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昆剧团线上庆祝昆曲申遗成功21周年
时间:2022-05-16 12:23:28 阅读: 次 作者:
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并位居榜首。2022年迎来昆曲入选世界非遗21周年,5月15日至5月18日,上昆联手众多平台推出纪念演唱会、剧目《自有后来人》赏析、创作导赏、曲友清唱等。
5月18日,上昆将在线上推出“心连馨,我们在一起”线上特别直播节目,上昆老中青演员、“Follow Me昆曲跟我学”学员、学生版《长生殿》成员在云端以曲会友。部分节目精选自2020年致敬抗疫英雄主题音乐会,演出汇集昆剧表演艺术家计镇华、张洵澎、张静娴、梁谷音、蔡正仁,梅花奖得主谷好好、黎安、吴双、沈昳丽,国家一级演员余彬、罗晨雪以及胡维露等优秀青年演员,演出《昭君出塞》《长生殿》《牡丹亭》《玉簪记》《邯郸记》《铁冠图》等经典唱段。今年抗疫期间,上昆创作推出《春申》《决胜春光》《玉桂枝·战疫》等,为抗疫加油鼓劲。其中,吴双作词、演唱的《决胜春光》也将完整亮相此次直播节目。
昆曲爱好者也受邀录制节目,去年打造的重头戏学生版《长生殿》,“帝妃”扮演者将再度合唱“携手向花间”,而平常少见的《绣襦记》《慈悲愿》等曲目将由“Follow Me昆曲跟我学”学员演唱,这是上昆多年来在高校、社区、会员俱乐部打造品牌的成果。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表示,“今年是昆曲成功申遗的第21年,每年518,上昆都会和大家共聚一堂,共贺节日。由于疫情影响,我们暂时不能相见,但我们的心始终与大家在一起,这份致敬昆曲的约定也将继续在云端延续。”
上海昆剧团原定的演出计划从今年3月上旬起陆续延期或取消,随即积极部署、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并在戏曲院团中率先启动云端演艺,为广大昆曲爱好者带来颇具亮点的系列策划,如“艺起前行•云上观雅韵”经典剧目赏析,与上海图书馆合作打造“典籍里的昆剧”线上阅读赏析。4月起,上昆联手乐游上海、东方网、百视通等平台,推出《自有后来人》《班昭》《占花魁》《风筝误》《桃花人面》,不少剧目首次全剧直播。截至4月30日,共播出赏析视频21个,时长近400余分钟;开展直播11场,时长1417分钟,观看人数逾120万人。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在百视通IPTV观演人次超18万次,居同时段同类播放之首。《雷峰塔》观看人数突破20万。上昆抖音号直播数据也不断创新高,吸引00后观众加入。
居家日子里,上昆人践行“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还在线打卡、相互督促,武戏演员练基本功、文戏演员练唱、乐队演奏员练乐,推出云练功短视频《牡丹亭•寻梦》【懒画眉】、《本草纲目》(戏曲版、武旦版)等。年度重点经典大戏三本《牡丹亭》等开展线上排练,俞振飞大师诞辰120周年纪念演出、“五子登科”青年演员专场演出系列等也在有序筹备中。截至5月初,上昆志愿服务队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超944人次,累计服务超过3882小时。从《牡丹亭》“杜丽娘”、《自有后来人》“李铁梅”、《宝剑记》“林冲”到演奏员,争相成为“小蓝”和“大白”,彰显上昆人的责任和担当。
5月18日,上昆将在线上推出“心连馨,我们在一起”线上特别直播节目,上昆老中青演员、“Follow Me昆曲跟我学”学员、学生版《长生殿》成员在云端以曲会友。部分节目精选自2020年致敬抗疫英雄主题音乐会,演出汇集昆剧表演艺术家计镇华、张洵澎、张静娴、梁谷音、蔡正仁,梅花奖得主谷好好、黎安、吴双、沈昳丽,国家一级演员余彬、罗晨雪以及胡维露等优秀青年演员,演出《昭君出塞》《长生殿》《牡丹亭》《玉簪记》《邯郸记》《铁冠图》等经典唱段。今年抗疫期间,上昆创作推出《春申》《决胜春光》《玉桂枝·战疫》等,为抗疫加油鼓劲。其中,吴双作词、演唱的《决胜春光》也将完整亮相此次直播节目。
昆曲爱好者也受邀录制节目,去年打造的重头戏学生版《长生殿》,“帝妃”扮演者将再度合唱“携手向花间”,而平常少见的《绣襦记》《慈悲愿》等曲目将由“Follow Me昆曲跟我学”学员演唱,这是上昆多年来在高校、社区、会员俱乐部打造品牌的成果。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表示,“今年是昆曲成功申遗的第21年,每年518,上昆都会和大家共聚一堂,共贺节日。由于疫情影响,我们暂时不能相见,但我们的心始终与大家在一起,这份致敬昆曲的约定也将继续在云端延续。”
