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昆曲唱响博物馆日
时间:2022-05-12 14:06:40 阅读: 次 作者:昆山文体广旅
数字赋能,文化传播——全国首个县级市推出“昆曲+文物”数字藏品
01、主要内容:随着“元宇宙”概念的普及完善,为加快数字赋能文化产业发展,优化文化产品供给,以更年轻化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促进文旅消费新增长,5月18日前后,在“阿里拍卖”“运河始终链”双平台发布“8+1”款昆曲数字藏品;围绕2022年博物馆日主题,携手3家一级博物馆在“非同数艺”平台联动释放“博物馆的力量”,发布文物数字藏品,将成为全国首个推出“昆曲+文物”数字藏品的县级城市。
想了解发布的昆曲和文物的数字藏品,请关注后续推文哦!
“艺起同行”百部好戏云展演活动

主要内容:搭建昆山昆曲、音乐、曲艺等艺术对外展示、传播和交流平台。结合昆曲入遗21周年,联合中国网·中国演艺频道举办“艺起同行”百部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做好昆山当代剧院5部原创大戏和12个传承折子戏,以及一批昆山音乐、曲艺等群众文艺优秀作品的公益云展演工作,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艺”起抗疫。
昆曲回家 名家“云”集——对话连线昆曲名家活动

主要内容:连线全国昆曲名家、全国昆剧院团长代表,回溯昆曲入遗21年以来,昆山对保护传承和弘扬昆曲进行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展望昆山昆曲的新发展。结合名家线上“寄语+演出(录播)”,实现昆曲回家“云”展演。
传承在线——昆山当代昆剧院青年演员传承汇报演出

主要内容:2021年起,昆山当代昆剧院启动昆曲传承“拾遗计划”,挖掘、整理和复排近30年来未登台演出的折子戏。活动将通过线上展演形式,展示昆山当代昆剧院青年人才培养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声音里的昆曲——喜马拉雅“雅韵昆山”电台5·18昆曲特辑欣赏
05、活动时间:5月18日
主要内容:与喜马拉雅合作,丰富“雅韵昆山”电台内容,上线昆山籍昆曲表演艺术家和小昆班优秀学员的代表昆曲唱段,在全市重点文化场馆进行推广宣传,加大昆山昆曲的推广普及力度。
回望——制作昆曲入遗21周年纪念海报
06、活动时间:5月18日
主要内容:以邮票的形式,呈现昆曲入遗21周年以来传承发展的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回顾总结昆山保护传承昆曲的可喜成果。
昆山艺术空间联盟线上展览活动
07、活动时间:5月~6月
主要内容:为丰富“云”上文化大餐,以江南文化、昆曲文化、昆山馆藏文物、抗疫书画等为主题,联合昆山艺术空间联盟,开展线上展览活动,让充满温度的艺术作品,带给人们视觉享受和精神安慰。
首播“博物知旅”短视频
08、活动时间:5月~6月
主要内容:以“博物馆的力量”为主题,用短视频方式讲述文物蕴含的历史内涵、文化价值、当代价值,为观众奉上云端文化大餐,让民众足不出户便能漫游历史文化长河。首期推出《神人鸟兽透雕回张浦》专题片。
猜你喜欢
《邯郸记》是汤显祖于万历二十九年创造的最后一部传奇作品,同时也是“临川四梦”中最富戏剧张力的一“梦”。据唐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改编,讲述了吕洞宾为度化卢生,赠其一枕,使卢生在梦中经历大起大落后看破红尘的故事。...
2月27日(周四)19:30,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展演《白蛇传》...
休闲方式特多,环保入心入脑。新春竹报平安,如意吉星高照。...
1月19日昆剧新版《白罗衫》将在中国昆曲剧院精彩上演,这是该剧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后的首场演出。...
作为昆曲的入门作品而言,《奇双会》剧情一波三折,内容充实饱满,极具生活化气息。同时,这部戏也深受梅兰芳、俞振飞等京昆大师前辈的锤炼,使其有着相当丰富的艺术技巧。尤其是《写状》这一出,是一折小生、旦角的“对儿戏”,舞台上两个主角并重,唱做集中,很讲究艺术的平衡和表演尺度分寸的拿捏。...
《刺虎》是当今昆剧舞台上刺杀旦行当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也是最贴合北方昆曲磅礴气势的一出戏。作为一出承载家国仇恨的经典,《刺虎》所展现出的悲壮情怀与北方昆曲追求慷慨悲歌的艺术特质不谋而合,而韩世昌先生所塑造的费贞娥更具有北方女子的豁达豪爽,面对“一只虎”时通过眼神与表情,将发自内心的仇恨与装出表面的妩媚在顷刻间“变脸式”转换,极具看点,多年来深受观众喜爱。...
四百多年前,昆曲《牡丹亭》横空问世,用最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最深刻、细腻的情感:一双人、两颗心、三生路。一段浪漫绮梦和生死至情,缠绵四百余年依旧美得动人心魄,成为了我国浪漫主义艺术中一个无可争议的高峰,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传承至今。...
1月7日至8日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将在北京天桥剧场精彩上演,本次演出为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资助项目,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以支持重点剧目演出、培育多元演出空间、搭建线上演艺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凝聚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