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千秋——俞振飞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在上海展出

时间:2022-08-23 17:26:19 阅读:
今年是京昆艺术大师、民盟盟员俞振飞诞辰120周年。为了缅怀大师,弘扬“俞派艺术”精神,激励当代戏曲艺术的守正创新,上海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昆剧团、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中国昆曲博物馆等单位主办的《雅韵千秋——俞振飞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西楼展厅展出。在简短庄重的开幕式上,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老师代表俞老弟子发言说,这是献给俞老最好的生日礼物。

几经坎坷的“大展”

这次办展是在上海被疫情笼罩的特殊时期紧张筹备的,极其不易,终于在云雾初开的7月份与市民见面。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夏萍介绍说:“办展的缘由主要考虑到三点:首先,俞老是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艺术作出了极大贡献的前辈,我们不该忘记他;其次,用展览的形式梳理展示他的艺术人生更能收到形象和直观的效果,有利于传播俞老文化精神;再者,通过办展可以将分散在个人手上的重要资料集聚起来,为后人对俞老和京昆艺术研究提供资源。”

展览由“昆曲简介”“昆曲正宗”“艺兼昆黄”“承前启后”“大师流芳”五个板块组成,形式活泼,求将专业性与观赏性融为一体,将“叙史”与“传艺”相结合。以俞振飞生平为主线,突出其京昆互补、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每个章节都以其诗词为卷首;所有的内容都严加考证,史料详实,图文并茂。比如通过幻影成像、照片盲盒等形式,再现了俞振飞重要人生阶段的声音和影像,带给观众沉浸式、互动性的体验。据悉,展览将持续到8月31日。
与众不同的“书卷气”

俞振飞1902年出生于苏州,他的父亲是江南曲圣俞粟庐——清代权威昆曲家叶堂的唯一传人。俞粟庐亲自教导儿子学习文化和昆曲,将他培养成卓越的京昆艺术大师。

正是因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俞振飞登上舞台表演时不仅技艺精湛,还透出一股浓郁的书卷气。昆曲中的小生多为书生,俞振飞用自己的“书卷气”取代了传统小生的“脂粉气”,提高了戏曲小生艺术的品位。

俞振飞5岁开始学习文化,父亲认为白话文太浅,一开始就教他读“四书五经”并练习书法。家中藏书颇丰,俞振飞从小就喜欢钻到父亲“四壁图书”的书房里去,“见书就读”,先看经、史、子、集,后看医书和各种杂书、闲书。俞振飞十几岁时就学会作诗、填词作散曲和小令,父亲在他14岁时又先后安排他拜著名画家陆廉夫、冯超然为师学画。俞振飞后来的博学多才,得益于早年读书学习的广泛。
和梅兰芳、程砚秋的京剧

梅兰芳在上世纪20年代初听到俞振飞唱昆曲后,便激动地拉着他的手不放,说:“我今天听到了真正的昆曲。”后来梅兰芳又对秘书许姬传说:“过去我在北京听到的不是正宗的昆曲,我想象中的昆曲一定是像今天听到的那样。”

1930年冬天,28岁的俞振飞在京剧名旦程砚秋的邀约下,专程到北京拜了京剧名小生程继先为师。两年后,俞振飞又应邀与程砚秋之合作,两人一直合作巡演六年,誉满京、津、沪、宁等城市。1939年起,俞振飞成为京剧四大小生之一。梅兰芳南迁、定居上海后,还请俞振飞教曲,在其帮助下研究昆曲,对以前学过演过的五十多出昆曲戏加以整理并重新认识。梅兰芳后来回忆说:“我们这个研究昆曲的小团体里,加上俞五爷,更显得热闹。那一阵我对俞派唱腔的爱好,是达于极点了。我的唱腔,也就有了部分的变化。”

自1921年到1950年的近30年间,俞振飞除了与程砚秋、梅兰芳长期合作演出外,还与其他二三十位京剧名家合作演出。“与高手过招”30年,才造就了他在京昆剧中独创的儒雅、秀逸的俞派小生风格。
复兴昆曲,守正创新

俞振飞不仅演唱一流,而且善于思考、精于创作。1955年,俞振飞到杭州参与昆剧《十五贯》的创作和修改。著名昆剧演员周传瑛说:“......我本来不是演况钟这一类角色的,但要突破自己原来行当的局限,一定得下苦功。在排练过程中,我得到许多同志的真诚帮助,振飞同志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员。他花了好几个晚上来指导,不少次议论到半夜三点多钟……”

