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京剧不仅仅是听
时间:2024-05-22 08:40:51 阅读: 次 作者:梨园漫步
京剧是中国戏曲中表演体系最为完备、影响力最大的门类之一,被视为中国传统戏曲审美集大成者,世称“国粹”。但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审美理念的转换、媒体形态的多元变迁,包括京剧艺术在内的戏曲门类,一直存在与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渐行渐远的现象。究其原因之形成,林林总总,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少朋友不知道该从哪入手了解京剧、听懂京剧,或不知如何得其门而入,以至于望而却步。需要了然的是,但凡传统艺术,皆需掌握基本要领和方法,行内将其称之为“门槛”。京剧艺术亦是如此,唯有了解其审美形态和根本特性,方得登堂入室,体验京剧形式之臻、内涵之美。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欣赏京剧呢?
第一,赏析京剧最基本的条件是“兴趣”,兴趣在,感情就在,动力便在。俗话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京剧欣赏角度而言,如对京剧舞台上生的帅、旦的秀、净的俏、丑的谐感兴趣,那么便可从“生旦净丑”的行当特征入手了解京剧。生行中,一个是老生(又称须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男性角色,多为帝王将相、儒雅贤达形象,如《草船借箭》里的诸葛亮、《四郎探母》里的杨延昭、《让徐州》里的陶谦等;其次是小生,主要扮演青年男子角色,扮相清秀俊朗、帅气飘逸,如《群英会》里的周瑜、《辕门射戟》里的吕布、《穆柯寨》里的杨宗保等。旦角分正旦(青衣)、老旦和花旦等,正旦扮演稳重端庄的中青年妇女角色,比如《二进宫》里的李艳妃、《武家坡》里的王宝钏、《状元媒》里的柴郡主等;老旦多为老年妇女角色,如《杨门女将》里的佘太君、《岳母刺字》里的岳母、《钓金龟》里的康氏等。净角的概念较为特殊,主要指扮演性格、相貌方面有突出特点的男子角色,比如《捉放曹》里的曹操、《探皇陵》里的徐延昭、《芦花荡》里的张飞等。丑行,扮演的角色或正直善良,或阴险狡诈,或诙谐幽默,或放荡不羁,比如《群英会》里的蒋干、《雁翎甲》里的时迁等。当然,京剧各行中还有更细分类,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了解,这也是京剧博大精深之所在。
第二,如果对京剧感兴趣,可从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经典流派着手来认识熟悉。旦行分梅、程、荀、尚,世称“四大名旦”。梅派雍容华贵,程派婉约低回,荀派俏丽活泼,尚派挺阔高亢。京剧“四大须生”(实为“后四大须生”)分马、谭、杨、奚,马派潇洒飘逸,谭派古朴醇厚,杨派深邃凝重,奚派儒雅秀朗。知晓京剧流派,方能熟稔京剧发展的整体面貌,若对各流派代表剧目有所关注,则更有一番别样境界,诸如梅派的《霸王别姬》、程派的《锁麟囊》、荀派的《红娘》、尚派的《昭君出塞》、马派的《甘露寺》、谭派的《定军山》、杨派的《伍子胥》、奚派的《白帝城》等,都是流传至今的经典剧目。流派是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之缩影,代表剧目是氍毹舞台上鲜活形象之写照,凝聚着前辈们的表演精华与精神风貌。
第三,如果对京剧唱段、唱腔感兴趣,可以从名段名腔来体验。谭鑫培的“自那日朝罢归身染重病”、余叔岩的“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言菊朋的“未开言不由人珠泪滚滚”、马连良的“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谭富英的“哗啦啦大炮一声响”、杨宝森的“一轮明月照窗前”、奚啸伯的“点点珠泪往下抛”、周信芳的“从空降下无情剑”、裘盛戎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家名段。旦角的名家名段则有梅兰芳的“海岛冰轮初转腾”、程砚秋的“春秋亭外风雨暴”、荀慧生的“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尚小云的“抖丝缰催动了桃花战马”,等等。俗话说,好菜在汤,好戏在腔。好的唱段是一部戏的灵魂,是一个流派能否广泛流传的根本。名家名段犹如京剧皇冠上的明珠,流传深远、光彩照人,从其入手来欣赏京剧,将是了解京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众多京剧爱好者钟情的路径所在。
