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昆剧《伯龙夜品》还原昆曲“第一人”

时间:2023-04-10 20:42:54 阅读:
今晚七点半,首届全国小剧场戏剧“紫金杯”优秀剧目展演参演剧目昆剧《伯龙夜品》将在大华大戏院·群剧场上演。

《伯龙夜品》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创排演出,特邀著名编剧张弘撰写剧本,梅花奖得主、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为复排导演,昆剧院第四代青年名家杨阳、徐思佳、孙晶、钱伟等主演。该剧首演于2010年,初定名为《梁伯龙夜品女儿红》,由柯军饰演梁伯龙。2021年,柯军将该剧传授给学生杨阳,并对剧目进行了加工打磨。

全国小剧场戏剧“紫金杯”优秀剧目展演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承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资助,南京市文投集团执行,于4月2日-4月12日,在江苏南京举行。

演出时间:04月10日晚7:30

演出地点:大华大戏院·群剧场

演出票价:80/100/120元
 
演出即将开始

长按二维码

进入“金陵大剧场”平台购票
昆剧《伯龙夜品》

明代嘉靖年间,梁伯龙因著《浣纱记》文名大震。闽浙总督胡宗宪慕名邀他入其幕府。梁欣然前往,在山阴道客栈中,梁偶闻权臣严嵩案发,因担心胡宗宪乃严嵩门生,难脱干系,不禁彷徨犹豫,进退两难,便以店中“女儿红”佳酿浇愁,酒酣进入《浣纱记》伍员与范蠡二贤的心境中。


在这其中,梁伯龙重温了前人进退之道、得失之虑,忽有所获,又经“女儿红”一番点拨,方悟文人之天地方圆实在笔尖纸间,从此少了几分纠葛,多了些许洒脱……

《伯龙夜品》根据明代著名戏曲作家梁伯龙生平创作而成。梁伯龙精诗词,通音律,“考订元剧,自翻新作”,创作了《浣纱记》传奇,又从音乐方面弥补了水磨调“冷唱”的不足。

他把传奇文学与新的声腔和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借锣鼓之势与舞台之场面形态,第一次将昆曲搬上剧坛。这在当时产生巨大的轰动,一时间出现了人人“争唱梁郎雪艳词”的盛况,昆腔昆曲艺术也由此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

梁伯龙是利用昆腔来写作戏曲的创始者和权威,《浣纱记》更是改良过的用魏良辅水磨调昆山腔表演的第一部昆曲作品,如今的《伯龙夜品》,可以说是还原了昆曲的“第一剧”和“第一人”。

全新的《伯龙夜品》在情节转换之间讲述了有关于梁伯龙本身的哲学思辨,“进与退”、“得与失”、“如何进”、“如何退”的人生思考,虚实相生,将梁伯龙的创作思想、创作背景、创作状态,以及他对历史、人生、艺术、现实的思索一一呈现在舞台上。

尽管在内容上有所创新,但在审美与形式上,《伯龙夜品》仍旧是遵循着南昆传统艺术风格的。全剧只有四名演员,涵盖了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恢复了四百年前昆曲角色的设置。演员在不同的人物的转换之间,不仅仅是行当与传统技巧的变化,更是人物内心情感的转变和超脱。

创作团队

出品: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昆山玉山胜境有限公司 

出品人:郑泽云、沈岗

艺术总监:柯军

总监制:苏启大

总策划:施夏明

原著:梁伯龙

文学顾问:吴新雷、顾聆森、杨守松

艺术指导:石小梅、胡锦芳

作曲:孙建安

舞美设计:沈力

灯光设计:谭华

舞美总监:郭云峰

服装、造型设计:李学敏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座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朝天宫的江宁府学旧址内,直属于江苏省演艺集团,是从事昆曲艺术研究、创作、表演的专业团体。院长施夏明,书记肖亚君,副院长顾骏、吕佳庆。剧院艺术人员由50年代从艺的“继”字辈演员和江苏省戏剧学校67届、85届、2004届、2021届昆剧毕业生组成。他们行当齐全、功底扎实具有鲜明的南昆艺术风格,真可谓人才济济群星荟萃。