1958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提议下,上海市戏曲学校组织班子着手改编《墙头马上》剧本,又请俞振飞、言慧珠、朱传茗等一起讨论修改。此后边排边改,反反复复排了十几遍,本子也修改了十几次。俞振飞还让学生参演,在唱腔创作和表演指导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周总理看了《墙头马上》后,称赞俞、言二人为“最佳搭档”。

自1955年回上海后,俞振飞开始了其艺术生涯的辉煌阶段,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他完成了熔京昆艺术为一炉、书卷气浓郁的儒雅秀逸的俞派表演艺术风格,成为公认的新中国70年戏剧史上里程碑式的昆京艺术大师和标志性的文化大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昆曲理论家,著有《俞振飞艺术论集》《粟庐曲谱》《振飞曲谱》等作品,他的多部舞台代表作皆成为传世经典。

俞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加入民盟,曾担任上海市戏曲学校校长、上海昆剧团团长和上海京剧院院长。和诸多民盟先贤一样,他不仅在艺术、学术上成就斐然,更在培养新生代方面不遗余力。作为杰出的戏曲教育家,俞老培养的小生演员有百余人,皆活跃在全国各地京昆舞台上,最著名的有蔡正仁、岳美缇、薛正康、黄正勤等。他直到晚年都心系京昆表演,年届八旬仍豪情满怀。在此,作者谨以俞老一首《八十抒怀》收尾,与诸君共勉。

八十抒怀

俞振飞

猜你喜欢

杨帆,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侯少奎先生入室弟子,专攻昆曲大武生。主演《陶然情》《爱无疆》《图雅雷玛》《飞夺泸定桥》《荣宝斋》《林徽因》《宋太祖千里送京娘》擅演传统剧目《夜奔》《单刀会》《千里送京娘》《别母乱箭》《夜巡》《义侠记》《华容道》《麒麟阁·三挡》等众多优秀剧目。...

昆山当代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张争耀

张争耀,主攻巾生兼官生。师承石小梅、钱振荣、程敏、岳美缇,2018年独立制作了昆曲《幽闺记》获得了第二届京昆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并出版了个人影像资料《幽闺记》。...
全本大戏《宦门子弟错立身》《临川四梦汤显祖》《小孙屠》《义侠记》《九莲灯》《看钱奴》《我的浣纱记》,折子戏《宝剑记·夜奔》《桃花扇·沉江》《邯郸梦·云阳法场》《铁冠图·对刀步战、别母乱箭》《牧羊记·告雁、望乡》《西凉图·诈历城》《千里送京娘》等。...
4月12日晚,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开幕式暨大型戏剧晚会在澳门伦敦人楼兰宴会厅盛大开启,上海昆剧团优秀青年演员钱瑜婷、张前仓带来昆剧《扈家庄》选段精彩表演,以英姿飒爽、利落矫健的对打武戏生动诠释昆曲魅力,赢得满堂喝彩。现场和幕后都有哪些值得纪念的精彩瞬间?让我们一睹为快!...
4月28日至5月4日全国八大昆剧院团将带来优秀剧目展演、折子戏演出、艺术赏析、90后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汇演、昆曲进商场等丰富的活动,是昆曲的艺术盛会!...
元杂剧《西厢记》以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表达了“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的美好主题。...
从《牡丹亭》《西厢记》到《孽海记·思凡》《宝剑记·夜奔》,从迤逦浪漫的爱情佳作到慷慨悲壮的英雄故事,双方一次次向北大学子展示昆曲艺术的独特魅力,搭建起昆曲艺术与青年人的纽带桥梁,以昆腔昆调的水墨雅韵浸润莘莘学子,让古老的昆曲艺术在北大广结知音。如今,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进北大”系列演出已成为讲堂艺术活动中重要的校园文化品牌。...
张贝勒,师从蔡正仁、岳美缇、周世瑞、丛兆桓、马玉森、许凤山、汪世瑜、石小梅、周志刚、邵峥、李公律、萧润德、杨少春、叶金援等京昆名家。主演剧目《长生殿》《牡丹亭》《连环记》《琵琶记》《桃花扇》《铁冠图》《金雀记》《李清照》《断肠辞》《李香君》《罗浮梦》《画堂春》等。...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