原本就擅长表现曲折委婉感情的"豫西调"更加悲壮苍凉。这在他的代表剧《清风亭》中的演唱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剧中他饰演勤劳忠厚、命运悲苦的张元秀,唱腔时而高亢,时而低回。高亢时响遏行云,声震屋宇;低回时缠绵蕴藉,宛若游丝。
在演唱方法上,既有马连良"衰派"的散淡优雅,又有周信芳"麒派"的苍凉悲壮。豫剧《程婴救孤》中,李树建简约了程式化的表演,使唱、念、身段更加生活化,特别是剧中的"失子"和"十六年"两大段唱,兼用"轻声"、"气声",实为哭唱,前者哭别人,后者哭自己,悲痛欲绝却未见号啕,不胜凄苦却没有声嘶力竭,把无限的悲情化作干涩的雨与颤抖的风,点滴撕扯着、浸润着观众的心。《程婴救孤》,荣获了"文华大奖"、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和第10届"五个一工程"奖等,李树建也被中宣部确定为"四个一批"人才。
1979年9月考入洛阳戏曲学校,1984年7月毕业。1985年7月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1987年7月毕业。1987年8月调入三门峡市豫剧团任副团长,1988年11月任团长。1997年考入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班,1999年毕业。
在1997年全省公开招聘河南省豫剧一团团长的竞选中,演讲、答辩、考试、考核四项成绩均为第一,1998年3月调入河南省豫剧一团任团长,任职期间,打破剧团长年演出带行李,提高了演出戏价,保障了演出艺术质量和剧团的经济利益。带领全团到祖国的西大门新疆、南大门广州演出,为海峡两岸的戏剧艺术交流率团到台湾演出,为祖国的五十周年生日献礼进京演出,在全省创演出场次名列前茅。
2000年8月调入河南省豫剧二团任党支部书记,2001年6月任党支部书记、团长。在此期间带领在困境中沉寂多年的二团全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新思路,为全团树立"团结拼搏,滚石上山,走出困境,敢为人先"新目标,狠抓艺术质量,经济效益,为全体职工连续长工资、办福利,带领二团在北京戏剧舞台上掀起豫剧热潮,为树立河南新形象做出成绩,受到省文化厅的通报表扬。
2015年7月16日,李树建当选第八届中国剧协副主席。
2016年12月,当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
2022年1月31日,参加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戏曲节目《生生不息梨园情》。
李树建是"豫西派"的杰出代表,从艺20多年来,他先后主演了《大登殿》、《清风亭》、《乡村警官》等十几部优秀剧目。他挖掘整理"豫西调"的传统声腔遗产,走访"豫西调"名家,学习其演唱方法、技巧,琢磨用气、吐字和润腔的诀窍,终于自如地掌握了豫西名生王二顺演唱的基本特点和韵味,曾被誉为"小王二顺"。但艺无止境,他又研习了其他豫西名家的演唱风格。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具有明显个性特征的独特唱法,即既有王二顺嗓音洪亮、音域宽广、声韵醇厚的特色,又使原本就擅长表现曲折委婉感情的"豫西调"更加悲壮苍凉。这在他的代表剧《清风亭》中的演唱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剧中他饰演勤劳忠厚、命运悲苦的张元秀,唱腔时而高亢,时而低回。高亢时响遏行云,声震屋宇;低回时缠绵蕴藉,宛若游丝。
在演唱方法上,既有马连良"衰派"的散淡优雅,又有周信芳"麒派"的苍凉悲壮。豫剧《程婴救孤》中,李树建简约了程式化的表演,使唱、念、身段更加生活化,特别是剧中的"失子"和"十六年"两大段唱,兼用"轻声"、"气声",实为哭唱,前者哭别人,后者哭自己,悲痛欲绝却未见号啕,不胜凄苦却没有声嘶力竭,把无限的悲情化作干涩的雨与颤抖的风,点滴撕扯着、浸润着观众的心。《程婴救孤》,荣获了"文华大奖"、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和第10届"五个一工程"奖等,李树建也被中宣部确定为"四个一批"人才。

猜你喜欢
12月17日晚,由河南明星擂主大爱剧团带来的豫剧《清风亭上》参加了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许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许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的河南省第十六届戏曲展演,演出取得圆满成功。...
12月16日,由安阳市文广体旅局和殷都区委、区政府策划指导,安阳市崔派艺术研究院、安阳市豫堂春艺术团合作创排的大型新编历史豫剧《妇好》在安阳市文体中心大剧院成功首演,受到...
豫剧《人民永和》是一部大型现代戏,深情演绎了辉县原县委书记郑永和离休后,以“干部有退休,共产党员没退休”的理念,带领群众修建北干渠,解决辉县北部山区百姓吃水难、灌溉难的故事。 ...
11月30日-12月1日,由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带来的新编大型古装豫剧《红梅记》以及常派经典剧目《“红”“白”“花”》折子戏专场将在郑州大剧院精彩上演。...
《围猎》剧情是从新任县纪委书记夏纪红入村走访开始,剧情围绕发现和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案件逐步展开,生动演绎了一场纪检监察干部守底线、斗贪腐、志不移、破围猎的光辉形象,也以戏剧的形式以案说法、以文化人,为全县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感人的廉政警示教育课。演出现场,演员精彩的表演和扣人心弦的场景跟随着剧情步步推进,让党员干部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沉浸式”接受警示教育和心灵洗礼。...
“豫剧实在是太有魅力了,不仅具有艺术上的欣赏性,最重要的是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引导人们崇尚真善美,憎恶和唾弃假恶丑。”“以前在电视上看过偃师豫剧团王艺红老师的《七品芝麻官》,这次现场观看太过瘾了。”...
10月25日晚,市戏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排演的大型古装豫剧《精忠报国》,在市工人文化宫小剧场成功上演,受到广大观众一致好评。
市戏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主任罗志金介绍,该剧自搬上...
市戏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主任罗志金介绍,该剧自搬上...
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喷空剧场、新郑市豫剧团、河南明星擂主大爱剧团、演出的“国潮豫韵 盛世中华”豫剧人李树建率河南豫剧经典剧目全国巡演——武汉站,于2024年10月21日19:30,在武汉琴台大剧院演出圆满成功。很多河南籍的老乡们以及大学生们冒着大雨来到剧场观看演出,只为了能听到日思夜盼的乡音,看到家乡豫剧。...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