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4年打造,豫剧《解忧公主》时代价值彰显

时间:2023-01-29 15:31:38 阅读:
豫剧是我国传统地方剧种,镌刻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深印记。兵团豫剧团原创大型新编历史剧《解忧公主》,讲述了汉朝解忧公主肩负使命前往乌孙和亲,在乌孙的50年里出使西域诸国,以维护边疆稳定,最终回到长安的历史故事。该剧是兵团豫剧团对古装戏曲艺术的一次新的探索,剧团工作者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心创作优秀戏剧作品,为观众呈现了精彩的艺术盛宴。

演绎历史故事,凸显时代价值

新编历史剧《解忧公主》通过直接表现与侧面衬托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对解忧公主和亲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多维度演绎和呈现,将解忧公主这一历史人物形象搬上戏剧舞台,演绎出生动精彩的历史故事,巧妙运用艺术虚构的方法引发人们对历史故事的进一步思考,实现了剧作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的统一。

该剧选取关键的历史时间点,建构完整的历史故事,编剧分别从少女、中年、老年3个人生阶段来刻画解忧公主的命运,用以塑造典型人物。整部剧以解忧公主离开长安——乌孙和亲50载——重回长安为主线索,围绕她面临的重重矛盾有序展开,细腻地表现了其坎坷动荡而传奇的一生,诠释了她“舍我一人去,万家得团圆”的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

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之外,该剧还着力于人物形象刻画,从而增强了戏剧的艺术感染力。编剧在勾勒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兼顾了人物身上所隐含的复杂情感。解忧公主割舍亲情和爱情,远嫁乌孙,从待字闺中的娉娉少女到成为和亲公主、乌孙国母,这不仅是个人身份的转变,更夹杂着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和个人的成长。剧中解忧公主的形象经由多重身份叠加和转变,愈显立体。不难发现,编剧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并非将人物简单脸谱化,而是尽可能地还原一个真实可感的解忧公主。表兄郑惠对解忧公主13载不离不弃的陪伴,足见他的情感诚挚。

《解忧公主》表现了解忧公主青梅竹马的爱情、深入血脉的亲情、无私奉献的家国情等交织的复杂情感,塑造出了有血有肉的舞台人物形象。

编剧在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想象完成了新编历史剧的创作。解忧公主虽与表兄郑惠定亲,但最终抛却私情前往乌孙和亲。和亲过程中遭到匈奴阻挠,她以真情打动匈奴公主。在乌孙的50年里,她不辞辛劳出使西域诸国,以维护边疆稳定,加强了中原和西域诸国的沟通交往。

该剧通过种种矛盾和冲突推进故事情节,在有限的舞台时空背景中展现深远的历史故事和精神意蕴。

《解忧公主》将观众带入历史情境中,使观众触摸到极具温度和厚度的历史,并从解忧公主维护边疆安定、沟通丝路的和亲故事中获得精神熏陶和洗礼。该剧将深邃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感融为一体,凸显了新编历史剧创作的时代价值。

弘扬传统文化,融合创新发展

《解忧公主》的唱词雅俗共赏、清晰易懂,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一方面突出了唱词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讲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演员在表演时对词句的分寸感拿捏到位。另一方面借助古典诗词来增加语言魅力,剧中解忧公主三次抚琴吟唱《幽兰操》。第一次为表兄郑惠舞剑而和,两人互相表达爱慕情感——“柳吐新绿艳阳天,紫燕归来春风鲜,鱼儿戏水青波泛,鸟雀逐飞入云天”,这般富有诗意的唱词唱出了刘郑两人的绵绵情意。第二次是解忧公主初到乌孙时面对满朝文武官员,一曲《幽兰操》唱出了大汉的自信与气度。第三次是郑惠战死后,解忧公主抚琴叹惋哀唱,既是祭奠故人,也为自身命运而唱。纵观全剧,富有深韵的唱词增加了戏剧的力度、深度、温度,大大提升了戏剧的震撼力,达到了催人泪下的效果。