剧院在艺术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昆剧《牡丹亭》《桃花扇》《朱买臣休妻》《血冤》《白罗衫》《玉簪记》《看钱奴》《绣襦记》《窦娥冤》《小孙屠》《绿牡丹》《1699·桃花扇》《南柯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大型剧目成为剧院保留剧目,曾在国内、海内外产生过重大影响。《血冤》《桃花扇》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奖”,《1699·桃花扇》和《瞿秋白》先后荣获国家“文华大奖特别奖”、“五个一工程奖”。近年创作的《梅兰芳·当年梅郎》、《眷江城》、《瞿秋白》更是在昆曲现代戏的创作中作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张继青、张寄蝶、石小梅、胡锦芳、林继凡、黄小午、柯军、孔爱萍、李鸿良、单雯先后获中国戏剧“梅花奖”;胡锦芳、石小梅、柯军获国家文化部“文华表演奖”,周世琼获“文华导演奖”;柯军、孔爱萍徐云秀获首届中国昆曲兰花奖“最佳表演奖”;孔爱萍、徐云秀、李鸿良在中国昆曲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中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文化部颁发的“促进昆曲艺术奖”;张继青等八位老艺术家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文化部颁发的“促进昆曲艺术贡献奖”,龚隐雷、施夏明多次获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施夏明、孙晶获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十佳新秀”;徐思佳荣获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表演奖”;杨阳荣获江苏省文华奖表演奖;钱伟荣获荣获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展演“展演奖”。

昆剧幽兰,香飘四海,剧院曾多次赴意大利、英国、法国、美国日本、西班牙、韩国、印度、芬兰、瑞典、德国、瑞士等国及港、澳、台地区演出、讲学。每逢周六夜在朝天宫的小剧场,坚持“兰苑昆曲经典折子戏”演出,赢得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

猜你喜欢

《邯郸记》是汤显祖于万历二十九年创造的最后一部传奇作品,同时也是“临川四梦”中最富戏剧张力的一“梦”。据唐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改编,讲述了吕洞宾为度化卢生,赠其一枕,使卢生在梦中经历大起大落后看破红尘的故事。...

2月25—27日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展演

2月27日(周四)19:30,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展演《白蛇传》...

文明过年树新风

休闲方式特多,环保入心入脑。新春竹报平安,如意吉星高照。...
作为昆曲的入门作品而言,《奇双会》剧情一波三折,内容充实饱满,极具生活化气息。同时,这部戏也深受梅兰芳、俞振飞等京昆大师前辈的锤炼,使其有着相当丰富的艺术技巧。尤其是《写状》这一出,是一折小生、旦角的“对儿戏”,舞台上两个主角并重,唱做集中,很讲究艺术的平衡和表演尺度分寸的拿捏。...
《刺虎》是当今昆剧舞台上刺杀旦行当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也是最贴合北方昆曲磅礴气势的一出戏。作为一出承载家国仇恨的经典,《刺虎》所展现出的悲壮情怀与北方昆曲追求慷慨悲歌的艺术特质不谋而合,而韩世昌先生所塑造的费贞娥更具有北方女子的豁达豪爽,面对“一只虎”时通过眼神与表情,将发自内心的仇恨与装出表面的妩媚在顷刻间“变脸式”转换,极具看点,多年来深受观众喜爱。...
四百多年前,昆曲《牡丹亭》横空问世,用最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最深刻、细腻的情感:一双人、两颗心、三生路。一段浪漫绮梦和生死至情,缠绵四百余年依旧美得动人心魄,成为了我国浪漫主义艺术中一个无可争议的高峰,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传承至今。...
1月7日至8日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将在北京天桥剧场精彩上演,本次演出为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资助项目,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以支持重点剧目演出、培育多元演出空间、搭建线上演艺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凝聚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2年,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与中国台湾方面合作,海峡两岸携手打造昆曲《南柯梦》,首度以上、下本的形式,将《南柯梦》以相对完整的本戏形式搬上了昆曲舞台。全篇以情为主题,完成了从上本“入梦、情着”到下本“出梦、情尽”的连贯过程,展现个人情欲在社会结构下的渴望与失落、真实与虚妄,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经典保留剧目。...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