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新闻发布会在合肥举行
时间:2025-09-15 13:52:38 阅读: 次 作者:黄梅戏艺术文化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集中展示黄梅戏艺术传承发展丰硕成果,弘扬黄梅戏文化,同时也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庆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安庆市共同举办2025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活动。
2025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
新闻发布会于9月12日下午在合肥举行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领导和嘉宾有:
中共安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赵春
安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朱学云
中共安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贺彦明
安庆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晨
本次发布会主持人: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李梅梅
出席发布会的还有:
省直宣传文化部门有关处室负责人
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
中央驻皖、省内外和市直新闻媒体记者约40人

2025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新闻发布会现场
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是安徽省、安庆市共同打造的一项重大艺术活动,自2013年以来已连续举办8次,现已成为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的重要补充、黄梅戏交流的展示舞台、一年一度的艺术盛会、文化惠民的群众节日,并成功打造出“黄金周、黄梅戏,白天看景、晚上看戏”的文化旅游融合品牌。
安庆市弘扬黄梅戏文化的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安庆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把促进黄梅戏繁荣发展作为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颁布实施《安庆市黄梅戏保护传承条例》,争创国家级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加强戏曲人才梯队建设,大力弘扬黄梅戏文化。做法和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一批”:
(一)推出一批黄梅戏文化研究成果。在安庆师范大学挂牌成立全国首家黄梅戏文化研究院,入选全省重点培育智库名单。在《光明日报》等重要刊物发表黄梅戏文化研究文章10余篇,承担各类课题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并成功举办两届黄梅戏文化研讨会。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实施《黄梅戏传统曲本典藏》文献整理工程,出版黄梅戏36本传统大戏剧本、72部传统小戏剧本曲本。安庆市黄梅戏(地方戏曲)研究院建成7000多万字、2万多页图片、500多小时视频的黄梅戏数字资源库。
(二)创作一批黄梅戏优秀剧目。按照“新戏”与“老戏”并重、“大戏”与“小戏”并重思路,采取“新创一批、改编一批、移植一批”的方法,近5年来共新创、复排大小剧目200多部,其中:黄梅戏《邓稼先》《不朽的骄杨》先后代表安徽省参加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太阳山上》入选全国戏曲创作优秀案例中的文学话剧作品戏曲转化“十佳案例”,近期将参加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并代表安徽省参加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角逐文华奖;小戏《戏说名利》近期也将代表安徽参加中国艺术节、角逐群星奖。《徽州女人》《徽州往事》《孟丽君》《双玉蝉》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小戏《欠条》等20多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
(三)培养一批黄梅戏艺术人才。实施领军人才培育行动,韩再芬被评为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余淑华、王琴、吴美莲、夏圆圆先后入选全国戏曲领军人才。全市多家剧团与戏曲院校举办“定向班”,70多名“定向班”学员已陆续毕业登台,提升了黄梅戏演出队伍实力。举办全国黄梅戏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邀请全国知名专家讲授戏曲表演、作曲、编剧、导演、舞美、评论等知识。完善戏曲名家“师带徒”和骨干演员“传帮带”机制,一批优秀青年戏曲人才茁壮成长。连续4年承办“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系列活动,持续开展全市青少年戏曲小梅花推优活动,全市63人荣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称号。
