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海与京剧《红灯记》的历史渊源

时间:2024-11-22 09:14:15 阅读:
引言:

京剧《红灯记》作为中国现代京剧的经典之作,不仅以其深刻的主题、生动的情节和精湛的表演艺术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更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在中国戏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这部经典剧目的众多演员中,袁世海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精湛的表演技巧,成功塑造了鸠山这一经典角色,为《红灯记》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从袁世海的艺术生涯、《红灯记》的创作背景与故事情节、袁世海在《红灯记》中的表演艺术以及《红灯记》的影响与传承等方面,详细论述袁世海与京剧《红灯记》的历史渊源。
<a href=http://www.xiaopiaoyou.com/jingjuguocu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京剧</a>表演艺术家袁世海
<a href=http://www.xiaopiaoyou.com/jingjuguocu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京剧</a>表演艺术家袁世海
一、袁世海的艺术生涯

袁世海,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工架子花脸,是20世纪中国京剧界最具影响力的花脸演员之一。他自幼酷爱京剧,10岁入科班学艺,初学老生后改花脸,刻苦钻研,技艺日进。他在以郝派为主的传统花脸的基础上,大量创排了由架子花脸主演的大型剧目,继承并发展了“架子花脸铜锤唱”的表演艺术风格,丰富和升华了京剧花脸表演技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
<a href=http://www.xiaopiaoyou.com/jingjuguocu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京剧</a>表演艺术家袁世海
在近八十年的艺术生涯中,袁世海继承创作演出了《群英会》《野猪林》《将相和》《李逵探母》《九江口》《西门豹》《红灯记》《平原作战》等一大批至今仍上演不衰、深受观众喜爱的经典剧目。他成功塑造了曹操、鲁智深、张定边、李逵、西门豹、鸠山等一大批堪称经典而流传后世的人物形象,有“活曹操”、“活李逵”、“活张飞”和“活鲁智深”的美誉。

二、《红灯记》的创作背景与故事情节

《红灯记》是一部中国现代京剧的经典之作,它演绎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故事的主题通过一盏红灯,贯串着从“二七”大罢工到抗日战争的革命斗争史实,也象征着工人阶级和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民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终于取得抗战最后胜利的辉煌事迹。
<a href=http://www.xiaopiaoyou.com/jingjuguocu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京剧</a>表演艺术家袁世海
《红灯记》的故事发生在东北某地,准确的答案是密山一带。剧本的作者沈默君、罗国士利用了“北满(密山)国际交通站”为创作主线,以交通员傅文忱的事迹为创作元素,又融入了李范五及东北抗联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了艺术加工创作出了剧本《自有后来人》。长春电影制片厂以《自有后来人》为蓝本,拍摄了故事片《自有后来人》,并于1963年在全国上映。不久,该剧便由上海沪剧团改编为沪剧,接着由哈尔滨京剧院率先将其搬上京剧舞台,当时名叫《革命自有后来人》。1963年冬天,时任中央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解放军文革小组顾问的江青在上海看戏,带回两个沪剧剧本,一个是《革命自有后来人》,另一个是《芦荡火种》,让北京京剧团和中国京剧院改编成京剧,搞“革命现代京剧”。后来她有个说法,叫“种试验田”。《革命自有后来人》定名为《红灯记》,《芦荡火种》后改名为《沙家浜》。

《红灯记》故事讲述一个特殊家庭里三代人的命运,人物各有特殊的经历,人物之间又有“亲又不亲”的特定关系,这样有个性的题材在“样板戏”中是少见的,这个戏对观众的教育意义是很强的。它聚集了全国最优秀的编剧、导演等主创团队,中国京剧院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台前幕后的故事很多。钱浩梁、高玉倩、刘长瑜、袁世海等众多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领衔主演,同年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红灯记》在全国各地公演,艺术水准在当时达到了一个极限,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一致好评,周恩来总理还接见了《红灯记》的主创和演职人员。

三、袁世海在《红灯记》中的表演艺术

在上世纪60年代,袁世海在现代戏京剧《红灯记》中饰演了鸠山一角。为了塑造好这一角色,他先后看了电影、沪剧、歌剧、评剧、京剧演出的《自有后来人》《三代人》《革命自有后来人》等同一题材的艺术品,琢磨其中几个鸠山的不同,来丰富自己的构思。他还向日本朋友了解日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情况,学习穿木屐走路。同时,他阅读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从中了解熟悉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具体情况,为塑造鸠山这一角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塑造鸠山这一角色时,袁世海巧妙地运用了京剧的表演技巧,并借鉴了话剧的表演方法。他通过细腻的表演和生动的念白,成功地刻画了鸠山这一日本军官的形象。他饰演的鸠山外表和气、道貌岸然,内含凶残、阴险毒辣、杀人不见血。他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将鸠山的虚伪、狡诈和凶残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赴宴斗鸠山”这场戏中,袁世海的表演更是细腻入微。他身穿和服,脚登木屐,行走时身子略向前探;思考问题时,他借用了坂垣搓手的习惯动作,两只手抱在一起,右手压住左手,左手转过来又压住右手,来回轻轻地揉搓。这一细小的动作,给人鲜明的感觉:这是一个斯文的日本医生,柔和得很,和“凶残”二字不搭界,制造了一种轻松的假气氛。然而,当与李玉和几番较量都失败以后,鸠山终于剥去伪装,露出了豺狼本相。此时,袁世海的表演更是精彩绝伦。他通过变化语气、节奏和动作幅度等方式,将鸠山对李玉和的仇恨和无奈表现得恰到好处。