第四,如果对乐器与乐队感兴趣,可从京胡、司鼓、月琴等代表性乐器和小开门、傍妆台、万年欢、海青歌等较为初级的曲牌延展,来领会京剧。同时,可通过循序渐进地熟络乐器和音乐,进而了然文武场的含义与作用,比如音乐的速度、力度、音色、节奏,以及如何运用音乐语言美化唱腔、衬托念白、刻画人物、烘托表演等。从另一角度对京剧进行深层认识,异曲同工,可得精妙。
第五,如果对京剧的服饰服装感兴趣,可以从其色彩、质地、样式着手,入得门径。京剧服装十分考究,华丽精美、做工精良,刺绣繁复精美的龙袍让人震撼,灿烂夺目的凤冠令人叹为观止,可谓“金丝走银线,珍珠绕玉环”,光彩夺目、美不胜收。不少外国朋友皆是因京剧服饰服装之美而喜欢上京剧艺术的。
第六,可以通过接触京歌了解京剧。如根据古诗词与京剧曲牌相结合改编的《将进酒》《行路难》、根据毛泽东诗词改编的《忆秦娥·娄山关》等二度创作的京歌京调,可以体会京剧韵味。作为一种与京剧相关的新的表演形式,京歌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他们当中有很多人也由听唱京歌而爱上了京剧。
第七,以历史的、学术的角度研读京剧。京剧是四大徽班进京后经长期融合提炼、徽汉合流、南北融会而形成的剧种,因此,从“学史而崇德,知史而明志”的角度研读京剧,等于从源头根底认识京剧的发展脉络,这是追本溯源、深入了解京剧艺术的方式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京剧的戏本、剧情多以情绪化、情感化的抒发类表达为主,存在一定的演绎,如果以历史为标准进行研读会有偏差,因为京剧的戏剧性会淡化历史的真实性。正如戏曲理论家齐如山所说,京剧是自舞台剧情本身需要而出发编演的,并非完全依照真实历史轨迹照本宣科。比如《红鬃烈马》,朝代历史难以考证,剧中人物(女主)也是杜撰而来的。
第八,通过阅读名家传记了解京剧艺术。京剧发展长河中,名家辈出、好角纷呈,我们可以通过京剧名家那比戏本还精彩的人生经历,了解感知他们精湛深邃的表演风格,体察感悟其背后承载的丰富人文精神,从而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以更深层的视角去领略京剧艺术之美。
最后需要提到,欣赏京剧,有必要了解一些京剧的专业用词,做到知己知彼、里外通达。比如什么叫本工、反串,什么是尺寸、板眼,什么叫挑帘红、碰头彩,什么是大路官中、四梁八柱,什么是六场通透、昆乱不挡,等等,无疑是京剧欣赏的必备功课,需尽量通过专业书籍来学习。
以上所述,乃为如何欣赏京剧之美的简要叙述,仅从浩如烟海的京剧艺术中撷取浪花几朵,不揣谫陋,敬予同道中人。
京剧虽传统,却不陈腐。它根植民间、来自百姓,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京剧形成以来,代代相传、枝繁叶茂,造就了每个时代锦绣梨园之盛景。简言之,欣赏京剧,无需其他,只要有一颗爱戴国粹之心,足矣。
第一,赏析京剧最基本的条件是“兴趣”,兴趣在,感情就在,动力便在。俗话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京剧欣赏角度而言,如对京剧舞台上生的帅、旦的秀、净的俏、丑的谐感兴趣,那么便可从“生旦净丑”的行当特征入手了解京剧。生行中,一个是老生(又称须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男性角色,多为帝王将相、儒雅贤达形象,如《草船借箭》里的诸葛亮、《四郎探母》里的杨延昭、《让徐州》里的陶谦等;其次是小生,主要扮演青年男子角色,扮相清秀俊朗、帅气飘逸,如《群英会》里的周瑜、《辕门射戟》里的吕布、《穆柯寨》里的杨宗保等。旦角分正旦(青衣)、老旦和花旦等,正旦扮演稳重端庄的中青年妇女角色,比如《二进宫》里的李艳妃、《武家坡》里的王宝钏、《状元媒》里的柴郡主等;老旦多为老年妇女角色,如《杨门女将》里的佘太君、《岳母刺字》里的岳母、《钓金龟》里的康氏等。净角的概念较为特殊,主要指扮演性格、相貌方面有突出特点的男子角色,比如《捉放曹》里的曹操、《探皇陵》里的徐延昭、《芦花荡》里的张飞等。丑行,扮演的角色或正直善良,或阴险狡诈,或诙谐幽默,或放荡不羁,比如《群英会》里的蒋干、《雁翎甲》里的时迁等。当然,京剧各行中还有更细分类,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了解,这也是京剧博大精深之所在。