《解忧公主》遵循传统戏曲极简主义的美学原则,采用戏曲“一桌二椅”的舞台布置,舞台留白创造出想象审美空间,而灯光技术则延伸了舞台的时间和空间,使戏剧舞台呈现出丰富内涵。剧中还加入大量戏曲舞蹈和武打动作,比如冯嫽表演霸王断魂枪刚柔并济的身段,乌孙和匈奴交战时的武打场面,无一不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忧公主》通过现代声光电技术、多样化媒介工具以及精湛的动作表演等打造出具有时代审美价值的戏剧,舞美设计传统与现代兼容并蓄,符合观众的审美要求和趣味。

此外,该剧还充分展现了地域风情,具有古西域风格的音乐舞蹈及服装、配饰让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人物服装是舞美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既是展现人物外在形象的工具,也是反映人物个性风貌和内在气质的媒介,服装能够以直观的物质形象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剧中人物的服装做工精美、富有质感,服装色彩绚丽但不失典雅,图案花纹精巧有致,表现出浓郁的古西域风。服装设计紧密贴合人物身份,很好地凸显了人物气质,比如解忧公主和亲时穿的一袭红装高贵华丽,在乌孙穿的绿色裙装端庄大气,以及老年返回故乡时所穿的黄色裙装雍容大方……我们不难想象,剧中人物的服装不但为表现人物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极大提高了观众的视觉享受。

《解忧公主》的创编与展演充分显示了兵团豫剧团主创团队的匠心,他们历时4年打造的精品新编历史剧,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该剧还促进了民族文化交流互动,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动豫剧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持久生命力。

猜你喜欢

蛇衔瑞彩呈吉象,豫韵流长绽华光。由河南豫剧一团倾力打造的《白蛇传》,将于1月14日晚在香玉大舞台正式首演。多少年来,白素贞与许仙的人蛇之恋家喻户晓,更是戏曲舞台上久演的传奇,其故事雏形可溯至宋代《金钵记》。...
豫剧《太行之子》以“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这一真实人物为原型,生动地展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时光回溯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彼时的太行山区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赏名剧,品经典|豫剧阎派《秦雪梅》即将亮相

12月22日下午14:30,豫剧阎派经典代表剧目《秦雪梅》将在鄢陵县廉政文化广场剧院精彩亮相河南省第十六届戏剧展演(青年组)。故事讲述明成化年间,宰相秦国政之女秦雪梅与同朝宰相...
豫剧《义烈女》剧情简介书生庄鸿文因家庭受难外逃,流落荥阳塾师童继善家中。其中童玉珊与庄朝来夕往产生爱慕之心,花园赠坠,自托终身。同窗学友王学海素羡玉珊姿色,不惜毒死结发,又夜持宝剑刺杀庄生,不想却误杀童弟金良。王先买通州府、县衙,诬庄杀人,继又骗得童父、母的信任,娶玉珊为妻。...
戏曲凝聚了中国文化的精华

也是民间文化传统的传承2024深圳第六届民办戏曲展演为您搭建戏曲百花争鸣的景象呈现深圳本土戏曲的文化盛宴

豫剧,中国五大戏曲之一被誉为&ldquo...
豫剧大祭桩剧中黄桂英的扮演者是我团刘玉梅老师,她沉稳大气,端庄秀雅、唱腔优美,赢得了观众的满堂喝彩掌声。...
豫剧《张良》以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张良为主人公,主要讲述了张良避秦兵于下邳,偶遇黄石公,得授《太公兵法》。张良颖悟此书,智谋非凡,辅佐刘邦。张良筹谋得当,刘邦队伍由弱变强,借项羽之力夺回失地,队伍迅速壮大,奇袭破秦,占领咸阳。...
11月25日晚21:00受到广大戏迷朋友热爱的兵团豫剧团大型精品剧目《程婴救孤》将在第十四师文化馆精彩上演。...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