(四)搭建一批黄梅戏展演平台。持续举办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和“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先后推出200多部黄梅戏优秀剧目,见证300多位文华表演奖、梅花奖获得者等戏剧名家登台表演,迎来全国400多个专业剧团和戏曲团体精彩展示,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戏迷票友来安庆看戏交流。创新实施安徽(安庆)“四季有戏”黄梅戏展演百千万工程,2024年全市开展精品剧目展演119场,创新剧目小剧场演出1012场,百姓大舞台展演展示10545场,惠及城乡群众上千万人次。
(五)开展一批黄梅戏推广活动。一是推动黄梅戏走出家门、走向世界。5年来,组织文艺院团赴全国30个省(区、市)80多个城市,赴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戏曲交流演出,促进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成功打造“再芬黄梅”合肥演出季、北京演出季、深圳演出季、上海演出季等,其中北京演出季已开展至第16季,再芬剧院成为全国唯一连续16年走进国家大剧院演出的地方戏院团。2024年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应邀赴韩国光州交流演出。2025年再芬剧院先后赴澳门参加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赴德国法兰克福参加欧洲孔子学院大学生戏剧节,赴香港开展“港澳情·黄梅韵”港澳文化交流活动,参加香港·安徽黄梅戏文化周。二是推动黄梅戏走向云端。《再芬黄梅公馆·看戏》线上演出活动在线人数最高达244万,实现“线上引流、线下转化”;承办“聚光计划”抖音直播培训交流会,全市多家黄梅戏院团开展网上教唱,怀宁县黄梅戏剧团抖音粉丝量达136万,在全国入驻抖音的戏曲院团中关注度、粉丝数、收益率排名第一,促进了黄梅戏的传唱传播。
按照“三年一大节、每年一小周”的举办周期,2025年将举办“十一”黄梅戏展演周。本次展演周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指导,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特别支持,中共安庆市委宣传部、安庆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共同承办,将于2025年9月26日至10月8日在安庆市举行,主要活动有5大板块。
01、开幕式
2025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开幕式将于9月26日晚19:40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举行。
开幕式演出内容为“黄梅戏经典唱段演唱会”,将邀请全省戏曲名家与优秀青年演员联袂登台,以经典选段为基础,融入近年来新创作的优秀唱段,实行舞台乐队现场伴奏,展示新时代黄梅戏传承发展的新风采。
02、黄梅戏文化研究
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黄梅戏文化学术研讨,将于9月25日至28日在安庆举行。组织知名戏剧专家、学者、评论家、演员、戏曲网络达人等开展学术交流、探讨黄梅戏传承发展新路径,扩大黄梅戏品牌影响力与学术传播力。
二是“黄梅戏文化传承与创新”高级研修班,8月下旬已成功在安庆举行,邀请到具有丰富表演、编剧经验和戏曲理论研究成果的艺术家、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来自淮北、六安、宣城、安庆等地的110多名艺术工作者参加学习。
三是“云端有戏”黄梅戏网络视频展,9月至10月期间携手网络平台,发起全国范围内的戏迷与网友参与的黄梅戏短视频创作活动。策划并发布一系列黄梅戏短视频,网上传播黄梅戏知识。
03、戏曲交流
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展演周的核心板块——黄梅戏优秀剧目展演,将于9月26日至10月8日举行,18台大戏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和石化俱乐部轮番上演,其中安徽省内遴选出16台,邀请湖北省、江苏省各1台,为观众献上丰盛的文化大餐。这些优秀剧目中,有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有扎根生活的现实题材,还有历久弥新的传统经典。展演实行20元至40元的惠民票价,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售票,满足各地黄梅戏观众的观演需求。
二是安徽省黄梅戏小戏展演,将于9月22日至24日下午在安庆市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实验剧场举行,遴选出来的20个小戏组成3台演出。这也是首次在展演周活动中搭建黄梅戏小戏的全省展演平台。
三是第九届石牌戏会,将于9月28日至10月8日在怀宁县石牌戏曲文化特色小镇举行,邀请黄梅戏、京剧、徽剧等优秀剧目进行集中展演。
四是长三角大湾区戏曲交流暨黄梅戏巡演,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全年持续组织黄梅戏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香港、澳门等地进行戏曲交流演出。
04、群众共享
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第四届“严凤英杯”全国黄梅戏票友会,将于10月2日至6日晚在安庆市皖江公园广场举行,欢迎全国黄梅戏爱好者在展演周期间汇聚安庆,进行看戏交流、才艺比拼、戏迷打擂。
二是黄梅戏校园课间操展演,将于9月27日下午在安庆市体育馆举行。经过层层遴选,将有20多支学校代表队参加全市展演。
三是安庆市黄梅戏广场舞展演,将于9月30日晚在安庆市皖江公园广场举行。各地选送18个优秀作品参加全市展演。