四、《红灯记》的影响与传承

《红灯记》作为中国现代京剧的经典之作,自上演以来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誉。它不仅以其深刻的主题、生动的情节和精湛的表演艺术赢得了观众的青睐,更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在中国戏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红灯记》的影响力超乎想象。在“文革”期间,《红灯记》当中的红灯图案、主人公画面被制作成的宣传品、工艺品、生活用品可谓包罗万象。当时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少年儿童,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其经典桥段,甚至都能唱上几段、秀几个亮相。该剧聚集了全国最优秀的编剧、导演等主创团队和演员阵容,艺术水准在当时达到了一个极限。它被称为“江青同志亲自培育的”、“革命文艺的新品种”,并位列“八个革命样板戏”之首。

随着时间的推移,《红灯记》的影响力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强。如今,它已经成为中国京剧的经典之作之一,被广大观众所熟知和喜爱。同时,《红灯记》也为中国京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思想,为后来的京剧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a href=http://www.xiaopiaoyou.com/jingjuguocu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京剧</a>表演艺术家袁世海
<a href=http://www.xiaopiaoyou.com/jingjuguocu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京剧</a>表演艺术家袁世海
结语:

袁世海作为中国现代京剧的杰出代表之一,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精湛的表演技巧,成功塑造了《红灯记》中鸠山这一经典角色。他的表演不仅为《红灯记》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中国京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红灯记》作为中国现代京剧的经典之作,以其深刻的主题、生动的情节和精湛的表演艺术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誉。它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在中国戏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将继续为中国京剧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a href=http://www.xiaopiaoyou.com/jingjuguocu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京剧</a>表演艺术家袁世海

猜你喜欢

张兵饰演的白士中温良谦和、风度翩翩又一往情深、爱妻备至,俱能刻画出人物特点。开场时以稳健的步伐步入舞台,其身形挺拔,彰显出科举夺魁、新任太守的从容自信。面对杨衙内的威胁,张兵的表演真切而富有层次。【西皮】唱段“奸贼做事太无理”将内心的恐惧、担忧、坚定与正义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保国》一折,生、旦、净的唱段相当;《探皇陵》以净行演员大套的二黄唱腔为主,大气磅礴、痛快淋漓;而全剧的精华则集中在《二进宫》,成套的经典唱腔,板式丰富、动听悦耳,这里不仅集中了全剧最多的经典唱段,并且生、旦、净三行的演员都能展示自己卓绝的演唱技艺。...
《京城大运河》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北京交响乐团、北京京剧院联合制作,委约作曲家杨乃林,编剧翁思再、李东才创作,通过京剧不同流派的典型声腔与交响乐的跨界融合,使大运河这一意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符号得到了绝佳的艺术化呈现。...
新编京剧《心愿》由国家一级编剧张和平担任艺术顾问、总策划,根据著名导演叶大鹰原著电影剧本改编,著名戏曲音乐家朱绍玉担任唱腔设计、作曲,北京人艺青年导演闫锐担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林蔚然担任编剧。...
京剧《探谷》是传统剧目《杨门女将》中的选段,讲述了穆桂英派探子深入山谷探敌情,表现了她的睿智勇敢和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表演令在场观众惊叹不已,引得现场掌声雷动。...
近些年来,虽有多位名家新秀将《春闺梦》亮相于氍毹,但是多是从后半部的“做梦”演起,至“梦醒”剧终,令观众总有未窥全貌意犹未尽之缺憾。为使该剧在艺术上更加完整,再现程砚秋大师创编该剧时的艺术全貌,郭玮在其恩师、著名教育家李文敏先生指导下,由曾受一代鼓王白登云亲授的著名鼓师王硕先生执排,从程砚秋先生存世资料中发掘整理出前半部“送征人”,精心完善了人物、丰富了唱腔、明晰了剧情,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唱腔也更加丰富。从演出效果来看,有了前半部的充分敷陈,让该剧的情节更加完整、冲突更加激烈、悲剧色彩更为浓烈,为这部程...
9月12日至17日在长安大戏院演出《红拂传》《春闺梦》《柳迎春》(选场)《祭塔》《贺后骂殿》《古城会》《荒山泪》《碧玉簪》(选场)《孔雀东南飞》(选场)《三堂会审》及纪程名家名段演唱会,9月22日在北京展览馆剧场演出《锁麟囊》,届时北京京剧院副院长、领衔主演、著名程派表演艺术家迟小秋,国家一级演员郭玮、鲁彤、卢杨,优秀青年演员张梓溪、沙霏、李林晓、白思然将先后登场。...
美轮美奂的原创校园京剧《寻梦百花亭》,小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服饰,以灵动传神的身段,婉转悠扬的唱腔,婀娜曼妙的舞姿,展现出国粹艺术的独特魅力与神韵,美轮美奂的表演惊艳全场,掌声经久不息。...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