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声识器:谈豫剧《情系红旗渠》艺术创获
时间:2023-12-12 09:07:28 阅读: 次 作者:楚惬
第二届安阳市大型剧目汇演中,由林州市豫剧二团选送的现代戏《情系红旗渠》的成功上演,为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的创作提供了一些有益启示。“红旗渠”在旧时的“林县”(现在的林州市),乃至整个安阳市都是举足轻重的精神象征、文化意象和政治符号。相较于杨林、李利宏编导的话剧《红旗渠》,豫剧《情系红旗渠》无疑是将“红旗渠”作了当代景象与事件的摹绘。剧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讲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牛中玉返乡担任村支书,克服重重困难,建设美丽乡村的故事。通过一部戏真实、细致地还原、刻画出了在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级组织的工作图景。戏曲故事线性脉络简单质朴,人物关系与情节矛盾却在平静中见出波澜和层次。牛中玉和段家父子二人的矛盾冲突事件从一开始简单“唱红白脸”,逐步上升到了“迷魂记”“匿名信”,足见得段豪针对牛中玉的手段层层加码。在戏曲演绎的过程中,通过村支书竞选表现出了同为共产党人的牛中玉、段豪在党性修养方面认知的不同,牛中玉看到了村支书的责任与重担,段豪则执着于村支书的权力与地位,同时也为后续的剧情发展铺设了导火索。编剧与导演在戏曲文本和表演双方面都力求艺术呈现的细腻审美感受,在细节的把控上下足了功夫。这也就使得《情系红旗渠》成为了一部提升和拔高空间巨大的现代戏。

首先,戏曲文本、舞台呈现等不仅仅需要反复地打磨,更需要经过戏曲演员的舞台表演与观众完成即时性的感性冲动与理性触动的艺术发生。豫剧《情系红旗渠》演员们气息稳当、吐字清晰,展示了作为地方戏曲院团扎实的演出功底。但是,就《情系红旗渠》作为豫剧作品而言,却实打实地着了现代戏的皮相,失却了豫剧的本真。“话剧+唱”的痕迹过重,致使该部剧作沦为了一种带有浓烈豫剧音韵的情景剧作品。舞台综合呈现能够证明编剧、导演对待戏曲艺术的真心、诚心,力求细腻、真实,却忽略了豫剧等中国戏曲艺术写意性的美学品质。该剧作在表演呈现方面更倾向于西方戏剧无实物表演的写实风格,背离了豫剧艺术写意性的身体程式同样具备舞台叙事的基础。让新戏具备古韵,《情系红旗渠》这部豫剧才算是一种自我成就。
其次,戏曲人物功能性的定位是戏曲剧场空间中艺术效果呈现的决定性因素。《情系红旗渠》在人物设置、关系处理与功能定位方面处置的细腻、顺畅。老奶奶作为非主要角色却贯穿于全剧,其人物设定为“红旗渠劳模”,即是红旗渠精神的一种具象承载和历史见证。牛中玉与段豪、段毛之间由最初的利益纠葛,逐步在看似得逞与陷害未遂等几处戏曲矛盾的设计上符合接受美学中的审美期待,有着递进的层次感和深刻性。但在顺畅的背后,编剧与导演对戏曲演员与事件内在的行为逻辑合理性欠缺了考虑,尤其是段豪的人物性格究竟是“坏”“恶”或“小家子”的区分并没有在细节处理上有所交代。戏曲人物建构戏曲事件,内中角色设计与人物关系、事件等共同构成一种内在逻辑的应然必然与矛盾冲突的和谐统一。整体而言,牛中玉与段豪、段毛对立的人物性格,老奶奶的超然事外和二嫂的本分善良,花翠翠的多面性等等为剧作的戏曲张力发挥提供了空间。
最后,豫剧《情系红旗渠》将主题由抽象概念通过具体事件和立体人物等形成了完整的、意蕴生动的感性空间。脱贫攻坚、反腐倡廉、建设美丽乡村等等政治的、政策的主题都隐去了符号的躯壳,在具象化的艺术情境中通过人物形象的展示与戏曲故事的表演等散发出了感性的美的光芒。作为县市一级的戏曲院团如果能够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有所回顾和回归,找到林州市豫剧的独特魅力和豫剧的美学特质,或许能够让豫剧《情系红旗渠》成为一抹真正的亮色。
楚惬:河南省艺术人才(评价)研修班学员。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艺术博士。现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长期致力于河南省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艺类作品研究,发表理论评论文章、田野调研报告及文学艺术作品等数十篇,出版著作2本,获得省市国家级各类奖项近二十项。
戏迷点评
这部戏是由林州市豫剧二团演的,它编得、演得都很好!起码有四好。
一、题材选得好,很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演戏是干啥的?是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我们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什么?是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在农村就是要搞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情系红旗渠》的选材它就瞄准这个地方选,你说它选题好不好,真是太对太好了!可见这个剧团、编剧是很有大势眼光、大局意识的。还有这样选题,我觉得它是比去历史中选题要费力的,但他就是不顾这个,只要能更好地为现实服务,履行好自己的使命,他就去做,难能可贵!
二、该剧的主题立得好,正确而鲜明。该剧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我看就是在告诉农村工作者:要使乡村振兴必须首先抓好乡村领导的思想转变,“破私立公”。这个思想在这部戏里是很鲜明的,贯穿于该剧的一切人物、事件、场景中,象一根红线一样,把所有的情节串成一个整体,鲜明深刻。特别是那一段当干部就应该怎么怎么的唱词,总结得特别好。这个唱段很可能成为今后众多戏曲爱好者的首选唱段。
三、该剧的戏剧冲突安排得好,抓住了要害,典型、合理。它把乡村振兴中的问题集中到公与私的矛盾上,并使它贯穿到各个情节中,使之更典型、更强烈、更发人深省。它让冲突的发展不断地出人意外,然而又在情理之中,蕴含深意。它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以偶然揭示必然,扣人心弦,发人深省。
四、人物形象塑造得好,生动感人。我们看它塑造的新、老支书俩个人物,把他们放到矛盾冲突中去塑造,通过人物的言行去塑造,通过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塑造,通过人物的对比去塑造,真是把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让观众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爱也爱得很,恨也恨得很,很是教育人。
这个剧团应该表彰,这个编剧应该奖赏。



