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赓续传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清芬经典作品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时间:2023-05-29 12:41:01 阅读:
2023年5月24日和25日,作为河南豫剧院二团中原文化大舞台重要演出内容,由优秀青年演员宋吉梅、吴亚南分别主演的豫剧经典《麻风女》和《风雨情缘》在河南省儿童影剧院精彩上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值得一提的是,宋吉梅和吴亚南作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清芬的亲传弟子,此次演出的两部戏也正是恩师的代表作品。王清芬和修正宇两位老艺术家为了传承戏曲艺术、培育青年戏曲人才,共同担任《麻风女》和《风雨情缘》的导演,王清芬老师还担任唱腔设计。两位年过八旬的老艺术家与年轻演员一起在排练场挥汗排练半个多月,亲力亲为,指导每一句唱腔、每一个动作,并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创新,确保老戏新演、经典再现。

5月25日晚上演出结束后,由河南省戏剧家协会、河南豫剧院、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在河南豫剧院二团会议室联合举办了“守正创新·赓续传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清芬经典作品研讨会”。





研讨会由河南省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蒋愈红主持。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王清芬吸收豫剧各流派之特长,融各艺术门类之精华,扬长避短,不断提高创新,形成了尊重程式又大胆创新的独特个人表演风格,令人耳目一新。还特别点赞其代表作“情”“女”“花”,塑造了“黄桂英”“邱丽玉”“周凤莲”等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研讨会上,大家不约而同地对于王清芬年过八旬仍孜孜以求培育年轻人的可贵精神表达了崇高的敬意,此次在《麻风女》中饰演邱丽玉的宋吉梅更是被专家称为“舞台上活脱脱一个‘小王清芬’”。

“王清芬老师是一个了不起的艺术家,是一个本事比名气大的大艺术家。”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李树建谈起王清芬充满了敬意,“王清芬老师对我们戏曲事业真正做到了一句誓言,终生做答。她一生什么都不会,就会唱戏,去研究戏、教戏、改戏。他在培养徒弟、赓续传承、传帮带方面作出了最好的榜样。她给学生教戏不收学费,并且还管饭。无论王老师的表演和演唱,她都是在用心、用情、用功地去研究、琢磨和创新。她全国有很多徒弟,还有其他剧种的徒弟,为戏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我们河南戏曲界学习的榜样。”

河南豫剧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吕青代表豫剧院对王清芬作为河南豫剧院著名艺术家的杰出代表,在戏曲艺术薪火相传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致敬,对河南豫剧院二团发挥老艺术家余热、注重培养年轻人所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

著名戏剧评论家谭静波认为,王清芬老师是一个敢为天下先、艺不惊人誓不休的艺术大家,她能够敢于博采众长,锐意创新,不拘一格。从她16岁开始演《火焰驹》(《大祭桩》的前身)轰动天津。80年代把两出大戏《抬花轿》《大祭桩》带到北京轰动整个剧坛,还把这两出戏都拍成电影。她的《抬花轿·梳妆》不知道改了多少版,全国剧种都来学。她是一个豫剧旦行中独树一帜、带有鲜明个人风格的表演艺术家。她把花旦和闺门旦的“美、媚、娇、俏”的味道演得非常足。她是一个让豫剧走向新时代的艺术家,能够提升豫剧新时代的美学品格。

“我在《梨园春》做导演的时候到王清芬家里去看她踩跷,她摔倒把胳膊摔折了,负着伤包裹着又重新去演出,这一点不得了,她跟戏结缘,好像艺术生命是她终身的归宿,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包括年轻演员都应该学习。”著名导演罗云激动地说,“感谢清芬,80岁的人,能这样薪火相传守护我们的戏曲艺术。王清芬是一个特立独行、光彩夺目、具有丰富创造性的艺术家。”  

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吴亚明表示:“我对王清芬老师仰慕已久,80年代我们第一个在北京唱响的就是王清芬老师。感谢王老师,让我们二团青年演员这一次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吴亚南、宋吉梅、王献光这三位演员很优秀,我看得非常兴奋,二团的这一帮青年演员水平高,非常高兴看到他们茁壮成长,唱念做舞这个基本功非常好,向他们表示祝贺。”

大河报原总编辑庞新智坦言,作为一个铁杆戏迷,一辈子最喜欢的不是办报,是戏。看王清芬的戏是一种不同的感觉,她的戏有“戏”,她遵守程式规范,身上有功夫,而且活学活用程式,祝贺清芬大姐和二团的这帮年轻人。

著名青年戏剧评论家贺宝林说:“我要先向王清芬老师致敬,以80岁的高龄不辞辛苦地培养青年演员,致力于戏剧的传承传播,这种精神和追求是我们戏曲人的共同榜样,你是一个口碑比奖杯大的艺术家。以前我光知道崇拜二团的老艺术家,看到你培养的这些弟子在舞台上精彩的亮相,从今天开始我也开始崇拜二团的年轻艺术家,从这两场演出可以看出二团打造了一个传承有序的人才队伍,非常值得研究和庆贺。”

