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坛存雅韵 百年忆秀兰——豫剧名旦王秀兰百年诞辰座谈会掠影
时间:2025-07-18 10:35:47 阅读: 次 作者:戏曲声音博物馆
2025年7月15日(农历六月廿一),由河南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与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联袂举办的《幽兰馥香——纪念豫剧名旦王秀兰百年诞辰座谈会》在河南非遗美学馆隆重举行。河南省政协原秘书长、河南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秉义,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高珊珊,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范军,河南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大新教授,河南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执行副秘书长牛玉乾,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戏剧家石磊,原《河南戏剧》主编王复兴,豫剧名家孙映雪、孙玉菊、王惠、魏俊英,《汴京三王》一书作者韦有义,“汴京三王”之一、著名刀马武旦王敬先之子李建民,以及王秀兰的女儿王玉素等家属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缅怀这位豫剧祥符调的杰出艺术家。座谈会由郑州文化名家连晓东主持。

王秀兰(1925年农历6月21日~2010年5月13日),河南民权人,是豫剧祥符调的代表性人物,“汴京三王”之一。她9岁学艺,14岁便崭露头角,历经近七十载舞台生涯,塑造了多个经典角色,形成了端庄凝重、深沉含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朴实艺术风格,和常香玉、陈素真、司凤英、马双枝、史彩云、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姚淑芳、李景萼等被誉为“豫剧十二大名旦”。
这位艺术大家不仅在舞台上成就斐然,更在时代洪流中展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1940年,她在洛阳参与抗日捐机义演,以艺术之力支援民族抗战;建国前夕,在省长吴芝圃带领下,多次赴商丘慰问淮海战役的英雄将士,南下犒劳解放军;1948年,她加入开封市总工会成立的“工人剧团”——这是建国前河南演艺界首个国营戏曲表演团体,她还被选为工会副主席,是当时河南艺员中最早投身革命工作的先驱之一。
作为豫剧艺术的重要传播者,王秀兰曾于1960年、1962年遵照文化部规划,两次率团在全国展开大规模巡演,将豫剧艺术带至山东、安徽、浙江、江西,乃至西南边陲的云南昆明,足迹遍布半个中国,让更多人领略到豫剧的独特魅力。
尽管在豫剧事业中功绩卓著、艺术成就斐然,但她性情淡泊、质朴低调,不事张扬,其事迹长期鲜为人知。此次恰逢她百年诞辰,座谈会的举办不仅是对这位杰出艺术家的深切追思,更为挖掘豫剧优秀文化遗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振兴豫剧祥符调提供了重要契机。
纪念先贤,旨在启迪后人。座谈会呼吁青年演员传承老一辈艺术家对事业的执着、对舞台的敬畏、对观众的赤诚,在艺术观念、艺德修为与思想境界上实现升华,让豫剧艺术薪火相传。
会议最后,张秉义秘书长宣读了第十二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政协原主席、河南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会长王全书为此次活动撰写的对联,以此表彰和缅怀王秀兰先生及“汴京三王”为豫剧艺术作出的卓越贡献:
上联:秀姿兰幽 敬仰先贤 素雅君子
(享誉豫剧祥符调“汴京三王”)
下联:金豆借粮 涤耻血记 必正妙常
(无愧梨园艺术家“德艺双馨”)
横批:菊坛翘首
王全书
2025年7月15日


这位艺术大家不仅在舞台上成就斐然,更在时代洪流中展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1940年,她在洛阳参与抗日捐机义演,以艺术之力支援民族抗战;建国前夕,在省长吴芝圃带领下,多次赴商丘慰问淮海战役的英雄将士,南下犒劳解放军;1948年,她加入开封市总工会成立的“工人剧团”——这是建国前河南演艺界首个国营戏曲表演团体,她还被选为工会副主席,是当时河南艺员中最早投身革命工作的先驱之一。

尽管在豫剧事业中功绩卓著、艺术成就斐然,但她性情淡泊、质朴低调,不事张扬,其事迹长期鲜为人知。此次恰逢她百年诞辰,座谈会的举办不仅是对这位杰出艺术家的深切追思,更为挖掘豫剧优秀文化遗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振兴豫剧祥符调提供了重要契机。
纪念先贤,旨在启迪后人。座谈会呼吁青年演员传承老一辈艺术家对事业的执着、对舞台的敬畏、对观众的赤诚,在艺术观念、艺德修为与思想境界上实现升华,让豫剧艺术薪火相传。

上联:秀姿兰幽 敬仰先贤 素雅君子
(享誉豫剧祥符调“汴京三王”)
下联:金豆借粮 涤耻血记 必正妙常
(无愧梨园艺术家“德艺双馨”)
横批:菊坛翘首
王全书
2025年7月15日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