最后,豫剧《情系红旗渠》将主题由抽象概念通过具体事件和立体人物等形成了完整的、意蕴生动的感性空间。脱贫攻坚、反腐倡廉、建设美丽乡村等等政治的、政策的主题都隐去了符号的躯壳,在具象化的艺术情境中通过人物形象的展示与戏曲故事的表演等散发出了感性的美的光芒。作为县市一级的戏曲院团如果能够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有所回顾和回归,找到林州市豫剧的独特魅力和豫剧的美学特质,或许能够让豫剧《情系红旗渠》成为一抹真正的亮色。


我看豫剧《情系红旗渠》
这部戏是由林州市豫剧二团演的,它编得、演得都很好!起码有四好。
一、题材选得好,很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演戏是干啥的?是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我们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什么?是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在农村就是要搞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情系红旗渠》的选材它就瞄准这个地方选,你说它选题好不好,真是太对太好了!可见这个剧团、编剧是很有大势眼光、大局意识的。还有这样选题,我觉得它是比去历史中选题要费力的,但他就是不顾这个,只要能更好地为现实服务,履行好自己的使命,他就去做,难能可贵!
二、该剧的主题立得好,正确而鲜明。该剧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我看就是在告诉农村工作者:要使乡村振兴必须首先抓好乡村领导的思想转变,“破私立公”。这个思想在这部戏里是很鲜明的,贯穿于该剧的一切人物、事件、场景中,象一根红线一样,把所有的情节串成一个整体,鲜明深刻。特别是那一段当干部就应该怎么怎么的唱词,总结得特别好。这个唱段很可能成为今后众多戏曲爱好者的首选唱段。
三、该剧的戏剧冲突安排得好,抓住了要害,典型、合理。它把乡村振兴中的问题集中到公与私的矛盾上,并使它贯穿到各个情节中,使之更典型、更强烈、更发人深省。它让冲突的发展不断地出人意外,然而又在情理之中,蕴含深意。它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以偶然揭示必然,扣人心弦,发人深省。
四、人物形象塑造得好,生动感人。我们看它塑造的新、老支书俩个人物,把他们放到矛盾冲突中去塑造,通过人物的言行去塑造,通过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塑造,通过人物的对比去塑造,真是把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让观众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爱也爱得很,恨也恨得很,很是教育人。
这个剧团应该表彰,这个编剧应该奖赏。
——卢怀玺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