著名作曲家方可杰说:“我认真看了节目单,我搞了几十年的戏曲,第一次看到总导演王清芬老师、唱腔设计王清芬老师,王老师给我们做了表率,戏曲艺术是一个创造的艺术,尤其是唱腔。王老师的唱腔自己设计的,自己导演,用唱腔设计和导演手法来传承戏曲,实实在在地在传承。为此,以王老师为契机,希望我们青年演员,包括我也要向王老师学习,学习他们唱腔方面的感受和想法,这样我们的戏曲才能真正地把唱腔融入到演员身上,把演员的特色体现出来。”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名誉副会长张程峰认为,王清芬唱念做舞全能,不光有实践成果,而且还有理论成果。她不光自己演戏好,而且编、导、演三者都行。

张程峰还对本次研讨会的几家主办单位大加赞赏,认为这才是戏曲人名副其实的“娘家人”,这种实际活动,不仅是对王清芬一个人,更多是对河南艺术界众多老艺术家的肯定和鼓励。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清芬表达了感恩之情,她说:“我很感谢大家对我的赞美,大家提的意见对我来说有很大的帮助,我没有做过导演,都是观众给我提意见我吸收采纳。感谢大家能够看我们这两部戏,感谢大家对我们青年演员这么支持,这次演出青年演员提升很大,我都觉得很满意。将来这些青年演员还要加把劲练功,唱做念舞都要重视起来,不能说一出来就是唱,你要把我们的“四功五法”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你才能真正征服观众,才不辜负你一辈子为之付出的戏曲。”

研讨会现场,河南豫剧院副院长、二团团长丁建英对王清芬老师和各位专家表示感谢:“今天给王老师开守正创新、赓续传承的研讨会,特别是王清芬老师经典作品的研讨会,受益的是我们豫剧二团,是我们在座所有的年轻人,非常感谢。这次搞这个活动,一是培养我们城市观众,二是培养年轻人,三是锻炼队伍。今天能够听到专家老师给我们把脉问诊,很感动,这次的提升,我感觉不是几个主要演员,是我们全团的每个演员。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加倍努力。我们作为院团长,今后要进一步细化工作,给我们所有积极向上的年轻人创造更多展示的机会,让大家个个有戏演,个个来争先,用功学习、潜心创作,做好我们出彩的河南戏曲人。”

 文/何浩锐   图/小说(网友)、裴鹏举   视频/梨园说客(网友)

猜你喜欢

蛇衔瑞彩呈吉象,豫韵流长绽华光。由河南豫剧一团倾力打造的《白蛇传》,将于1月14日晚在香玉大舞台正式首演。多少年来,白素贞与许仙的人蛇之恋家喻户晓,更是戏曲舞台上久演的传奇,其故事雏形可溯至宋代《金钵记》。...
豫剧《太行之子》以“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这一真实人物为原型,生动地展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时光回溯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彼时的太行山区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12月17日晚,由河南明星擂主大爱剧团带来的豫剧《清风亭上》参加了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许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许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的河南省第十六届戏曲展演,演出取得圆满成功。...

安阳市豫剧《妇好》隆重首演

12月16日,由安阳市文广体旅局和殷都区委、区政府策划指导,安阳市崔派艺术研究院、安阳市豫堂春艺术团合作创排的大型新编历史豫剧《妇好》在安阳市文体中心大剧院成功首演,受到...

赏名剧,品经典|豫剧阎派《秦雪梅》即将亮相

12月22日下午14:30,豫剧阎派经典代表剧目《秦雪梅》将在鄢陵县廉政文化广场剧院精彩亮相河南省第十六届戏剧展演(青年组)。故事讲述明成化年间,宰相秦国政之女秦雪梅与同朝宰相...
豫剧《义烈女》剧情简介书生庄鸿文因家庭受难外逃,流落荥阳塾师童继善家中。其中童玉珊与庄朝来夕往产生爱慕之心,花园赠坠,自托终身。同窗学友王学海素羡玉珊姿色,不惜毒死结发,又夜持宝剑刺杀庄生,不想却误杀童弟金良。王先买通州府、县衙,诬庄杀人,继又骗得童父、母的信任,娶玉珊为妻。...
豫剧《人民永和》是一部大型现代戏,深情演绎了辉县原县委书记郑永和离休后,以“干部有退休,共产党员没退休”的理念,带领群众修建北干渠,解决辉县北部山区百姓吃水难、灌溉难的故事。 ...
戏曲凝聚了中国文化的精华

也是民间文化传统的传承2024深圳第六届民办戏曲展演为您搭建戏曲百花争鸣的景象呈现深圳本土戏曲的文化盛宴

豫剧,中国五大戏曲之一被誉为&ldquo...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