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寻声——谈调嗓

时间:2025-09-08 09:30:57 阅读:
《二黄寻声谱》是中华民国时期名京胡名家郑剑西精心编订的京剧乐谱集。分正编和续集两次出版。全书选取了生、旦、净、小生、老旦等行当的经典唱段,并对二黄西皮各种腔调如『三眼』『原板』仿例昆曲谱注上了工尺谱。同时在文前对京剧音乐、音韵和工尺谱知识做了简明的专题介绍,为京剧音韵研究难得资料。

郑剑西(1901—1958),名闳达,字剑西,浙江瑞安城关镇人,瑞安中学毕业。早年师从陈彦衡研习京胡,获“胜蓝”之誉,曾为梅兰芳操琴,并为荀慧生等京剧名家编导剧目。1936年参与豫剧改革,为樊粹庭《女贞花》创作“讨饭歌”唱词,同年评论豫剧《涤耻血》肯定其社会价值。抗战期间曾任河南省政府秘书,后辞职归乡。建国后任上海戏剧改进会创作室编导,编创《三盗芭蕉扇》《白蛇传》等新剧本。创作涉及《鱼藻宫》《丹青引》等剧本,著有《二黄寻声谱》《京胡演奏基础》等理论著作。晚年因目疾失明,留有《万万庵诗稿》四册。

本文为《二黄寻声谱》续集中一章,言简意赅,道出调嗓的关键之所。

歌以嗓音为用,以气行之。梨园子弟于调嗓一工,奉为日课,兢兢弗懈,职是故也。调嗓须早起,就旷场或水滨,引吭高呼,五音咸备。(内行谓之喊嗓子)日中,倩琴师操弦,歌数阕,力乏即止。(此气未充也,待工夫深自免。万不可勉强挣扎,力竭声嘶,非徒无益,反害肺气。)如是者,习以为常,为日既久,嗓音衷气,自然改观。其为歌也,洪亮坚韧,转折随心,如万顷波,如出岫云,岂不快哉。

调嗓贵有恒,忌外物戕性,凋伤元气。(如烟酒女色等等)而一暴十寒,尤难为效。故伶工陈德霖生平无间寒暑,拂晓必出门,缓步舒气,归则调嗓,到老不衰。其歌声之清圆亢坠,并世无双,良有由也。

昔之贾洪林,今之余叔岩。嗓皆喑败,而往往唱重头戏举重若轻,则缘功行既深,衷气足以济之。外行以此为消遗者多,鲜肯用如许苦功者。故往往临场不能终曲,声气涣竭,不及内行之持久。委诸天赋,谓之文过可也。
调嗓最宜祁寒大暑,而冬春之交,尤当吃紧。至东风解冻时,上口琅琅,遂有士别三日之概。致力经年,能令高低宽窄,无所不可。(内行谓之五音全)即天赋稍差,亦可增长两个调门。嗓音畅则高歌兴会愈浓,种因得果,于此觇之。

外行有不胜苦行者,但能每日就琴调嗓,无间寒暑,亦能见功。惟戒玩忽,无恒心,则嗓音不能结实,临场仍寡长劲。且嗓音愈用愈坚,如百炼钢,乃可以纵横恣肆,无所不可。虽伶工善才,数月不歌,喉间便觉涩滞,移宫换羽之际,每如骨鲠,不得畅达,况外行藉为消遗者乎。语云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于此益信。

猜你喜欢

“梨园纳凉季 豫见好时光”收官大戏 惊艳绽放

自活动开幕以来,梨园纳凉季以戏会友,吸引众多戏迷共聚一堂。虽然梨园纳凉季暂告一段落,但传统文化的传承永不落幕。...
闽西汉剧《百里奚认妻》剧情简介:官居秦国宰相百里奚,日夕思念失散三十多年的妻儿,一天府中有一浣衣女主动请求演奏一曲。...

传统也新潮,这个夏天烟台“剧”有戏!

7月12日晚戏剧票友展演季,零距离互动:免费观演、票友教学、文创市集,还有脸谱、绘画、面塑、剪纸等非遗文化,体验感拉满!...

豫剧名家介绍牛淑贤:豫剧舞台上的璀璨之星

牛淑贤是一位熠熠生辉的传奇人物,她用一生的热爱与执着,在豫剧舞台上绽放出夺目光芒,成为豫剧艺术的杰出代表。...

北京京剧院2025年6月演出预告

6月7日苏州开明大戏院,第七届江南文化艺术节 国际旅游节雅韵江南《法门寺》主演:朱强(特邀) 陈俊杰(特邀)窦晓璇 黄柏雪(特邀)康静 倪胜春 孙世民。...
演出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京剧爱好者,共计20段精彩唱段,涵盖了多种流派和风格。...

从讲台到舞台,看白军选如何用72变征服全场!

本期节目让我们跟着白军选,一起继续解锁戏引力时刻。曲艺名家范军、陈红旭,豫剧名家王惠三位登台,将会带来什么好戏呢?...

常香玉的鞋:早上大晚上小

豫剧艺人常香玉曾因为同行竞争,在一百二十天排演了三十来出新戏,平均四天学一出新戏。迫于无奈,常香玉只得玩命地学,连一日三餐都是背词温调的时间。...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