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到国家京剧院调研中国京剧杂志社
时间:2022-11-02 09:57:39 阅读: 次 作者:中国国家京剧院
10月25日下午,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张宜一行赴国家京剧院中国京剧杂志社调研。一同参加调研的还有戏剧曲艺处处长许浩军、文艺研究与评论处调研员王蒙、文艺院团指导处调研员朱宏博。国家京剧院院长、中国京剧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王勇出席并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京剧杂志社、院办公室、人事人才处、财务处、宣传和推广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
王勇表示,2022年正值《中国京剧》办刊30周年,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胡和平部长对《中国京剧》杂志的批示要求,杂志将按照“艺术性50%、史料性30%、学术性20%”的要求,从稿源质量、编辑制度、栏目设置、新媒体运作等方面进行刊物改版。他从历史简况、转隶情况、刊物改版、工作进展与变化、未来设想等角度全面介绍了《中国京剧》杂志的情况。同时他也表示杂志社现阶段面临着诸如资金紧张、人才匮乏、刊物储存空间不足等困难与挑战,相信在文旅部的指导与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杂志社一定能迎难而上,解决这些问题。目前,中国京剧杂志在转隶至国家京剧院后,各方面工作已稳步开展,显现出新变化。未来我们还将扩大稿源、引进专业人才、建立作者库、创新栏目设置、运用新媒体平台,并举办相关线上线下活动,从内容、形式、发行方式、业务拓展等多方面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升《中国京剧》在业内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随后,张正贵、高俊涛、易玲、景宝婷、罗艳琳等剧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依次发言,从办刊高度、人才建设、资金投入等各方面提出了建议,并希望艺术司能够给予杂志社更多具体和细节化的指导与支持,助力《中国京剧》杂志的发展。
会上,许浩军、王蒙、朱宏博等也从提升办刊质量、善用行业资源、开拓青年受众群、利用新媒体传播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尤其指出杂志应该着重在改版、提质、扩量这三个方面进一步改进,深入挖掘名家、名剧资源,吸引全国各大剧院剧团积极参与,让《中国京剧》成为研究与弘扬京剧和戏曲艺术的重要阵地。
张宜对《中国京剧》杂志圆满转隶至国家京剧院及转隶后工作上的进展与变化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国家京剧院是十个国家院团中唯一具有全国性专业类刊物的院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是要认真学习领会胡和平部长、卢映川副部长的批示精神。发挥剧院的专业与资源优势,提升《中国京剧》杂志的理论性与艺术性。二是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强化内部管理,优化组织形式,以管理效能促进办刊质量提升。三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办刊既要立足国家京剧院,又要面向整个京剧界。四是坚持守正创新。加快新媒体、新科技的融合,增强杂志活力,提升行业内的影响力。他希望《中国京剧》杂志在新时代会以高站位、高质量为要求,发挥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作用,争取尽快做到自给、自盈、自信、自强,也相信中国京剧杂志社能为京剧艺术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提供学理支撑。
撰稿:徐俊菲
摄影:邓永昕
编辑:李津津


会上,许浩军、王蒙、朱宏博等也从提升办刊质量、善用行业资源、开拓青年受众群、利用新媒体传播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尤其指出杂志应该着重在改版、提质、扩量这三个方面进一步改进,深入挖掘名家、名剧资源,吸引全国各大剧院剧团积极参与,让《中国京剧》成为研究与弘扬京剧和戏曲艺术的重要阵地。

撰稿:徐俊菲
摄影:邓永昕
编辑:李津津
猜你喜欢
京剧义盗鼓上蚤取材于水浒传第五十六回目,时迁盗雁翎,汤隆赚徐宁。该剧目在传统基础上,结合时代思维。...
京剧女史赋由著名剧作家罗怀臻,著名导演曹其敬,执行导演徐孟珂,唱腔设计邱小波,作曲、配器、指挥朱江,打击乐设计赵琪、王鹭雨,舞美设计罗江涛,灯光设计邢辛,服装设计彭丁煌。...
拜师仪式由国家京剧院小生名家宋小川、青年演员刘阳主持,嘉宾们通过现场发言和视频录像对于此次李光先生首开山门收徒杜喆表达了真挚祝福。...
在当天的演出中,陈瑛精致的舞台扮相、丰富的表情和强烈的情感,完美再现了角色的复杂心理,通过超凡的唱功和戏曲技巧,将演出带入高潮,获得现场观众的掌声。...
京剧叶派折子戏专场有叶盛兰、叶少兰两代艺术家创作、改编、整理和首演的叶派新编戏和传统戏,有文有武,有做有表。...
国家京剧院绝代芳华——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系列演出京剧《凤还巢》将于11月30日在北京人民剧场上演这部梅派传世经典之作。...
京剧《打瓜园》剧情简介:宋老发的瓜园东邻自家自留地,西邻村大队的庄稼地,而南北两侧又地势偏高。...
京剧希望之星助推培训计划是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主办的青年京剧人才培养项目,2021年,我院三位优秀青年演员万琳、吴奇峪、何梓硕荣誉入选。...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