第二,如果对京剧感兴趣,可从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经典流派着手来认识熟悉。旦行分梅、程、荀、尚,世称“四大名旦”。梅派雍容华贵,程派婉约低回,荀派俏丽活泼,尚派挺阔高亢。京剧“四大须生”(实为“后四大须生”)分马、谭、杨、奚,马派潇洒飘逸,谭派古朴醇厚,杨派深邃凝重,奚派儒雅秀朗。知晓京剧流派,方能熟稔京剧发展的整体面貌,若对各流派代表剧目有所关注,则更有一番别样境界,诸如梅派的《霸王别姬》、程派的《锁麟囊》、荀派的《红娘》、尚派的《昭君出塞》、马派的《甘露寺》、谭派的《定军山》、杨派的《伍子胥》、奚派的《白帝城》等,都是流传至今的经典剧目。流派是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之缩影,代表剧目是氍毹舞台上鲜活形象之写照,凝聚着前辈们的表演精华与精神风貌。
第三,如果对京剧唱段、唱腔感兴趣,可以从名段名腔来体验。谭鑫培的“自那日朝罢归身染重病”、余叔岩的“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言菊朋的“未开言不由人珠泪滚滚”、马连良的“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谭富英的“哗啦啦大炮一声响”、杨宝森的“一轮明月照窗前”、奚啸伯的“点点珠泪往下抛”、周信芳的“从空降下无情剑”、裘盛戎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家名段。旦角的名家名段则有梅兰芳的“海岛冰轮初转腾”、程砚秋的“春秋亭外风雨暴”、荀慧生的“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尚小云的“抖丝缰催动了桃花战马”,等等。俗话说,好菜在汤,好戏在腔。好的唱段是一部戏的灵魂,是一个流派能否广泛流传的根本。名家名段犹如京剧皇冠上的明珠,流传深远、光彩照人,从其入手来欣赏京剧,将是了解京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众多京剧爱好者钟情的路径所在。
第四,如果对乐器与乐队感兴趣,可从京胡、司鼓、月琴等代表性乐器和小开门、傍妆台、万年欢、海青歌等较为初级的曲牌延展,来领会京剧。同时,可通过循序渐进地熟络乐器和音乐,进而了然文武场的含义与作用,比如音乐的速度、力度、音色、节奏,以及如何运用音乐语言美化唱腔、衬托念白、刻画人物、烘托表演等。从另一角度对京剧进行深层认识,异曲同工,可得精妙。
第五,如果对京剧的服饰服装感兴趣,可以从其色彩、质地、样式着手,入得门径。京剧服装十分考究,华丽精美、做工精良,刺绣繁复精美的龙袍让人震撼,灿烂夺目的凤冠令人叹为观止,可谓“金丝走银线,珍珠绕玉环”,光彩夺目、美不胜收。不少外国朋友皆是因京剧服饰服装之美而喜欢上京剧艺术的。
第六,可以通过接触京歌了解京剧。如根据古诗词与京剧曲牌相结合改编的《将进酒》《行路难》、根据毛泽东诗词改编的《忆秦娥·娄山关》等二度创作的京歌京调,可以体会京剧韵味。作为一种与京剧相关的新的表演形式,京歌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他们当中有很多人也由听唱京歌而爱上了京剧。
第七,以历史的、学术的角度研读京剧。京剧是四大徽班进京后经长期融合提炼、徽汉合流、南北融会而形成的剧种,因此,从“学史而崇德,知史而明志”的角度研读京剧,等于从源头根底认识京剧的发展脉络,这是追本溯源、深入了解京剧艺术的方式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京剧的戏本、剧情多以情绪化、情感化的抒发类表达为主,存在一定的演绎,如果以历史为标准进行研读会有偏差,因为京剧的戏剧性会淡化历史的真实性。正如戏曲理论家齐如山所说,京剧是自舞台剧情本身需要而出发编演的,并非完全依照真实历史轨迹照本宣科。比如《红鬃烈马》,朝代历史难以考证,剧中人物(女主)也是杜撰而来的。
第八,通过阅读名家传记了解京剧艺术。京剧发展长河中,名家辈出、好角纷呈,我们可以通过京剧名家那比戏本还精彩的人生经历,了解感知他们精湛深邃的表演风格,体察感悟其背后承载的丰富人文精神,从而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以更深层的视角去领略京剧艺术之美。
最后需要提到,欣赏京剧,有必要了解一些京剧的专业用词,做到知己知彼、里外通达。比如什么叫本工、反串,什么是尺寸、板眼,什么叫挑帘红、碰头彩,什么是大路官中、四梁八柱,什么是六场通透、昆乱不挡,等等,无疑是京剧欣赏的必备功课,需尽量通过专业书籍来学习。