上海昆剧团原定的演出计划从今年3月上旬起陆续延期或取消,随即积极部署、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并在戏曲院团中率先启动云端演艺,为广大昆曲爱好者带来颇具亮点的系列策划,如“艺起前行•云上观雅韵”经典剧目赏析,与上海图书馆合作打造“典籍里的昆剧”线上阅读赏析。4月起,上昆联手乐游上海、东方网、百视通等平台,推出《自有后来人》《班昭》《占花魁》《风筝误》《桃花人面》,不少剧目首次全剧直播。截至4月30日,共播出赏析视频21个,时长近400余分钟;开展直播11场,时长1417分钟,观看人数逾120万人。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在百视通IPTV观演人次超18万次,居同时段同类播放之首。《雷峰塔》观看人数突破20万。上昆抖音号直播数据也不断创新高,吸引00后观众加入。
居家日子里,上昆人践行“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还在线打卡、相互督促,武戏演员练基本功、文戏演员练唱、乐队演奏员练乐,推出云练功短视频《牡丹亭•寻梦》【懒画眉】、《本草纲目》(戏曲版、武旦版)等。年度重点经典大戏三本《牡丹亭》等开展线上排练,俞振飞大师诞辰120周年纪念演出、“五子登科”青年演员专场演出系列等也在有序筹备中。截至5月初,上昆志愿服务队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超944人次,累计服务超过3882小时。从《牡丹亭》“杜丽娘”、《自有后来人》“李铁梅”、《宝剑记》“林冲”到演奏员,争相成为“小蓝”和“大白”,彰显上昆人的责任和担当。


猜你喜欢
《邯郸记》是汤显祖于万历二十九年创造的最后一部传奇作品,同时也是“临川四梦”中最富戏剧张力的一“梦”。据唐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改编,讲述了吕洞宾为度化卢生,赠其一枕,使卢生在梦中经历大起大落后看破红尘的故事。...
2月27日(周四)19:30,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展演《白蛇传》...
休闲方式特多,环保入心入脑。新春竹报平安,如意吉星高照。...
作为昆曲的入门作品而言,《奇双会》剧情一波三折,内容充实饱满,极具生活化气息。同时,这部戏也深受梅兰芳、俞振飞等京昆大师前辈的锤炼,使其有着相当丰富的艺术技巧。尤其是《写状》这一出,是一折小生、旦角的“对儿戏”,舞台上两个主角并重,唱做集中,很讲究艺术的平衡和表演尺度分寸的拿捏。...
《刺虎》是当今昆剧舞台上刺杀旦行当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也是最贴合北方昆曲磅礴气势的一出戏。作为一出承载家国仇恨的经典,《刺虎》所展现出的悲壮情怀与北方昆曲追求慷慨悲歌的艺术特质不谋而合,而韩世昌先生所塑造的费贞娥更具有北方女子的豁达豪爽,面对“一只虎”时通过眼神与表情,将发自内心的仇恨与装出表面的妩媚在顷刻间“变脸式”转换,极具看点,多年来深受观众喜爱。...
四百多年前,昆曲《牡丹亭》横空问世,用最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最深刻、细腻的情感:一双人、两颗心、三生路。一段浪漫绮梦和生死至情,缠绵四百余年依旧美得动人心魄,成为了我国浪漫主义艺术中一个无可争议的高峰,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传承至今。...
1月7日至8日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将在北京天桥剧场精彩上演,本次演出为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资助项目,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以支持重点剧目演出、培育多元演出空间、搭建线上演艺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凝聚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2年,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与中国台湾方面合作,海峡两岸携手打造昆曲《南柯梦》,首度以上、下本的形式,将《南柯梦》以相对完整的本戏形式搬上了昆曲舞台。全篇以情为主题,完成了从上本“入梦、情着”到下本“出梦、情尽”的连贯过程,展现个人情欲在社会结构下的渴望与失落、真实与虚妄,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经典保留剧目。...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