四是“安庆处处唱黄梅”系列文艺惠民演出,将于10月1日在安庆市皖江公园广场举行盛大的首场演出,10月1日至7日在全市社区、乡镇、广场、景区、企业等地广泛开展以黄梅戏大戏小戏、黄梅戏歌舞、少儿戏曲为主的系列文艺演出,让更多群众、游客参与体验。
05、融合发展
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
一是黄梅戏微电影微短剧短视频展示,将与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推动黄梅戏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媒体深度融合。
二是“黄梅戏+旅游”融合,将持续在安庆市全域进行。提升“安庆、不止安庆”文旅宣传品牌,开展“黄浦江遇见黄梅戏”等安庆文旅推介,组织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境外旅行商、媒体代表团踩线考察。串联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严凤英故居、徽班博物馆等,推出戏曲朝圣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在安庆倒趴狮历史街区、大南门特色文化街、滨江夜市、集贤时空文创园等地,开展“欢乐黄梅戏”擂台赛、“超级皖”美食争霸赛、文化惠民消费季等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
为提升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度,2025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将进行线下、线上多途径宣传。
线下,组织媒体进行持续深入的专题报道,在交通场站、城市主干道、演出场馆等区域设置主题海报、电子屏,营造“一座黄梅城”的浓厚氛围;线上,各展演展示活动将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学习强国平台、掌上安庆、抖音、小红书、快手以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官方网站和其微信、微博、抖音官方账号等众多网络平台进行直播或展播,推动黄梅戏“破圈”传播、“出圈”出彩。
2025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新闻发布会现场
2025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
主要特点
01、体现艺术性
2025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首次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申报和遴选参演剧目,来自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池州、安庆、黄山7个市的33家文化机构和5个省直院团、院校积极响应,共有23台大戏、35个小戏申报参演。申报单位和申报数量创历次黄梅戏展演周历史新高,展演作品好中选优,充分展示全省黄梅戏传承发展的最新成果。
02、体现群众性
秉持文化惠民、文化为民的宗旨,常态化开展“戏曲名家走基层”“戏曲进校园”“四季村晚”“四季村歌”等活动,组织发动职工学唱黄梅戏,发动广大群众学跳黄梅戏广场舞,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大戏好戏,参与体验“欢乐黄梅戏”。
03、体现节俭性
鼓励参演剧目的舞美、服装、道具等简洁实用,减少大制作、大投入。活动组织过程中,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加强活动经费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支持、参与黄梅戏展演周活动和传播推广。
04、体现融合性
做好“戏曲+”文章,坚持文化旅游和商贸融合发展,为城市赋能,为经济助力。推动“游客成戏迷、戏迷成游客”,持续培育“黄金周·黄梅戏,白天看景、晚上看戏”文化旅游品牌。利用黄梅戏展演周举办契机,加大特色农副产品展销、非遗技艺展示和文创产品推广,扩大活动综合效益,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目前
2025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
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让我们一起相约
9月26日至10月8日
来安庆这座“有戏之城”
白天看景 晚上看戏
猜你喜欢
怀宁县九华桥黄梅戏剧团副团长严春香介绍:我们剧团演员有30多人,在这演出有七八年了,只要不下雨,我们都在这演,每年都要演出三百多场。...
此次展览的作品汇聚了众多艺术家的心血,这些作品有的像一部部视觉化的黄梅戏简史,浓缩了经典剧目的精华瞬间。...
安庆市工人文化宫主任张向音表示,这次活动不仅面对安庆本地市民,还邀请了省内其他地市过来交流,为黄梅戏这一传统戏曲注入了新的活力。...
唱响中国黄梅戏大家唱暨省内地市交流展演活动是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重要活动之一,此前共有64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近万名职工参赛。...
黄梅戏优秀新创剧目展演将组织16台左右黄梅戏优秀新创剧目集中展演。申报剧目应为2021年10月第九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闭幕以来新创作的大戏。...
吴美莲与再芬黄梅戏艺术剧院开启黄梅戏《祝福》2024年首轮巡演。此次巡演以宁波为始,溧阳为终,历经江苏、浙江两省七地。...
有版有演2023安庆版画黄梅戏题材作品展于金秋黄梅戏展演周期间和大家见面了,邀请了黄梅戏青年专业演员现场进行配套演出,表演黄梅戏经典唱段。...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