以上所述,乃为如何欣赏京剧之美的简要叙述,仅从浩如烟海的京剧艺术中撷取浪花几朵,不揣谫陋,敬予同道中人。
京剧虽传统,却不陈腐。它根植民间、来自百姓,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京剧形成以来,代代相传、枝繁叶茂,造就了每个时代锦绣梨园之盛景。简言之,欣赏京剧,无需其他,只要有一颗爱戴国粹之心,足矣。
猜你喜欢
张兵饰演的白士中温良谦和、风度翩翩又一往情深、爱妻备至,俱能刻画出人物特点。开场时以稳健的步伐步入舞台,其身形挺拔,彰显出科举夺魁、新任太守的从容自信。面对杨衙内的威胁,张兵的表演真切而富有层次。【西皮】唱段“奸贼做事太无理”将内心的恐惧、担忧、坚定与正义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次京剧专场演出不仅丰富了小站镇稻乡风情系列活动的文化内涵,更是为京剧艺术在当地的传播与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小站镇未来将继续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民众带来更多高品质的文化活动。...
京剧《丝路花雨》作为一部经典的极具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在此次演出中,演员们凭借精湛的技艺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将剧中的人物形象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主演们无论是在唱腔的婉转悠扬,还是在身段的婀娜多姿上,都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准。他们通过细腻的表演,生动地描绘出了丝绸之路上的传奇故事,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段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之中。...
京剧《凤还巢》2025年1月31日梅兰芳大剧院演出,剧情简介:兵部侍郎程浦告老还乡 ,有二女 ,长女雪雁 ,貌丑 ,次女雪 娥 ,美而慧 ,程游春 ,遇故友子穆居易 ,喜之 ,约寿辰相会 ,告归夫人 ,拟以雪娥婚穆 ,夫人力主先嫁长女 ,寿日朱焕然来贺 ,见雪娥亦有意 ,程夫人误为穆暗认之 ,居易允婚, 留程家中,雪雁冒名夜往见穆,穆拒之而逃,途遇朱,朱佯赠银、马使之远去。...
走马换将这一创意,不仅考验了演员们的艺术功底,更是一次京剧艺术京沪两大院团的合作展示。...
南皮县文化馆把精彩的京剧演出送到老百姓身边,不仅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节日期间的文化生活,也展现了国粹京剧独特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魅力,更以文艺的形式向大家传递了“月满中秋、喜迎国庆”的美好祝愿。...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实验学校星光京剧社团受邀参与演出,以“唱响风华国粹 京韵浸润童心”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京剧戏曲展示。在展演中演绎经典戏曲唱段,感受中华文化底蕴。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老生演员黄炳强、中国国家京剧院著名旦角演员刘铮、史家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娟、学生发展中心王燕红副校长、特级教师万平、以及部分师生、家长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社区书记首先为居民送上美好的中秋祝福,祝愿大家身体康健,阖家美满。随后,京剧小组的贾老师以一曲欢快、爽朗的《将身儿来至大街口》,将现场氛围活跃起来;黄老师以一曲清扬婉转的《霸王别姬》选段《看大王》,将大家带入到凄美的爱情故事中;史老师以一曲铿锵有力的保家卫国主题戏曲《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引得台下观众连连叫好,掌声不断。...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